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环保系统5名正副局长被调查!环保系统为何“窝案”频发?

   2020-08-16 聪慧网sxxjymy110
核心提示:发表于: 2020年08月16日 22时21分01秒

    慧聪水工业网 37天之内,河南省南阳市的环保系统已经有5名局长、副局长被带走调查了。

    从6月9日至7月15日,南阳市生态环境局社旗分局局长郭玉、淅川分局副局长贾中富、卧龙分局副局长李自山,内乡分局局长卢志武,以及淅川分局副局长陈阵隆先后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南阳环保系统

    事实上,近年来环保系统“窝案”已呈逐年递增之势。江苏南通环保窝案、安徽省环保系统窝案、四川遂宁环保系统窝案等,涉及人数动辄几十人,数额上百万元,有时甚至造成一个部门几乎“全军覆没”。

    究其原因,与环保部门的地位提升有关。随着生态环保工作力度极大,环保部门的地位也得到了极大提升,对某些事项甚至有了“一票否决权”,导致环保部门也容易成为污染企业“公关”的对象,诱发腐败问题。

    01、“南阳环保系统地震”

    根据南阳市纪委监委官方网站显示,从6月9日至7月15日,37天之内,南阳市环保系统有5名正副局长先后被调查。

    6月9日,据新野县纪委监委消息,南阳市生态环境局社旗分局党组书记、局长郭玉(正科级)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正在接受新野县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紧接着,连续两天,市生态环境局淅川分局副局长贾中富(副科级),卧龙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自山也分别接受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过了一个月,7月10日,市生态环境局内乡分局党组书记、局长卢志武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方城县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最新的消息是,7月15日,市生态环境局淅川分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陈阵隆(正科级)也在接受卧龙区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了。

    《环保圈》查询南阳市纪委监委官方网站发现,被调查的5名正副环境局长中,除卢志武刚刚进入环保系统3年外,其余4位都是在环保系统任职10年以上的“老环保”。

    时间最长的一位,从1991年就开始担任环境监测站技术员,已经在环保系统任职近30年。

    被调查的5名正副局长中,涉及到4个环境分局,分别是社旗分局、淅川分局、卧龙分局和内乡分局。其中卧龙分局位于南阳市市区,其它4个分局分别位于南阳市西部、中西部和东部,显示涉及范围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据了解,南阳市总计下辖2区10县,此次案件就涉及到其中4个,占比三分之一,因此该案又被称为“南阳环保系统地震”。

    有媒体报道,案发原因或与环保企业有关。案发后,南阳当地一家知名环保工程公司的法人也被带走调查。该公司业务范围涉及环境工程咨询设计施工运营、工程环评、污水废气治理、环保治理配套产品生产销售等,在南阳市下属区县多地均有项目开展。

    02、环保系统“窝案”频发

    近年以来,环保系统案件呈多发趋势,而且“窝案”频发。

    2012年,江苏南通爆出系列环保窝案,30余人落马。

    2013年底,安徽省检察机关又从一起举报线索入手,揪出了该省环保系统的130余名贪腐分子。该案覆盖安徽省16个市,呈现出明显的“窝案”特征。

    2014年底,原河北省环保厅副厅长李葆落马,被指控的罪名是“操纵排污权指标发放”。

    2015年7月,原环保部副部长张力军又因为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组织调查,最终获刑4年,并处罚金50万。

原环保部副部长张力军

原环保部副部长张力军图片来源:网络

    2017年12月,四川省遂宁市爆发环保系统“窝案”,当地环保局32人集体受贿,数额达到650万,一个部门几乎“全军覆没”。

    2018年4月,湖南省株洲市渌口区(原株洲县)原环保局局长周恒立被查,导致同一单位内的17名领导干部被查,4名时任班子成员、10余名二级机构负责人被悉数问责。

    2019年以来,环保系统的案件进一步增多。2019年1月,安徽省原环保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殷福才因严重违纪违法被开除党籍和公职。2月,山东环保局原副局长王光和被立案调查,采取留置措施。3月,河南省原环保厅副厅长宋丽英又因为涉嫌严重职务违法,接受河南省纪委监委调查。

