玉米生产酝酿深刻技术变革

   2020-07-18 聪慧网sxxjymy30
核心提示:发表于: 2020年07月18日 09时39分44秒

    【慧聪食品工业网】种植面积5.5亿亩,粮饲加工兼用,这就是玉米,我国第一大农作物。面对玉米价格低谷,如何依靠科技进步降低成本,增加农民收入,对维护国家粮食安全有重要意义。

    “我国玉米的生产技术已经接近世界先进水平。按照这样的生产技术和经营方式,玉米生产的效益已经具备国际市场竞争力。”9月26日—27日,中国农科院玉米绿色增产增效综合技术集成模式现场会在山东省武城县举行,农科院党组书记陈萌山在会上指出,我国的玉米生产方式正在酝酿一场深刻的技术革命,这有可能改变中国玉米产业的命运。

    节本增效技术拯救玉米生产

    “前两年选用的集成技术主要以高产为主,今年主要强调节本增效。”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黄长玲这样向《中国科学报》记者介绍。

    今年在黄淮海玉米产区集成推广的技术包括“农机农艺八配套、科学播种六融合、绿色防控四结合”。

    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变化,源于今年玉米价格的大幅下滑。

    今年年初,专家为武城县制定集成技术模式时,对整个玉米价格下滑的形势作出了预判。假如再像前两年那样追求高投入高产出模式,最终只能投入和产出比基本持平。

    根据这种形势,专家对集成技术模式进行了改进,也就是转向“节本增效”。黄长玲介绍,通过8项技术和应用,做到“三减一增”,即减肥、减药、减人工,增效。具体措施就是进行产业调整,压缩玉米种植面积,但由于老百姓不愿意放弃种玉米,整个黄淮海地区60万亩地调出去不到7万亩。

    通过绿色增产增效生产模式,降低了化肥使用10%以上,减少施用农药10%以上,节省工1个/亩,提升效益10%以上,同时保证亩产700~800公斤。经测算,农户可节约成本120元/亩。在土壤肥力较好的地块大面积推广,每亩节约成本120元和增效100元,即可增收220元。

    把“绿色”摆在第一位

    “10天后,这些玉米的水分就更低了,可以用机械直接收割籽粒了。”黄长玲看着示范方里的玉米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今年集成了多项绿色防控技术,强调一控两减三基本。

    首先,提供抗病的品种实现农业防治;其次,提供太阳能、诱导虫等手段实现物理防治,减少化学用药次数;再次,利用赤眼蜂防止米蛀虫的危害,实现生物防治;还有通过化学防治降低病虫害。

    其中,有三项绿色技术引起了记者的关注。

    由农科院植保所研发的植物免疫蛋白诱导剂阿泰灵不直接作用于植物病原物,而是通过诱导植物免疫力提高抗性,使植物健康生长,减轻灾害,提高产量。同时能减少用药,保护生态安全和农产品安全。

    安徽农业大学王韦韦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他们研制的智能热雾化喷药技术采用履带式机器人在玉米生产中后期进入农田喷药,能向无人机无法施药的叶背面喷施农药等。一台热雾机相当于15个劳动力的工作效率,降低劳动力成本,同时避免药物对作业人员造成健康损害。

    而农科院作科所研究员黄志强则根据激素的调控原理,研发出了“金得乐”这种生长调节剂,在玉米6展叶期向叶面喷施,实现增加根量、改善株型、提高产量的效果。

    向世界水平靠近

    “我国玉米总体看来发展很快,但创新能力相对比较薄弱,需要靠优良品种和系统化的机制创新进行支撑。”农科院作物所副所长李新海在会上指出,玉米饲料、能源和高附加值产品的加工业发展需要高品质的玉米和加工技术的支撑与转型升级。

    不过,在考察了武城县示范点后,陈萌山认为,我国玉米的生产技术已经接近世界先进水平。按照这样的生产技术和经营方式,玉米生产的效益已经具备国际市场竞争力。

    武城项目示范区30万亩玉米示范田,亩产达到667公斤,接近美国690公斤的全国平均水平,而美国的玉米产业标志着世界先进水平。在投入方面,实际的生产要素投入成本是300元/亩,加上土地使用、人工费,合计1000元/亩,每公斤玉米生产成本是0.75元。

    “这套技术路径为我们奠定了农业生产的竞争力。”陈萌山说。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 sxxjymy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用户协议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浙ICP备16039256号-5  |  浙公网安备 330603020008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