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是元素周期表中最轻的元素,而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纯粹的氢分子可能是未来成功实现能源转型的关键。它不但能替代化石燃料,而且可以实现可再生能源的规模储存,从而保证能源的连续稳定供应和多元利用。与由化石能源生产出来的“灰氢”相比,“绿氢”由可再生能源生产,大大降低碳的排放,在众多国家的能源布局中被pick,可谓明日之星。
蒂森克虏伯在绿氢产业储备多年,覆盖价值链上下游,从工业规模制氢,到将氢中和制成其它化工产品,再到“以氢代煤”制造钢铁,蒂森克虏伯都走在了前列。
绿色制氢碱水电解
随着工业领域对氢能需求的不断提升,工业规模的水电解制氢技术成为了关键的一环。蒂森克虏伯伍德氯工程公司在氯碱电解工业积累了丰富的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经验,拥有近半数的全球市场份额,在全球已建成600多套电化学装置,装机功率超过10GW。
这一优势使得蒂森克虏伯在绿色制氢领域可以厚积薄发。薄板式的电解槽在氯碱行业得到充分验证,效率高,响应速度快。模块化、自动化的工艺可实现工业化的扩产能力,并且维护单板不影响整体运转。从氯碱行业积累的安全设计和运维经验,也能让客户面对产出的氢气和氧气无后顾之忧。此外,不同于普通的碱水电解,蒂森克虏伯电解槽快速的响应速度和超宽的可调范围可以从容应对可再生能源的波动性,从而更充分高效地利用可再生能源。
最近,蒂森克虏伯伍德氯工程公司与世界领先的工业气体公司Air Product签署了一项战略合作协议,将在全球部分重要市场开展合作。蒂森克虏伯将凭借在技术、工程和项目执行方面的优势,与其携手开发大兆瓦级绿色氢能项目。目前,Air Product已获得位于沙特的全球最大的绿色氢能项目。这个项目预计装机4吉瓦可再生能源,计划于2025年投产,日产氢650吨,年产氨120万吨。
绿色储能Power to X
电能作为革命性的二次能源使人类进入了电器时代,但是电能无法直接储存。面对用电高峰和低谷,面对可再生能源的波动,怎么把偏远的可再生能源并网,人类需要更经济的解决方案。
将电能转化为氢能或者其它化学能就是一种大规模、高效率的储能方案。氢能可以直接作为能源驱动氢燃料电池汽车或者燃烧释能,也可根据需要生产成甲醇、乙醇、氨或天然气,实现更高的储运效率和利用价值,将可再生能源多元利用。
近期,E.ON,一家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欧洲能源公司已认定蒂森克虏伯的电解制氢系统满足电网的一级控制储备能力。经双方测试成功,蒂森克虏伯的电解工厂将能够充当电网的大型缓冲器,以快速的响应稳定电网并快速、灵活地补偿波动。同时,利用电网波动带来的电价波动,电解工厂又可以低成本地生产氢气。未来,大型的电解工厂可以通过E.ON的虚拟发电厂并入德国的电网市场。
绿色化工Carbon2Chem
氢气除了作为能源使用外,它本身也是常用的化工原料,也可中和工业废气中的二氧化碳制成更有价值的化工产品,将二氧化碳变废为宝。
早在2016年,蒂森克虏伯与弗劳恩霍夫协会、马克斯·普朗克学会以及另外15家研究机构和合作伙伴一同启动了Carbon2Chem项目,利用电解制氢以及钢厂排放的二氧化碳等废气转化生产为更有价值的“绿色化学品”。这一技术对钢厂废气排放的利用率较高,并且能够实现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同时能够生产出甲醇、氨等价值更高的化工产品。
在杜伊斯堡钢厂建立的相关试点工程,已于2018年先后生产出了第一批甲醇和氨,目前已经进入工业化和商业化阶段。这一技术未来也将被引入中国,携手中国钢铁企业迈入绿色环保之路。
绿色钢铁以氢代煤
2019年11月11日,当蒂森克虏伯将第一批氢气注入杜伊斯堡钢厂的9号高炉,钢铁产业跨入了一个新时代。氢的使用对于整个钢铁工业来说是一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
不少企业为达成“巴黎气候协定”的目标,都设定了各自的碳排放目标,蒂森克虏伯也提出到2050年整个集团将达到碳中和。通过“以氢代煤”的方式进行“绿色钢铁”生产,被视为钢铁工业实现减排目标的首选甚至唯一可行的方案。
氢气作为钢铁生产的还原剂,可以减少乃至完全避免钢铁生产中的二氧化碳排放。而在传统的钢铁生产中,每生产一吨生铁,就需要在高炉中消耗300千克的焦炭和200千克的煤粉作为还原剂,造成了大量的环境污染。
近期,蒂森克虏伯与RWE公司签订协议,后者将为蒂森克虏伯杜伊斯堡钢厂提供绿色氢气。高炉改建工作预计将于2022年底前完成,这将是蒂森克虏伯实现绿色钢铁生产的重要一步。
发展氢能的意义是为了减少因开采和使用化石能源对环境造成的破坏。源自可再生能源的绿氢是氢能发展的本意,也是可再生能源多元利用的重要解决方案。在“绿氢”产业链的上下游,蒂森克虏伯都在利用传统的工业基础身体力行地创新和实践。氢能的发展是一个跨时代的历史机遇,我们愿与致力于可持续发展的朋友们共同探索和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