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聪食品工业网】乳业巨头十年恩怨
对于蒙牛和伊利之间的宿怨根结,地方政府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和稀泥的工作思路和方式亟待改变
广州市奶类项目办公室副主任王丁棉刚给几位老朋友发完短信,提醒关注“蒙牛恶性营销陷害伊利”新闻的进展,蒙牛又主动曝出2003年遭伊利陷害的“未晚事件”。这种情况,令这位人称“奶爸”、“奶业大炮”的资深专家也感到无可奈何。
除了三聚氰胺事件,奶业竞争的彪悍和野蛮已是多年沉疴。多位乳业专家向本刊记者提供录音整理资料或者证实,2005年,在一场由政府组织的全国性行业研讨会上,因为要表达自己的学术观点,一个耄耋老专家被蒙牛集团的高管指着鼻子骂,并扬言“叫人来抓你们”、“顶多花几千万摆平”。
中国奶业协会顾问王怀宝曾担任蒙牛乳业独董、老牛基金会董事长,在接受《瞭望东方周刊》采访时,对蒙牛和伊利之间宿怨根结分析说:“究其根源,地方政府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我们的地方政府应该好好思考应该做什么。这样和稀泥的方式很没水平,档次太低。”
蒙牛在此次恶性营销事件上的表现,只是其与伊利十余年的宿怨的结果,是偶然,也是必然。
第一回合:两个男人之间的较量
1998年,由于一些较为复杂的原因,时任伊利集团二把手的牛根生激怒了伊利集团一把手郑俊怀。牛根生说,郑俊怀要安排其“到500公里之外,至少学习两年”。
于是,牛根生以伊利集团副总裁的身份到北京大学听课。半年之后,牛根生打道回府。郑俊怀和牛根生的正面冲突迅即展开。
2005年,署名为蒙牛集团内部两位高管的新书《蒙牛内幕》出版。书中说:1999年1月13日,蒙牛乳业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为避“同行企业”的耳目,法人代表并非牛根生。但是,6月初,蒙牛着手股份制改革的消息却还是被举报,警察和银监机构扣缴130万元股金,“误以为是非法集资……冻结蒙牛银行账户一周”。
双方的争夺从奶源开始,方法无所不用其极。之后,产品趋于同质化,比如,蒙牛有“酸酸乳”“未来星”,伊利则推出“优酸乳”、“QQ星”。在此背景下,宣传战由此越发激烈,各种恶意诽谤的公关策划案应运而生。多年来,种种抹黑对手的做法从未受到惩罚,甚至攻击对手已成为企业文化的一部分深入骨髓。
在牛根生创业第一年,购买了当时呼和浩特市区主要街道的路牌广告。次月,许多路牌广告被恶意打碎。此案最终也未告破,但当时引发全城热议。蒙牛以弱者之姿博得舆论同情,亦名声大振。
此后,蒙牛不断宣称遭遇“同行企业的黑手”。由于只有蒙牛方面传出来的资料,很少找得到相关“同行企业”的回应,虽然可以找到一些佐证,但至今仍然有人认为这是蒙牛自导自演的把戏。
2003年伊利庆祝上市10周年,牛根生不请自到,重返故地并慷慨陈词“让在场人士无不动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