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目前此修订版进展到什么程度,预计什么时候可以出台?
答:自2002年起,制标课题组已经按照顺序完成了调研、起草、验证、审定、上报,目前有待政府主管部门批准后正式颁发。
我作为一个专家,只是参加了审定,没有参与全部工作,也不知何时可以出台;应该说是否如课题组的报送稿发布,可能还存在变数。
二、据了解,此修订稿强制规定把“抗生素残留”列为必备检测项目。“无抗”是一个什么概念?国外有什么相关规定?以前我国的生鲜牛乳标准中是否无“抗生素残留”这个检测项目?
答:是的,在修订的过程中,课题组总结了我国部分企业前一阶段实际操作的经验和做法,在本修订版的《报送稿》里形成了强制规定条款,将“抗生素残留”列为必备检测项目,而且明确了青霉素、链霉素、庆大霉素三种为“阴性”;四环素、土霉素、金霉素三种的极限值为0.1毫克/公斤。
“无抗”是通俗说法,正式的说法有点拗口:抗生素残留达标。因为“有或无”本身是个相对的概念。人们很早就认识到,对于正常的乳汁来说,在挤出乳房的时候本身就具有抑制细菌生长的功能,这是奶中的一些活性肽类所起的“抗生”作用,一般能维持两个小时,但这不在术语“抗生素残留”的范畴内。
我们使用这个术语指的是:对奶畜使用了抗生素类药物后,转移到乳汁里去的那部分药物,因此称为“残留”。由于不同的药物、不同的剂量以及不同的给药方法,药物在体内滞留的时间都各不相同,因此兽医部门历来对用于泌乳期奶畜的每种兽药,都制定了严格的使用规定,其中包括药物作用期内的乳汁处理要求。这些是国内外基本一致的管理法规。
不尽一致的是在对原乳的标准上,国外标准早在上世纪70年代起出台了检测限量指标,我们国家只是作出了一个原则性的规定:使用抗生素类药物三天内的乳汁,不准作为供人食用的原料;后来改为七天。直到这次修改稿,才提出了六个具体指标。这也是根据我国兽药的使用种类和检验设施的实际情况而提出来的。与国外目前的指标项目和控制值相比,还是存在一定距离的。
三、为什么要强制“无抗”?对消费者将起到什么样的保护作用?
答:大量事实证明滥用抗生素会给人类带来许多直接危害。另外一个严重的后果是,发现和发明新的抗生素的速度,赶不上人体对现有的抗生素产生“抗药性”的速度;是整个医学界在关注的一个热点和焦点。人们除了医疗途径可能得到抗生素危害之外,通过日常的食品摄入也是一种可能的渠道,如果食品本身被抗生素污染了的话。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强制执行“无抗”食品标准,无疑是对消费者权益的一种有力保护。
四、对企业和奶牛养殖者来说,“无抗”的规定有何利弊?
答:乳汁里抗生素残留的主要来源是奶畜本身的用药,加工企业在正常情况下既不能引入也不能减少乳汁里的抗生素含量。因此对奶畜养殖者来说必须严格执行有关兽医兽药的管理法规,在源头上把好关。至于加工企业要做的是加强验收,必须将抗生素残留超标的原乳杜绝在加工投料之前。
五、“无抗”规定执行起来将可能遇到什么样的困难?通过这个规定,是不是我们以后喝的牛奶都可以达到“无抗”水平了?
答:我觉得政府还得做一件事,需要有个规定:如果发现抗生素残留超标的原乳企图出售,或者已被一个企业“拒收”,这些不合格的原奶仍然是一种威胁,到底该如何处置?
处置的方法可以有几个,但是目的应该只有一个:不给机会到别处去再“投机”。对目前的法规来说,这是一个盲点。
如果这个修改稿能够得到执行,我们以后喝奶的安全性,肯定会得到很大的提高。但是事物总是在发展的,“无抗”的水平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今后的提高将会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测试抗生素种类的增加。例如兽药也在发展,新的兽用抗生素得到推广后,就有必要增加项目了。二是容许残留量的下降。现在所谓达标与否的判断,主要取决于所用检验方法的“灵敏度”,俗称“测得出”还是“测不出”的分界线。测得出当然不行,但是测不出并不等于“不存在”。如果别人换一种高感量的方法可能就变成“测得出”了。“无抗”的管理不是一劳永逸的。
日前,深圳检验检疫局已对该批澳大利亚赤美士西拉红葡萄酒作出维持首次检验结果及处理决定的复验结论,并针对澳大利亚红葡萄酒发出全局警示通报,要求深圳各口岸检验检疫机构加强对澳大利亚产红葡萄酒的检验检疫,严防不合格产品经深圳口岸进口。
【我要评论】
【大 中 小】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