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枪打蚊子,工业互联网+5G究竟何时能为企业带来实效

   2020-08-16 聪慧网sxxjymy60
核心提示:发表于: 2020年08月16日 21时31分50秒

    其一,中国有20%的机床企业正在亏损。

    根据中国机床工具协会发布的“2019年上半年机床工具行业经济运行情况”分析,机床工具行业5547家规上企业中,亏损企业1033家,亏损面为18.6%,该协会重点联系企业6月亏损企业占比为38.3%,而且1-6月金属加工机床新增订单同比下降38.8%。

    作为代表,7月中旬,沈阳机床2019年半年度业绩预告称,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11亿元-14.5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4456%-5843%。7月底,沈阳机床被申请重整。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分别裁定受理沈阳机床(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下属八家公司重整。

    其二,某公司成功实现了5G远程“一键炼钢”。

    千米之外,轻点按键,利用5G技术该公司实现了从转炉冶炼到出钢的全流程自动化。据报道,“这是一件从前钢铁人想都不敢想的事,如今变成了现实”。

    在距离操作现场3000米的地方,随着iPad程序上的启动键被按下,某转炉正式开启“一键炼钢”模式:氧枪缓缓降下,转炉炉内的钢水开始翻滚…借助5G技术,远程的模拟画面直观实时地显示着转炉冶炼情况。

    这篇文章,我们以这两件事情作为引子,谈谈工业互联网+5G,应该如何创造价值。

    我们为什么需要工业互联网和5G?

    上面两个事件,你认为它们分别透露了什么信号呢?

    个,制造业领域中许多细分市场的情况正在变化,这是一个“温水煮青蛙”的过程。

    制造型企业的增长减缓,甚至开始亏损,这个信号你可能还会在机床行业之外,越来越多的看到。

    一些企业虽然预知了水温的变化,然而转型并不成功。

    2011年,沈阳机床是世界排名的机床企业。在智能化方向,沈机也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彼时,沈机研发的i5智能数控系统,被称为掀开工业4.0改革的先河。

    但是i5的战略规划和销售策略不合理,它让整个工厂进入了盲目扩大规模的恶性循环。这个问题,本文后面还会继续讨论。

    第二个,制造业企业对工业互联网和5G抱有期待、热情和尝试的欲望,可是你有没有发现这种“熊抱”存在什么问题?

    使用工业互联网和5G实现远程“一键炼钢”,借用一句俗话,这是一种“打蚊子”的做法。这种应用还停留在在炫技的阶段,远没到实用的价值。

    这件事情体现出一些企业使用新技术的目的尚不明确。不妨从头思考,我们为什么需要工业互联网和5G?我们使用这些新技术,目的是什么?

    有价值的原因无外乎几种:帮助自己企业省钱、帮助客户增值、帮助合作伙伴赚钱并分得一杯羹。

    物联网操作系统价值

    这几种目的,底层逻辑完全不同,它们的业务形态、商业模式和布局章法也完全不同。

    有时候认清目的,并且一直坚持前进的方向并不容易。

    认清使用新技术的目的,需要从更大的系统视野来观察。跳出单条生产线和自身企业的视角,从产业链、甚至价值网络的维度俯视。

    这些目的中,并不包含“为用新技术,而用新技术”。

    如果用帮助自己企业省钱、帮助客户增值、帮助合作伙伴赚钱等作为目的,使用与之相呼应的KPI衡量“一键炼钢”,可以发现它毫无用处,只是多创造了一个5G的伪需求罢了。不能突破固有思维的限制,再好的IIoT+5G技术拿在自己手里,也只是一副“对三”。

    上述两个信号其实构成了一组矛盾:外部环境让很多行业感受到了危机,企业转型的需求已经刻不容缓,但是以工业互联网和5G为代表的新技术应该怎么用,还没有形成统一认知。

    3个阶段、3种药方

    目前制造企业面临的大问题是改善利润,利润=收入-费用,要想增加盈利,要么“开源”赚钱,要么“节流”省钱。

    赚钱还是省钱?

    在上篇文章中,我曾经提到省钱是比较容易的做法,因此很多企业总是陷在省钱的思路里。如何做到赚钱、增值,才能真正发挥工业互联网和5G的价值。

    具体应该怎么做呢?

    在众多分析中,林雪萍提出的工业互联网3个发展阶段,我相对认同:

    阶段1:内化,打通企业业务流程的信息化

    阶段2:外化,延展产品服务的价值链阶段

    阶段3:外挂,对外赋能发展新的商业模式

    工业互联网的三重境界

    内化,是指企业面向业务连通内在需求,通过IT技术打通业务流程。

    随着ERP、CRM、OA等信息系统在工业中被广泛应用,在企业内部形成了大量的数据孤岛。同时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大大提升了工业场景的连接能力和数据采集量。如何打通内部数据链路,以数据驱动实现更高效的决策,日益成为企业内化重要的过程。

    外化,由于连接能力和效率的大大提升,企业的中心从制造生产向市场转移,价值链围绕产品向用户端发展。

    外化过程通过IT、OT技术、数据交互技术等加强了企业内、外价值系统的连接,并以市场、客户为中心,资源共享、集成优化为手段,延展了产品的价值链,其中既包括企业上下游的协同与资源共享,也包括新供应链的拓展等,打造“产品服务一体化”。

    外挂,是指通过更通用化、更广泛化的技术服务,对整个行业的数字化进程进行赋能,达到重塑商业模式的目标。

    外挂需要对整个行业都适用的,更模块化、标准化和通用性的技术,才能对整个行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进行广泛的支撑,通过平台化经营,发展或改造行业的商业模式。

    内化、外化、外挂,具体到不同行业的不同企业,工业互联网的发展步骤会衍生各种变异,并没有统一的做法。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 sxxjymy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用户协议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浙ICP备16039256号-5  |  浙公网安备 330603020008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