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普通商品相比,医药产品的假冒伪劣问题无疑更加令人关注,因为它直接关系到公众的健康乃至生命。国内医药领域的造假情况有多严重?医药打假面临哪些问题?对此,不久前在京召开的一个医药打假会,透露了一些耐人寻味的信息。
家家都有“打假办”
最近,“全国联合打假与品牌维权高层论坛暨全国企业打假维权协作网第三届年会”在京召开,主办者是鲜为人知的中国技术监督情报协会。该协会品牌保护部的赵部长告诉记者,对于本届年会,企业参与的积极性很高,除了医药企业,保健品、烟酒等行业的厂家,“甚至连酱菜厂都来人了”。而且,与会者中,不仅有国内160余家企业的代表,还有工商、药监、公安、法院等相关部门的领导,可谓“盛况空前”。
会议名称有点拗口,但记者全程参与后发现,它其实就是一个主要由医药企业参加的“打假会”。据与会的湖南千金药业公司打假办主任老吴介绍,该会的前身,是2000年举行的“全国医药企业打假联合会”,其后又演变成了“全国医药企业打假维权协作网”(下称“打假网”),并有了一个常设机构,作为以后每次年会的发起者。该机构还负责统筹成员企业日常的打假工作。
尽管没有明确的统计数据,但跟其他领域一样,医药领域的假冒伪劣问题也相当严重。据介绍,“打假网”去年就在国内发起过7次“打假战役”,而仅在昆明的一次行动中,就查获了98车假药,整整运了一天一夜。
据了解,国内稍有名气的医药企业,都有一位像老吴这样的“打假办”主任。当然,这些主任的名片上,并不直接写着“打假办”,而是使用如“品牌保护部”“法律事务部”等比较规范的名称。
另据了解,几乎每家与会的药厂,都有一支数人甚至数十人的专职打假队伍。他们多以退伍军人为骨干,有专车,有充足的经费,甚至还配有望远镜、“偷拍机”等各种专业打假设备。与有关职能部门在人员和资金方面的窘况相比,他们显然更有实力,也更为“职业”。
据老吴介绍,长期以来,企业一直都是打假的“主力军”。在他参加的每次打假行动中,从“踩点”到取证等,这些“前期工作”都是由企业完成的,此后执法部门才会介入。对于这种现象,丽珠集团打假办的王主任作了一个形象的比喻:“打假就像是杀猪,我们企业把猪抓住捆好了,就等有关部门捅那一刀。”
当然,打假是把双刃剑,所以企业对自身开展的这项特殊工作,一般都不敢声张。“我们只能偷偷摸摸地打。除非迫不得已,否则很少让媒体曝光。”一位与会药厂代表告诉记者,“如果让消费者知道有那么多人在造我们的假,我们的正牌货也没人敢买了。”
对此,到会的某地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人表示,这其实反映了国内医药打假的尴尬。“药监系统经过不懈努力,已使假药问题比过去大大减轻。”他说,“但虽然我们工作得相当辛苦,却从来不敢大张旗鼓地宣传。”
“贵宾”们的高调支持
与打假相关的多个部门的领导悉数应邀出席,是本次会议的一大特点。赵部长告诉记者,“与这么多领导面对面交流,还是第一次”,所以,此次“年会”被升格为“论坛”。
[1] [2] [3] 下一页
【我要评论】
【大 中 小】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