    连续3个月,安徽、山东、河南三个省的环保厅都爆发出问题,显示此类现象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

    在江苏,据媒体统计,2019-2020年两年之内,仅沿海的连云港和盐城两市,就已有5名环保局长被查。

    在西部,2019年9月,西安环保局原局长罗亚民也因为非法收受他人财物987.456万元、美元6万元等,被判处有期徒刑12年,并处罚金人民币100万元。

    今年6月,仅仅4天之内,就连续爆出3起环保系统案件。23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对6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进行公开曝光,其中包括重庆市巫山县原环保局党组书记宋正堂违规操办其子婚宴借机敛财问题。24日,陕西省生态环境厅原厅长冯振东受贿案一审开庭。27日,山西省生态环境厅原二级巡视员成钢又因为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省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生态环境部纪检监察组组长吴海英曾经表示,十八大以来,驻生态环境部纪检监察组已经查处违纪案件175起,处分党员领导干部68人。

    03、环保部门被“围猎”风险大增

    环保系统为何“窝案”频发?与其地位近年来不断提升有关。

    过去,在公众印象当中,环保部门似乎是一个“清水衙门”。与工商、税收、国土、交通等部门相比,好像没什么实权,不容易滋生腐败问题。

    不过,近年来,随着中央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越发重视,环保部门的地位也得到了极大提高,对某些事项甚至有了“一票否决权”。同时,由于环保工作力度的加大,对污染企业处罚力度也越来越大,导致环保部门也容易成为污染企业“公关”的对象,诱发腐败问题。

    例如,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对6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进行的公开曝光中,重庆市巫山县原环保局党组书记宋正堂就是因为借其子婚宴之机敛财而被处分的。

    公开信息显示,2018年1月,宋正堂向组织报告拟为其子操办婚宴,申报宴请范围为管理服务对象以外的亲友。但到了2月4日婚宴时,却有多名管理服务对象参加,违规收受14名管理服务对象礼金共计3.35万元。

    在南阳环保系统窝案中,南阳市生态环境局内乡分局党组书记、局长卢志武也曾经被企业举报,于2018年10月借儿子再婚之际,先后在3家酒店设宴收受礼金,有3名砖瓦窑厂业主分别向卢志武送去祝贺礼金5000元。

    同时,于是近年来环保工作力度加大,很多企业遭受环保处罚,或者由于环保停产、限产而对环保局工作多有不满。

    在对卢志武的举报材料中,举报人就表示内乡县环保局“不作为、乱作为”,对企业“一刀切”,“今天叫整改,明天不让整改,剪线、断电,变化无常,反复折腾”,致使“合法合规企业长期停止不动,设备设施变为废墟”。

    事实上,此类环保整改、停产等现象,并非在内乡县一处存在,也不一定都是环保局做出的决定,但企业往往都把原因归结到环保部门的头上,其中不乏一些企业是自身的确存在污染问题的。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生态环境部纪检监察组组长吴海英还表示,生态环保领域专业性强,具有一定封闭性,领导干部同一岗位任职时间长,被“围猎”的风险自然增大。

    同时,由于环保工作涉及环评审批、工程承揽、科研项目管理等多方面,有些领域利益丰厚且自由裁量权较大,也使得部分环保干部容易抱有侥幸心理,认为“外行人查不出问题”,不惜铤而走险。

    生态环境部原部长李干杰强调,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是打造生态环境保护铁军的基本要求,也是关系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成败之举。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增强“四个意识”,做到“两个坚决维护”,持续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为打好打胜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纪律和作风保障。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 sxxjymy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用户协议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浙ICP备16039256号-5  |  浙公网安备 330603020008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