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聪食品工业网】我国实行食盐专营制度为加强食盐管理和保障食盐加碘工作发挥过很大作用,但也产生垄断腐败、体制僵化、人员臃肿、资源利用率低下等弊端。
有关人士分析认为,当前盐业改革的时机已经成熟,取消食盐专盐不会影响碘盐普及,也不会放松食盐安全监管。加快实行盐业市场化改革将有益于盐业产业的发展。
盐业专营产生诸多弊端
根据国务院颁布的《食盐专营办法》,实行食盐专营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加强对食盐的管理,保障食盐加碘工作的有效实施。
食盐专营在食盐市场的管理和防范碘缺乏病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申银万国分析师周小波认为,现在加碘盐成本增加仅为20元—30元/吨,并不影响制盐企业的利润,不大可能冒着风险不加碘。食盐供应安全也完全可以通过工商、质监等部门监管和市场化方式来完成。
记者调研了解到,食盐专营在实践中往往政企合一,即“一套机构、两块牌子”,当地的盐业公司承担了行业管理和监督执法的职能。由此带来了不少弊端。
——垄断导致腐败。由于实行食盐专营制度,形成一个封闭垄断的系统,中盐公司及各地盐业公司既是运动员也是裁判员,其中利益巨大,很容易滋生腐败。盐业公司利用计划调拨权控制制盐企业,左手低价购入食盐右手高价卖出,价格提高了四五倍。同时采取划地分治的办法割裂全国市场,造成货无二价的状况。
——体制僵化、人员臃肿。中国盐业协会有关负责人坦言,盐业由于长期实行专营,缺乏市场意识,形成了浓厚的计划色彩。盐业公司制度僵化,人员老化,仍然按行政性公司模式管理,不少干部职工铁饭碗思想根深蒂固。据河北盐业专营集团公司公开的数据显示,全省160多个食盐专营企业,有96个单位存在人员超编现象,超编多达1370人,造成部分单位人浮于事,经济效益下滑,有的甚至长期亏损。
——资源利用率低下。由于产销脱节,企业和市场没有直接关联,形成盐行业整体竞争力不强、资源浪费严重等问题。制盐企业受制于食盐专营计划,没有产品的商标、品牌,不能进入市场与消费者直接交易,只能按计划调拨给盐业公司经销。制盐企业主要以单一的制盐为主,资源利用率很低。
取消专营不会影响食盐安全
《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了解到,早在2000年盐改调研就已经展开。2003年底,广东省曾率先启动改革试点,省盐业总公司(食盐专卖局)承担的有关盐业的行政管理职能划入省经济贸易委员会,同时撤销省食盐专卖局牌子。但是2007年广东省又同意广东省盐业总公司加挂省盐务局牌子。
2013年12月,国务院公布修订后的《食盐专营办法》,将食盐定点生产企业的审批权下放到省级。2014年4月,发展改革委废止了《食盐专营许可证管理办法》,但并未废除食盐专营制度。
中国盐业协会有关人士认为,国外经营盐的只有五六家大的集团公司,依靠行业自律,保证卖出来的都是合格的碘盐。我国制盐企业有3000多家,形成不了几个大的集团。“市场怎么控制呢?老百姓知道什么盐合格,什么盐不合格?所以食盐专营国家当初有考虑的。”
河南工业大学经济学系副教授霍清廉说,几乎所有国家的碘盐销售都是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只有我国依靠成本高昂的食盐专营体制来普及碘盐。实际上,普及碘盐并非必须以食盐专营为前提,相反,取消专营后市场充分竞争,碘盐普及率反而会提高。
原国家经贸委运行局分管盐业一位负责人说,2004年,发展改革委牵头调研,2008-2009年,发展改革委和工信部着手改革方案,但都被盐业公司以各种理由推迟了改革。“与其他垄断行业相比较,食盐体制改革并不复杂,也没有大的风险,改革设计方案技术含量较低,但推进改革遇到了很大阻力。”
盐业改革有益于产业发展
中投顾问食品行业研究员向健军认为,关于取消食盐专营的讨论持续多年,但迟迟未彻底实施的原因,一方面是对食盐安全性的考虑,另一方面就是利益既得者的阻挠。
有关人士认为,目前盐业改革的时机已经成熟。发展改革委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有关专家认为,经过近十年的改革之争,无论是维护专营派,还是改革派,似乎都形成了某种共识,即必须走市场化道路,废除食盐专营只是个时间问题。
周小波认为,从日本和美国盐业放开的经验看,放开后的激烈竞争后都形成了寡头竞争,利润也趋于稳定。就我国现有的盐业竞争格局看,中盐的央企背景使得其品牌容易被消费者接受,成为寡头之一。各省盐业公司将分化,不具竞争力的盐业公司渠道将被淘汰。一些民营盐业可能兴起。
针对食盐安全的担忧,专家认为,改革食盐专营制度并不是取消监管,而是将食盐的生产、流通和消费环节的监管分别由质监、工商和食品药品管理部门负责,建立统筹协调的工作机制,盐业市场的监管力量只会加强,不会削弱。
专家建议,盐业改革进展缓慢,现在应该加快速度,逐步取消食盐生产调拨计划管理,允许现有食盐定点企业进入流通市场,允许食盐生产经营企业跨区域经营等,完善食盐准入条件、食盐储备、财政补贴、市场监管等政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