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聪安防网讯 近日,哈得作业区采油工郑卫东被一阵短信铃声惊醒,手机短信显示:哈得405H井停泵。
如今,在哈得作业区,像哈得405H井这样“生病”了会自动发出“急救”信号的油井有118口。正因油井生产趋于智能化,一大批像郑卫东这样的巡井工正在由“蓝领”向“白领”转变。郑卫东说,他现在一个人管着37口油井,而且工作还很轻松有效,这在10年前根本无法想象。
以少人高效著称的哈德油田只是互联网改变油田管理方式的一个缩影。变化已在其他领域悄然展开。
无线通信“网”住千里油区
塔里木油田的作业区域遍及南疆五地州二十多个县市,大部分分布在面积超过33.7万平方公里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最远的作业区距离位于库尔勒的管理指挥中心1400余公里,更有塔中作业区就坐落在号称“死亡之海”的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如何填平距离的沟壑,让油气生产高效运行?
在塔里木油田另一个百万吨级油田哈拉哈塘,记者看到通过应用数字化信息技术,这里已经实现了井场无人值守、生产数据自动采集、生产状态实时监控。过去需要员工上井完成的计量、数据录取、井口启停等工作,今天数控装置可以全部代劳。
哈6联合站生产和技术岗王林强指着电脑屏幕上显示的油井生产状况感慨地说:“以前的生产资料多为纸质,要在一大摞资料中寻找某一口井的运行参数如大海捞针。现在不一样了,只要轻点鼠标,便如同拥有了千里眼、顺风耳,千里油区的生产情况皆在掌握之中,几秒钟就能搜索出所需的数据。”
如今,随着无线互联网技术在塔里木油田的推广应用,员工只需要一部手机,就能对油井实施可视监控、实时跟踪油气输送状况。目前,这个油田已建立20个专业数据库,以及包括数字井筒一体化应用平台、信息系统界面集成平台、勘探开发专业搜索引擎在内的23个工作平台。数据库与工作平台集成应用,使每口生产井或者在钻井的数据,都能向位于库尔勒的管理指挥中心或者北京的相关生产管控中心同步传输。简单、高效、便捷的工作方式替代了“人海战术”,油气生产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