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门锁存在安全隐患?生物识别技术在安防方面任重且道远

   2020-08-16 聪慧网sxxjymy110
核心提示:发表于: 2020年08月16日 21时39分34秒

    近日,国家市场监督总局开展了智能门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发现智能门锁产品存在不少安全隐患,尤其人脸识别锁和远程开锁的智能门锁安全风险较高,感应卡识别的门锁也存在较多的隐患。

    小编带着疑问也想一探究竟,收罗了很多生物识别技术,给大家分享一二。

    目前大众所熟知的智能门锁产品的除了以上三款还有指纹识别门锁和掌纹掌静脉识别门锁等。都是基于生物识别技术衍生的产品。生物识别技术就是,通过计算机与光学、声学、生物传感器和生物统计学原理等高科技手段密切结合,利用人体固有的生理特性,(如指纹、脸象、虹膜等)和行为特征(如笔迹、声音、步态等)来进行个人身份的鉴定。生物识别技术比传统的身份鉴定方法更具安全、保密和方便性。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具不易遗忘、防伪性能好、不易伪造或被盗、随身“携带”和随时随地可用等优点。从而达到门锁的基本要求!但是诚如宣传所说的那样,不易被伪造么?我们从各种媒体报道中了解到,人脸识别可以用照片及视频来破解;指纹可以用手指模具来破解;感应卡和钥匙一样可以被盗;种种类似新闻数不胜数!

    那么生物识别技术产品真的这么不禁市场考验么?

    小编认为,各种技术均有优势和劣势,选择更适合自己使用的才是最重要的。就看自己更侧重技术的哪一点!

    而我们要介绍的非接触式掌纹掌静脉识别技术是新一代多模态、高精度、活体生物特征识别技术。

    双目多光谱手掌图像专用传感器

    本技术专门设计了一种双目图像传感器,可清晰地获取到手掌掌纹的可见光图像和手掌皮下静脉的红外光图像。

    采用非接触式手掌采集方式

    用户进行采集和识别时,无需接触,使用更加自由、高雅、安全、卫生。

    采用掌纹和掌静脉图像特征提取与融合的识别方法

    技术采用先进的快速递归二维各向异性滤波算法对掌纹和掌精脉图像进行特征编码,并利用贝叶斯决策对掌纹掌静脉特征编码进行识别决策融合。因此本产品较单一特征的识别技术具有更高的识别精度和安全性。

    系统具有活体检测能力

    本产品将手掌静脉作为身份认证的特征之一,手掌静脉的成像缘于血红蛋白对近红外光良好吸收作用,因此活体手掌红外图像中会呈现清晰的静脉造影,而非活体手掌的红外图像中则没有该静脉信息,因此本产品具有良好的活体鉴别能力。

    识别精度

    当误拒率为0.01%时误受率更是达到了0.0001%

    此技术产品已广泛应用于司法、金融、社保、办公和民用楼宇、智能家居、移动支付、无人新零售等高端安保和新型网络身份认证等领域,为各行业提供完整的高精度身份识别整体解决方案。

    小编相信每项技术研发之初都是为了让人类的生活更加安全舒适便捷,如何能更好的避免掉一些漏洞,让技术更好的服务于人类,是每个研发者的共同心声。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 sxxjymy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用户协议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浙ICP备16039256号-5  |  浙公网安备 330603020008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