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单车成出行新宠 安全问题引关注

   2020-08-16 聪慧网sxxjymy30
核心提示:发表于: 2020年08月16日 23时14分49秒

    慧聪安防网讯 近段时间以来,一些城市突然多了一种神奇的出行方式,那就是共享单车。共享单车重点就是“共享”二字。去年12月份的时候小编身边就有选择共享单车作为出行交通工具的朋友了。短短两个多月,共享单车得到了迅速发展,路边上也排满了各种颜色的单车。共享单车已经越来越多地引起人们的注意,由于其符合低碳出行理念,政府对这一新鲜事物也处于善意的观察期。由于共享单车的租用、扣费都需要涉及到安防相关的识别技术,这一事件也引起了我们的关注。

    自从有了共享单车,上班族再也不怕地铁站离公司远了。用户只需下载一个APP,只要发现身边有共享单车,扫码开锁,骑上就走,用完随时随地就可还车。在共享经济的风口下,共享单车已开始慢慢渗透到人们生活之中,各种资本也看好这个市场纷纷涌入。而近来由其引发的安全问题也引起了社会各界越来越广泛的重视。

共享单车成出行新宠 安全问题引关注

共享单车成出行新宠安全问题引关注

    共享单车使用乱象丛生考验市民素质

    春节期间小编和家人外出游玩,一些景点虽然不允许私家车进入,而对共享单车是没有什么限制的。与此同时小编却发现街边上停着的共享单车,有的脚蹬子掉了,有的车座没了,更有的用户使用完共享单车后直接停放在马路中央。近来有网友爆料有用户将共享单车停在自家单元楼里,导致其他用户无法使用;甚至有个别用户将共享单车换上私人锁加装儿童座椅占为己有。

 共享单车使用乱象丛生 考验市民素质

共享单车使用乱象丛生考验市民素质

    共享单车安全问题引争议

    1.小学生5秒开锁回应:产品硬软件在升级一代锁正退出市场

    据成都商报记者报道,当地小学生5秒内就解锁共享单车,连续“破获”四辆共享单车的密码也并非难事。当地小学生声称身边许多小伙伴都熟练掌握了这门“技能”。针对该情况某共享单车相关负责人表示:“被这些小学生打开的是一代车,车锁是机械锁,现在普遍采用二代车锁了,都是智能密码锁。目前在成都使用的共享单车两种车都存在,但是一代车在逐步回收,不做新的投放。”同时该负责人认为使用扫码开锁体验更好,用起来方便,关键是不容易被人打开。

    2.儿童安全问题引争议律师回应:车锁有“设计缺陷”时平台应相应担责

    据广东电视台1月21日报道,深圳一名13岁的学生军军在上补习班的路上看到一辆没有上锁的某品牌共享单车,因上课快迟到,就骑了上去,结果发生车祸,一只手摔致骨折。一位从事共享单车行业内部人士对记者透露,正是因为该事件,才引发了全国范围内关于儿童骑行共享单车安全问题的广泛关注:有小学生租共享单车在马路上嬉戏;有家长租共享单车在马路上教孩子骑车…

    针对近期出现的儿童骑乘共享单车出现的安全问题,有律师表示无论是在家长监护下引发的安全事故,还是儿童“偷骑”造成的意外伤害,平台公司方均不承担任何连带责任。但如因共享单车车锁本身“设计缺陷”出现的意外故障而引发的意外情况,平台方则需承担相应责任。

    共享单车如何便民又规范

    针对上文提到的儿童“偷骑”共享单车造成的意外伤害,目前上海已经推出了一系列举措,除了改进共享单车的注册办法以外,上海地区还将严禁12岁以下的孩子骑共享单车(我国相关规定骑乘自行车必须年满12周岁)。

    对于一种经济新形态来说,除了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来规范这个行业,行业的自由发展是非常重要的。而针对共享单车来说,用户的素质、诚信问题俨然成为解决目前共享单车困境的重要因素。针对近来共享单车二维码被涂改、车身贴广告、停放在小区或家中,甚至私自加锁等不文明现象出现,已经有品牌单车引入了信用积分制度。据该负责人介绍,每一次使用单车后并规范停放车辆的用户,会获得一分信用分,而对违规停放车辆,甚至将车辆占为己有或恶意破坏车辆的用户,将扣除信用分。信用分低于80时,用车单价将提高到100元/半小时(正常单价为1/半小时)。

    慧聪安防网总结:

    尽管共享单车在实际操作中面临着种种问题,但这并不妨碍它已成资本宠儿,投融资节奏和资金额度都屡创新高。共享单车作为新型的代步方式已经成为共享经济的一种新形态。一项事业的健康发展必须是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都应得到体现。只有共享单车的运行机制得到妥善发展之后,就可以有效解决交通接驳“最后一公里”难题。

    【慧聪安防网原创稿件声明】:凡注明“慧聪安防网”来源之作品(文字、图片、图表或音视频),转载务必注明来源慧聪安防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 sxxjymy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用户协议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浙ICP备16039256号-5  |  浙公网安备 330603020008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