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祝颐:治理高药价关口应打防并举 从源头上堵住漏洞

   2020-08-16 聪慧网sxxjymy90
核心提示:发表于: 2020年08月16日 23时22分01秒

    【慧聪制药工业网】近日,河南省南阳市中心医院原检验科主任范泽旭在医疗器械经销商供货之际,利用职务之便,为经销商在向医院供应试剂和检验耗材过程中提供帮助,被法院判刑十四年。范泽旭的“我不收钱,就便宜了药贩子。”的话根本经不起推敲。

    一个简单的道理,如果怕便宜了药贩子,完全可以把医疗产品的价格谈低一点,给医院降低成本,给患者减负。在现实社会生态中,不仅大医院检验科主任不愿“便宜药贩子”,医生吃回扣、拿提成在医疗卫生行业的实属常见。在第二届中美健康峰会上,曾有消息说:“54%的医生表示曾有过接受药品回扣的行为,还有39%的人曾接受医药公司的会议资助。”问题是,如此之多的医生深谙回扣之道,看病贵的问题如何消解?

    英国制药公司葛兰素史克、世界医药巨头法国赛诺菲公司相继卷入行贿门,山东滕州市中医院杨国梁拒收回扣,并举报医院回扣成风,却遭到同事质问。医疗行业沉疴累累,回扣歪风深入医疗行业的骨髓,令人十分忧虑。

    医疗产品从药厂到患者手中,要经过药商、医药代表、招标人员、医院领导、科室主任、处方医生,若是这些当中有吃回扣的医药蛀虫,医改政策的惠民灵魂恐怕会被掏空。在“劣币驱逐良币”的现实医疗语境中,无论是堂吉诃德式的医生,还是处于弱势地位的患者,指望他们打破回扣潜规则并不现实。上级部门与纪检、公安机关动真格查处医药回扣,依法追究相关人员法律责任,净化医疗行业环境,并把医药回扣由曝光查处推向制度防范的前台,才是回扣问题的解决之道。

    曾有50多家药企老板联名指出,高药价的根子在医院以药养医,建议改革体制弊端。医院以药养医,体制不畅是事实,但是药厂、药商、招标人员、医生之间已经结成了顽固的利益同盟。在利益同盟的作用下,“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即便查处几个被曝光的吃回扣蛀虫,也难以掀翻回扣潜规则。

    尽管中央加大了治理商业贿赂的力度,但是只要药价虚高的土壤仍然存在,利益集团就不会主动放弃利益。医药回扣问题一再曝光,说明治理医疗商业贿赂的措施不够硬,还需强化问责与执法,通过问责与执法的力量,提高商业贿赂的违法成本,让违法者得不偿失。

    从长远来看,治理商业贿赂,只是马后炮式的追究措施,治理高药价的关口应该前移,打防并举,从源头上堵住高药价漏洞。国家在加大医疗投入的同时,要完善配套措施,在理顺药品定价体制,减少药品流通环节,加强监管方面下工夫。只有有关部门下刮骨疗毒的决心,才有望铲除回扣成风的医疗土壤。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 sxxjymy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用户协议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浙ICP备16039256号-5  |  浙公网安备 330603020008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