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聪水工业网 我国工业园区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发展,逐渐成为承载地方经济发展的集聚区。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各级各类工业园区超过7000家,其中国家级经济开发区219家、国家级高新区156家,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8.62万亿元,合计占全国GDP比重达22.51%。园区经济在承接产业集聚、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中贡献突出。
最初,一些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高新区数量少、面积小,占地仅几平方公里。但长期以来园区数量迅速增加,单个园区的面积或管辖范围也争相扩大,甚至批复只有数平方公里的国家级园区也以各种“托管”“代管”形式急剧扩大到数十、上百甚至数百平方公里。园区的无度、无序扩展加剧了生态环境的恶化和土地、能源、水资源等的消耗,园区环境问题也从点到面迅速扩展,演变成区域性、流域性甚至全局性问题,有些工业园区甚至沦为“污染天堂”。
为此,国家和地方针对园区环境管理等相继出台了多项政策和制度。尤其是2003年出台的《环评法》明确要求开展规划环评,为强化和规范园区环境管理提供重要举措。通过多年实践,规划环评涵盖了工业园区的综合发展、土地利用、产业发展等不同的规划,对园区实际环境管理工作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指导价值。通过规划环评,可对园区内建设项目环评工作进行合理的优化。规划环评的结论作为相关项目环评的重要依据,对于不符合规划环评结论及审查意见的建设项目环评文件,依法不予受理。同时,也明确要求新建、扩建石化化工、制浆造纸、有色冶炼、制药等国家已有明确行业规定的建设项目,必须进入依法设立并通过规划环评审查的产业园区。
将规划环评作为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重要方面,可明显降低政府主管部门的行政成本和企业经营的商务成本。从决策链条看,规划无疑是项目的上游甚至是源头。应在做好规划环评的前提下,发挥规划环评对项目环评的约束和指导作用,在建设项目的立项初期真正实现“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合理确定政府、企业、社会的责任、权利和义务。
首先,规划环评有助于园区管理机构科学合理地设定环保目标,实施整体性的管理措施,有效降低园区的运营成本。
园区的范围或面积所限,园区污染治理与园区环境质量改善之间很难界定确切的因果联系,致使园区在治理污染上心存侥幸、主观上不够努力甚至互相推诿。
因此,园区的环境治理应以污染治理和污染源达标合规、污染物持续减排为优先选项,且须进一步强化;而园区环境质量改善作为次优选项,面积过小的园区甚至可免于“环境质量达标”的考核,强化达标治污、持续减排的考核。规划环评还可在土地、能源、水资源等自然资源利用总量控制“天花板”上设置管控要求,入园企业则在总量管控约束下和市场机制激励双重作用下“各显神通”,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真正实现园区自然资源利用的总量与效率双控。规划环评,有平衡的依据,更具可操作性。
其次,规划环评一方面可统筹安排园区公共基础服务设施,另一方面助力企业共享园区的基础设施,降低企业的治污成本。
过去,企业层面的污染治理长期持续大力推进,而在未来将遭遇“强弩之末”的挑战,进一步推进污染治理的“边际成本”预计也将增加,而继续以传统的污染治理带来环境质量改善的空间大大降低。公众对未来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的预期可能面临落差。特别是疫情后,公众对居住环境的安全意识、安全需求将大大提高,与自然灾害、安全生产事故、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稳定事件等各类突发事件的专业和综合应急管理能力不足之间的矛盾可能进一步扩大。
通过园区规划环评,将企业环保的需求和园区的环境基础设施、环境技术信息服务、国家和地方环境政策标准要求等进行及时、充分衔接,帮助企业更好地提高其治污排污的管理能力、降低企业污染治理的成本、提前帮助企业规避减产甚至关停的风险,成为降低企业商务成本的重要内容和实现途径。
第三,园区规划环评有利于发挥其“上下协调”的功能,高效融合“放管职能”。
园区是工业污染治理的最适宜单元,也是城镇空间管控的最基本单元,还是实现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转型、实现资源总量和强度双控的最关键单元。规划环评在园区环境管理的宏观层面上,对上承接国家和地方及所在城市的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战略以及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任务与要求;对下负责监督、指导企业履行其污染者主体责任,帮助企业在确保其污染治理合法合规前提下降低环境守法成本。在上下协调中,规划环评能够起到很好的传递信息、缓冲压力的功能。
规划环评应帮助当地居民、企业和园区员工从人居环境质量改善中受益。通过规划环评优化园区发展,将会大力进行如口袋公园、绿道步道建设、社区环境营造等的人居环境建设。人居环境改善、生态产品生态服务的供给增加,对生活和工作在园区或园区周边的人员,将会形成“正外部效应”;对园区在布局合理、宜居宜业等方面也会进行更实在的支撑。
在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过程中,在规划环评的参与互动环节,也可进一步明确园区管理机构、企业、社会团体等在环境管理中的各类主体责任、角色,调动其主动性、积极性,发挥各自优势,提供相互沟通和协商的平台。尤其是通过园区规划环评,构建企业与公众之间的沟通平台与渠道,帮助企业改善环境形象,以规避或降低园区或周边居民的“邻避”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