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世界上最远的距离是什么?是知与行的距离!人们通过学习,了解掌握了许多事物的理论原因及相关的操作知识方法。但是,学进去和用出来是两回事,很多人说某某事知道了,某某操作过程了解了,某些理论明白了,仅此而已!但没行动,往往是为了学习而学习,并没有实际运用到现实中去,这就失去了学习的意义了,学以致用方为学习的核心价值所在。
在国内目前的经销商群体中,有学习意识的经销商大大增多,这一方面是外部环境所迫,许多新知识新技能方面的匮缺已经成为影响经销商发展的主要障碍了,另一方面是一些经销商出于对自己的再提升,力图将自己的经销生意在管理和发展上进行企业化提升。当然,现在经销商学习的机会也大大增多了,厂家在经销商年会上组织的经销商培训,地方的行业协会或是经销商协会组织的学习与培训,部分有些魄力的经销商老板还会自己花钱请咨询公司的专业培训师前来授课。综合起来,这些有学习意识的经销商每年所受到的各类培训课时也不比厂家人员的少,但是,真正实现了有效转换,也就是学以致用的其实并不多,有许多经销商是前面学,后面丢,然后再学再丢,这个原因在那里呢?笔者这几年的主要工作就是给经销商实施培训,也跟踪过部分经销商在学习之后的具体落实执行情况,学以致用还是学以弃用的案例都有,笔者将其分别进行分析整理,在此撰出,以供各位朋友参考。
第一点,经销商自己对学习的看法与态度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和前提。
经销商对事物的判断大多属于经验指导型的,就是在接受新事物时是在以自己经验积累的基础上去分析,或者说是在自己目光所能看到的范围之内去进行判断,若是接触到新生事物在自己所了解熟悉的大范围之内,OK,那没问题,认同互通感顿生,麻溜地接受。若是所接受的新生事务已经超越了自己的知识眼界范围之外,比如说是以一套全新的分析系统或是更高更宽广的观察高度来分析判断问题,那么,许多经销商下意识的反映就是抵触与怀疑。是吗?真的吗?可能吗?蒙事的吧!
例如在引进新产品时,很少有经销商去进行理性的市场调查与分析,而是根据自己以前的销售经验和自己所能看的同类产品的销售状况,来分析判断这个新产品的市场前景怎么样,当然,这种分析判断方式是很糟糕的,这也是我们今天看到大批的经销商不断的找新产品,又不断的把新产品做成死产品,然后再找新产品,周而复始。大量消耗财力精力的原因所在。
在这个问题上,经销商需要改变的是心态,既然来学习,来接受培训,就是来弥补自己在许多方面上的不足,学习新的东西,而不一定非要来寻求个人思想的被接受和认可,放宽心胸才能学的进去。
第二点,正确的看待培训师
国内很多培训师有个特性,不大会解决具体问题,但擅长向你灌输培训师所坚持的一套东西,说好听点就是给学员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和经验借鉴,然后要学员自己运用所学到的新思维方式和借鉴到经验来考虑分析自己所面临的问题,其实,这是很难的,尤其是对经销商而言,通俗点说,就是告诉你怎么造枪,但不说怎么去具体猎杀动物,自己回家琢磨去吧。
并且,培训师提出的许多新观点新方面新理念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对环境的要求是很大的,而这个改变环境的事是个巨变的过程,从安全角度及接受状况的角度而言,绝大多数经销商只能接受渐变而非巨变,因为巨变的风险太大了,经销商可不愿意拿自己辛辛苦苦开创出来的一份事业作为培训师的试验田。
[1] [2] [3] 下一页
【我要评论】
【大 中 小】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