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奶业最该学严厉监管而不是国际标准

   2020-08-16 聪慧网sxxjymy50
核心提示:发表于: 2020年08月16日 23时03分10秒

    【慧聪食品工业网】据世界卫生组织7月4日消息,联合国为牛奶中三聚氰胺含量设定了新标准,每公斤液态奶中三聚氰胺含量不得超过0.15毫克。中国卫生部等五部委2011年发布的三聚氰胺限量值显示,婴儿配方食品中三聚氰胺的限量值为1mg/kg,其他食品中三聚氰胺的限量值为2.5mg/kg。

    常有人说中国与世界有距离,中国的食品安全与发达国家有距离,在三聚氰胺含量的限定上,0.15毫克与2.5毫克,以直观、形象且有冲击力的数字表现了中国标准与世界标准的距离。曾经有奶业内部人士痛陈“中国奶业标准世界最低”,看来并非情绪化抱怨,由三聚氰胺的限量值可见一斑。有必要说的是,即使是限量值为2.5mg/kg这个让人汗颜的标准,还是中国奶业协会负责人所称“处于历史最好时期”。

    再好听的花言巧语,也无法回避中国发布的标准与世卫标准的巨大差距。世卫标准是0.15毫克,中国标准是2.5毫克,这样的距离,是“中国奶业处于历史最好时期”之类宣传语所无法粉饰的。只有意识到差距,才能在正视中改变它,逐渐向高标准靠近。正如《人民日报》在评论空气质量时说的,中国环境质量状况总体平稳,形势依然严峻,同发达国家的差距还是明显的,“只能同较低水平的国际标准接轨”。这样的说法虽然是谦卑的,却是务实的。

    虽然0.15毫克与2.5毫克的差距很大,将近20倍。但我觉得,我们的奶业标准跟发达国家的最大的差距,并不在于这个标准,而在于对标准的执行。0.15毫克的标准虽然很高很严苛,但如果执行和监管非常松散,监管的程序上形同虚设,一流的标准遇到下流的执行,标准也会变成下流的标准。相反,2.5毫克的标准虽然比较低,但如果有严格的执行,到位的监管将这个刚性的标准执行到位,标准仍然可算是一流的。毕竟,从专业和科学上看,三聚氰胺的限量值为2.5mg/kg,对人的健康并无危害。

    不仅是奶业,中国的食品安全最大的问题,并非定的标准比发达国家低,而是对标准的落实缺乏严厉的执行和监管。曾有食品卫生专家称,中国食品安全监管的法律甚至是世界上最先进的。但是,徒法不足以自行,最严厉的监管和法律,得不到执行,徒具观赏价值。中国奶业的那些丑闻,并不是所做的牛奶不符合国家制定的标准,而是远远低于国家标准的脏奶、毒奶,但是却能突破道道防线流到人们的餐桌和胃里。

    所以,我们与发达国家最大的差距,在于对标准的执行。发达国家的高标准与严格执行,导致的是一个更安全的食品环境;而我们这里,不算高的标准,加上一个更不可靠的执行和监管,导致了一个最坏的结果。中国奶业、甚至是食品安全,最应该向世界学习的,首先不是他们的标准,而是严厉的监管。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 sxxjymy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用户协议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浙ICP备16039256号-5  |  浙公网安备 330603020008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