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奶牛优势区域布局规划

   2020-08-16 聪慧网sxxjymy120
核心提示:发表于: 2020年08月16日 22时59分42秒

    【慧聪食品工业网】奶业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乳品是重要的“菜篮子”产品,奶业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畜牧业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为更好发挥全国奶牛优势区域的带动作用,稳步推进我国奶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在第一轮《奶牛优势区域发展规划》建设的基础上,特制定本规划。

    一、优势区域发展现状

    2003年,农业部组织制定并实施了《奶牛优势区域发展规划(2003-2007年)》,北京、天津、上海、河北、山西、内蒙古、黑龙江等7个奶业优势省(区、市)把奶业摆上重要位置,加大政策和资金引导扶持力度,生产迅速发展,促进了农民增收,丰富了国内乳制品市场供给,成效十分显著。

    (一)优势区域发展成效

    一是生产持续快速发展。2007年,优势区域省份奶牛存栏603.9万头,比2002年增长0.9倍;奶牛存栏占全国奶牛存栏总量的49.5%,比2002年增加0.8个百分点;牛奶产量2140.3万吨,比2002年增长2.1倍。成年母牛单产达到5900公斤,比2002年增加2000公斤;2007年,优势区域奶牛养殖业产值达到500亿元,占全国的59%,户均现金收入3940元。

    二是乳品加工实力明显增强。2007年全国乳制品产量1787万吨,其中优势区域占54.2%。据统计,2006年优势区域拥有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规模乳制品加工企业256家,比2002年增加了30%;2006年销售额达629.75亿元,占全国乳制品销售总额的60.5%;销售额年均增长31.22%。优势区域基本形成了支撑全国乳制品生产、新产品研发和相关产业集约化发展的基地。

    三是国内乳品消费的稳步增长。优势区域乳制品生产和加工的持续发展,拉动了全国消费的快速增长。2007年我国城镇居民乳制品消费量达24.87公斤,比2002年增长了16.5%。农村居民年人均乳制品消费量约为3公斤,比2002年增长近2倍。奶牛优势区域同时也是乳制品消费的重要地区,乳品消费量的大幅增长,丰富了城乡居民生活,有效增强了人民体质。

    四是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2007年奶业优势区域省份牛奶产量2140.3万吨,占全国的60.7%,比2002年提高了6.9个百分点;同时,优势区域内部布局也进一步优化。其中,黑龙江6个主产县、三个大城市郊区和农垦系统的产量占全省总量的80%以上;内蒙古形成了呼和浩特、包头、呼伦贝尔三大主产带;河北省形成了冀东沿海平原、冀西北坝上高原、冀中平原农区三大主产区域,优势区域涌现出一大批奶牛养殖重点县,全国十大奶牛生产大县全部分布于奶牛优势区域。

    五是典型示范作用不断增强。五年来,优势产区抓住国内市场乳品消费增长、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西部大开发等发展机遇,以品种改良、标准化规模生产、乳品加工技术改造升级为主导,推动产业发展上规模、上水平,创立了一大批名牌产品,伊利、蒙牛、光明、三元、完达山等知名品牌均在优势区域的发展中不断壮大,并为其他地区的奶业生产与乳制品加工业发展提供了典型经验。

    在优势主产区的示范带动下,山东、河南、新疆、陕西、宁夏、辽宁等省(区)各级地方政府高度重视奶业发展,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奶业也获得了快速发展,促进了全国奶牛优势产业带的巩固和发展。2007年6省(区)奶牛存栏439.2万头,占到全国的36%;牛奶产量829.1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27.3%。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相关阅读:
中国乳企应把握产业调整振兴机遇 “又好又快”谋发展
为什么出问题的总是牛奶呢?
从《食品安全法(草案)》看蒙牛将迎来的巨额罚单
太原明确乳品安全第一责任人

【我要评论】

【大 中 小】 【打印】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 sxxjymy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用户协议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浙ICP备16039256号-5  |  浙公网安备 330603020008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