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改委再推政策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

   2020-08-16 聪慧网sxxjymy50
核心提示:发表于: 2020年08月16日 23时06分44秒

   【慧聪食品工业网】据统计,截至今年上半年,去年发布的7大类重大工程包已开工228个项目,累计完成投资3.3万亿元,拉动社会投资效应十分明显。为扩大有效投资,积极缓解经济下行压力,国家发改委拟通过国家开发银行和农业发展银行,向邮政储蓄银行定向发行长期专项债券,建立专项基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其中,中央财政按照专项建设债券利率的90%给予贴息。

    各包含六项重点领域

    此次发布的新兴产业重大工程包,主要是通过政策引导和适当的政策支持,增强发展新兴产业、新兴业态的动力,拓展新的投资领域,释放消费需求潜力,促进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重点任务包括以下六大领域工程建设:一是信息消费工程,二是新型健康技术惠民工程,三是海洋工程装备工程,四是高技术服务业培育工程,五是高性能集成电路工程,六是产业创新能力工程。

    按照《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年)》的有关部署,我国将加快推进轨道交通装备、高端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工业机器人、新能源(电动)汽车、现代农业机械、高端医疗器械和药品等6个重点领域的关键技术产业化项目。

    以“四新”推动新兴产业

    国家发改委表示,未来在具体工程包的做法上将会突出“四新”。一是突出新技术。通过支持高新技术领域来增强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二是新产业。通过培育新兴产业来优化产业结构,主要围绕着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来强化自主创新、增强核心竞争力、加快促进经济向中高端迈进。三是新应用。通过推出新型消费产品,使大众享受到发展带来的实惠。提升民生服务的信息服务能力和水平。四是新方式。通过创新工程的组织管理来提高工程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

    从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新一轮的产业变革确实在全球广泛兴起,新技术、新材料、新产品,包括新业态,不断出现,工业机器人、3D打印、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等发展迅速。

    对此,国家发改委产业协调司副司长蔡荣华指出,当前我国制造业的竞争正在加剧。一方面,发达国家纷纷在实施再工业化战略,抢占一些新兴领域的制高点,同时也在积极吸引制造环节回归本土;另一方面,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进程普遍加快,许多国家以更低的成本优势进入到制造业领域,特别是一些中低端环节。

    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制造业既有转型升级的需要,同时也面临着很大的挑战,这就是当前面临的形势。制造业对于我国来说,特别是在经济社会发展中间来看,地位十分重要。去年我国GDP的总量大体上是63.6万亿元,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大体上是51万亿元,在这两个数字里面制造业都占了三分之一以上的份额。

    “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重大工程包”的发布,目的是为了加快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由大变强,力争在较短的时间里在重点领域率先实现突破。蔡荣华指出,未来工业机器人产业的发展很有可能改变全球制造业分布格局,市场增长率在两位数以上,我国可能比全球平均水平高出一倍、两倍甚至三倍,所以产业发展空间很大。

    对于机器人行业发展,下一步相关部门将会从扩大市场消费的角度出发通过首台套等政策给予支持。此外,还要创新中央资金的使用方式,如考虑用产业基金的方式来支持机器人行业的发展。同时,在贷款、上市、发债方面,加大对该领域的支持。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 sxxjymy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用户协议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浙ICP备16039256号-5  |  浙公网安备 330603020008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