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聪安防网讯 在城镇化发展新阶段,智慧城市发展模式急需强调人本主义的价值观,充分落实国家新型城镇化政策,体现地方特色,创新政策机制,利用信息技术推动公众参与和社会治理。在市场化进程中,新型智慧城市作为知识社会新一代创新环境下的城市形态,将以市民的福祉为根本出发点,通过信息开放、共享共治,有效处理城市公共事务,实现城市由生产管理向服务治理、由技术蓝图向综合治理的转变。
何为公众参与?
百度百科上显示公众参与原为民主政治术语,意为公民参与政治投票选举活动,广义上泛指以普通民众为主体参与,影响公共政策和公共生活的一切活动。本文所说的公众参与,更接近其广义上的涵义,为了智慧城市相关研究的方便,暂将“公众参与”定义如下:相关的行为主体,共同卷入某件公共事务的过程。这里的行为主体,既包括普通公民、市民、专家等个体,也包括政府和企业等组织,甚至可以包括动物(如警犬,这是极个别情况,一般可忽略)。
智慧城市为何需要公众参与?
随着智慧城市建设进入全新的发展阶段,社会公众对于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性不断凸显。
从政治方面来看,公众参与政府主导的智慧城市建设,是政府提高执政公开度、透明度的必然要求,也是公民参政议政、影响公共决策的重要方式,是社会公平的集中体现。重要的是,不引入公众参与,政府行政的合法性就会遭到质疑。
从经济方面来看,公众广泛参与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城市提高自身竞争力、吸引力的必然要求。一个城市能不能积攒更多的人气,吸引更多的人才,成为衡量其竞争力和地位的重要指标。
从社会大势来看,“互联网+”运动的火热开展,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体的大规模普及,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为我国公众参与智慧城市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技术基础和社会生态。
近些年的智慧城市相关文件也一直大提“以人为本”、“公众参与”,这些绝不仅仅是口号,而是政府迫切希望智慧城市能够为其带来利益,希望能够切实降低运行成本、提高发展效率和服务质量。
智慧城市为何公众参与度低?
众所周知,智慧城市目前还是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力,而公众参与度极低。这主要是由智慧城市项目的特点决定的。
首先,公众参与在国内本来就是个新鲜事物,国内各种工程项目的公众参与度整体都不算高,智慧城市也并不例外。政府、企业、公众等独立的行为主体,以自身利益为核心,形成了一个个彼此明确区隔的利益共同体,政府关心的事情,老百姓不一定关心;某个委办局关心的事情,其他委办局不一定关心;各委办局普遍关心的事情,企业不一定关心。一言以蔽之:“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其次,智慧城市主导者的思想取向决定了公众参与度不会很高。从智慧城市概念提出伊始,智慧城市主要的买单者就是政府,各级政府一直是智慧城市的主导者,政府主导、企业参与、业务驱动、应用导向,决定了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的基本路径。而政府考虑的往往是形式上的政绩、严格的管控,而不是实际的效率、贴心的服务,管理者的视角而非服务者的视角,或曰上帝的视角而非平民的视角,几乎决定了智慧城市建设进程中不欢迎公众参与。
另外,公众参与的动力严重不足。第一,在国家政策层面,对于智慧城市的公众参与只是泛泛而谈,缺乏具体明确的指导意见;第二,在体制机制层面,严格的科层制、官僚制严重限制了公众参与的空间;第三,最重要的是,公众缺乏参与的兴趣和利益驱动。公众参与主要靠自发而不能靠强制,吃瓜观众也是要吃瓜的,不给瓜吃,观众可能马上走人了。
总之,如果没有一个内在的机制或者外在的诱因,公众参与注定是空中楼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