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六大核心

   2020-08-16 聪慧网sxxjymy30
核心提示:发表于: 2020年08月16日 23时19分25秒

    【慧聪制药工业网】为加快建立符合国情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推进医药卫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国务院日前印发了《“十三五”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对于深刻理解医改趋势,把握政策要点,做好未来五年医改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一、《规划》在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方面进行了重大发展、完善和创新,体现了新时期的改革特点和对改革的新认识

    《规划》将医改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有机组成部分,首次提出医改领域要“四个创新”,即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将医改作为实现发展方式转变、完善治理体系、提升治理能力的重要途径。

    在基本原则方面,《规划》提出“坚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合理划分政府、社会、个人责任,促进社会共治;强调了“坚持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以及“坚持突出重点、试点示范、循序推进”,进一步明确了改革应该遵循的目标、重点、方向和实现路径。

    二、将分级诊疗置于改革重点任务之首,是对医疗资源配置的系统调整,对缓解供需平衡,构建医改新格局,解决人民群众就医的突出问题具有战略性意义

    《规划》将分级诊疗置于改革的首位,有着现实的必要性和深远意义。

    2009年新医改以来,围绕群众看病就医问题开展了一系列工作,“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取得阶段性成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有了保障,医疗需求快速释放,过去的“看病难、看病贵”得到了缓解,而又呈现出新的形式,即“大医院挂专家号难”、“患者自付费用比例较高”、“大医院人满为患,超负荷运转,基层就诊量相对较少”。针对这种情况,将分级诊疗作为医改的重中之重进行规划是十分必要的。

    《规划》提出构建分级诊疗体系,首先从优化医疗服务体系入手,重点是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完善基本管理和运行机制,调动三级公立医院参与分级诊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创新诊疗-康复-长期护理连续服务模式,顺畅“双向转诊”通道。同时,以家庭医生签约等组合配套措施,科学合理引导群众就医需求。可以讲,这项改革的全面推开是一次系统布局,对缓解供需之间的矛盾,对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上涨,对医疗服务体系的健康发展有着战略性意义。

    三、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是改革的枢纽工程,关系到运行新机制的转换,也是进行协同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公立医院改革的重要性愈加凸显

    公立医院是我国医疗服务体系的主体,承担着大部分医疗服务工作,并且在科研教学和应急响应等社会服务方面发挥着引领和示范作用。2017年各级各类公立医院全面推开综合改革,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现代管理制度的新体制,同时破除“以药补医”,建立以医疗服务价格补偿为主的运行新机制,这不仅对于公立医院改革,同时对于提升现代治理能力和水平,建立和谐的社会共治关系具有深远的影响。

    《规划》指出,在办医体制上进行改革,加强政府在方向、政策、引导、规划、评价等方面的宏观管理,加大监管力度。同时,在人事编制等微观管理方面放权。对公立医院改革步骤之间的逻辑关系、实施路径、关键政策点进行了系统规划,其步骤是以医药分开为起点,有序做好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创新编制管理、理顺人事关系、改革薪酬制度、强化绩效管理等工作。

    这些改革动作要环环相扣,连绵不断,持续改进,任何迟疑都有可能将改革做成“夹生饭”。

    《规划》在建立符合医疗卫生行业特点的编制人事和薪酬制度部分特别提到:“对工作时间之外劳动较多、高层次医疗人才聚集、公益目标任务繁重、开展家庭医生签约的公立医疗机构在核定绩效工资总量时给予倾斜”,这为做好绩效管理创造了有利的先决条件。

    四、对医保制度的作用和地位认识更加深入,强调通过医保支付方式引导和调节医疗机构和医生的行为,激发医务人员控制费用的“内生动力”

    全面医保格局下,医保制度发挥着引导医疗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通过医保促进参保人员公平地享受基本医疗是目的,通过医保支付方式引导和调控医疗机构提供合理、优质的服务是手段。因此,医保在医改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规划》提出,按照保基本、兜底线、可持续的原则,围绕资金来源多元化、保障制度规范化、管理服务社会化三个关键环节,加大改革力度。健全医保支付机制和利益调控机制,激发医疗机构改革和良性发展的内生动力。

    《规划》首次提出:明确医保待遇确定和调整的政策权限、调整依据和决策程序。同时,对于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和提升医保统筹层次有了明确要求,这将进一步方便参保人员,同时,对于管理和服务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五、药品保障改革有了全新内涵,标志着“上下游综合治理”的格局正在加快形成

    药品领域的改革是整体医改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医疗机构的收入结构看,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占到了半数左右,药品耗材的改革是无法回避的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公立医院转变运行机制就无从谈起。因此,药品生产、流通、使用三个环节的综合改革也就势在必行。

    《规划》首次对药品的生产、流通、使用进行了系统规划。就生产环节明确提出了质量为主,鼓励创新和研发要求,其中,提出的“淘汰疗效不确切、风险大于效益的品种”显示了深入改革的决心。

    流通环节明确提出了“推动药品流通企业兼并重组”,在集中采购环节提出实施药品采购“两票制”改革,预示者生产流通领域的改革将取得突破。这是近年来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得出的经验,即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上下游要综合治理,要联动治理。

    未来改革在三医联动基础上,上下游综合治理的格局已经形成。《规划》首提“探索在基本药物遴选调整中纳入循证医学和药物经济学评价方法”,预示着药品领域改革不仅向纵深推进,精细化的管理也是重要的发展方向。

    六、综合监管是改革发展的必然延伸,监管就是服务,监管就是保障

    从改革的角度看,一旦改革措施行之有效,就要对新的制度和政策进行固化,同时建立相应的监管体系,确保不走偏;而从发展角度看,由于医疗服务行业的特殊性,行业的发展、服务的升级需要监管手段和力量的匹配,否则也容易出现问题,特别是多元办医格局的形成,客观上需要统一的综合监管制度相应配套和完善。

    《规划》提出:“完善政府监管主导,第三方广泛参与,医疗卫生机构自我管理和社会监督为补充的多元化综合监管体系”。对公立医疗机构监管方式的改进、完善提出了更高要求,对监管的方式、手段进行了具体安排,如建立违纪违规“黑名单”制度,加强对非营利性和营利性医疗机构的监管等。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 sxxjymy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用户协议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浙ICP备16039256号-5  |  浙公网安备 330603020008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