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聪制药工业网】医药分开综合改革、大医院搬迁、改善医疗服务、提升妇幼保健能力应对生育高峰、完善传染病、慢病防控体系….
这些卫生计生工作,都在影响着我们的就医体验。
过去五年,这些工作都取得了哪些进展?2018年,又将如何完善?
今日,北京市卫生计生工作会议在北京会议中心召开。此次会议总结了近五年全市卫生计生工作,分析面临的形势任务,并部署了2018年北京市卫生计生重点工作。
会上,北京市卫生计生委主任雷海潮的工作报告这样说:
医联体、医药分开综合改革逐步推进,分级诊疗初见成效
2012年,5家三级医院开展医药分开改革试点,开辟了全国公立医院医药分开改革先河。
2013年,北京市开始以医联体建设为切入点,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截至去年底,全市已建成58个综合医联体和8个专科医联体,583家医疗机构参加。
2014年,改革又先后扩展至延庆、密云两区。
2017年4月,全面推开医药分开综合改革,3700余所医疗机构参加。实现了699种药品在社区零差率销售。
改革以来,分级诊疗制度建设成效显现,三级、二级医院门急诊量分别减少12%和2%,一级医院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增加17%。
另外,医药费用总体平稳,增幅不足3%,为2000年以来费用增幅的最低期,去年共节约医药费用67亿元。医疗机构补偿机制也得到改善,医保患者负担平稳,困难群众得到有效救助,中医、妇幼等部分短板专业得到发展支撑,居民就医体验得到提升。
大医院向城市中心外围疏解,并与津冀两地医院展开合作
这五年,首都医疗卫生资源疏解有序推进。天坛医院新院试运行,友谊医院顺义院区开工建设,同仁医院亦庄院区、安贞医院通州院区、北大医院大兴院区、北大人民医院通州院区、市口腔医院丰台新址、市中医医院垡头院区等项目取得进展。
同时,北京市与津冀两地建立了协同发展合作机制,与河北省、张家口、承德、唐山、廊坊、保定等签署了协同发展协议,21家三级医院与津冀55家医院建立了62个合作项目,实现了三地132家医疗机构的27项临床检验结果和102家医疗机构的17项影像检查资料互认,方便了患者,节省了费用。
推预约挂号、建专家团队,增强百姓就医“获得感”
2015年以来,北京市连续三年实施改善医疗服务行动,大力推行预约挂号、分时段就诊、双休日门诊、即时结算等创新服务,整治“号贩子”和“网络医托”2000余人次。雷海潮表示,目前,预约诊疗时间已经精确到1小时左右,预计一年后,将预约时间精准到半小时。
同时,建立70个知名专家团队,累计预约挂号2150万个,进一步缓解老百姓挂不上专家号的现象。
五年来,全市累计完成新生儿耳聋基因筛查108万人次,妇女两癌筛查135万人次,建立了17家老年综合评估中心,12家公立医疗机构转型为康复机构,老年人健康管理率达到69%。
“单独两孩”、“全面两孩”稳妥推进,多举措应对生育高峰
为稳步推进“单独两孩”和“全面两孩”生育政策,北京市实行两孩以内生育登记及再生育行政确认,取消计划生育作为户口前置条件,将128天法定生育假全部纳入生育津贴发放范围。
为积极应对“全面两孩”政策调整后出现的生育高峰,设立孕妇建档服务中心,协调解决孕妇建档问题,多措并举调增产床1400多张,增加助产人员800余名;建立市、区、医疗机构三级孕产妇危重症上报评审制度,完善市、区危重新生儿救治转会诊网络,有效提升了妇幼健康服务能力。
2016年全市活产分娩28万人,创30多年来的新高。2017年全市活产分娩26.4万人,比2013年增长22%,全市孕产妇建档分娩平稳有序,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幼儿死亡率稳中有降。
传染病、慢病防控机制进一步完善,急救网络覆盖面扩大
输入性传染病防控救治体系,实现了病例信息全过程监控。全市传染病病例从诊断到报告的中位数时间缩短至4小时,有效应对了人感染H7N9禽流感、埃博拉出血热等国内外新发传染病疫情。艾滋病病人从发现到治疗的时间也显著缩短。
在全国率先将脊灰灭活疫苗纳入免疫规划,建立一、二类疫苗市级统一招采管理模式,率先将接种一类疫苗引起的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病例引入商业保险补偿机制。
2012年开始实施“阳光长城计划”,开展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口腔疾病、精神卫生防治专项行动。建成9个国家级和4个市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初步健全了慢性病综合防治机制。
首都无偿献血工作持续发展,年均供血量近140吨,公民无偿献血率保持国内领先地位。健全院前医疗急救服务体系,扩大急救服务网络覆盖面,新增35家急救站,全市急救站总数达到324家。
卫生计生专业人才队伍壮大,技术力量提升
2013年以来,全市建立4家国家医学中心、2个转化医学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16家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落户北京,39家医疗机构获批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总数达到230个,居全国第一。
五年来首都卫生系统新增两院院士20人,北京市卫生系统“215工程”培养了620名领军人才、学科带头人和学科骨干,13人入选北京学者。累计培养了9079名合格住院医师,1167名全科医师,组织1.9万社区在岗卫技人员和4000多名乡村医生进行岗位培训。全市医疗卫生机构获得国家科技奖励29项,北京市科技奖励121项,首都十大疾病科技攻关形成了20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性成果。实现了市区全民健康信息平台互通,实现了30家三级医院电子病历调阅共享。
建立了45个全国名老中医工作室,127个北京名老中医工作室(站),64个基层老中医传承工作室,建立了以16名国医大师、60名首都国医名师、40名中青年名中医为核心的国家、市、区、医院四级师承制度,创建了83个基层中医服务示范单位和35个“北京中医药文化旅游示范基地”,完成了基层100个中医药专病适宜技术推广,培养了2万余名中医家庭保健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