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医院能否借慢性病治疗在中国生根发芽

   2020-08-16 聪慧网sxxjymy80
核心提示:发表于: 2020年08月16日 23时22分11秒

如何把不同平台打通,或者把数据传送到云端,让病人可以下载数据到个人端,才能真正让检查数据不限制在一个医院平台,真正把病人和医生连起来。

    【慧聪制药工业网】一面是国家禁止非医疗机构从事远程医疗,一面是社会各界看好借云服务打造非面对面的医疗服务。虽然监管框架仍然处于变动中,但未来用移动、网络等远程手段进入医院是必然趋势。为了规避政策风险,降低误诊的概率,比较可能尝试的领域是慢性病治疗,这很有可能成为未来云医院在中国生根发芽的种子。

    阻碍远程医疗大规模应用的原因有几方面,一个是信息不足导致误诊,另一个就是放开网络处方可能导致的非法卖药问题。

    首先,中国没有家庭医生,病人每次看病通常面对不同的医生,在缺乏电子病历的情况下,每次医生都需要重新熟悉病情,一个病人对医生来说就是一个新的案例。而在国外,家庭医生对其服务的病人的情况已经烂熟于胸。这给远程医疗在中国的发展带来巨大难度。因信息不足或者不够熟悉病人的个体情况,医生很可能难以做出判断或者判断不准确。这也可能增加重复化验的可能性,造成医疗浪费。这也是导致监管在通过远程做出医疗判断上严格限制的一个原因。

    此外,中国目前在互联网卖药上还刚刚起步。监管对处方药的网络销售刚刚开始松动。在国外,保险公司出于自身控制成本的考虑会严格监控医院使用药品的合理性,但在中国,缺乏第三方去监控过度用药和不合理用药。加上目前电子病历市场并不统一,更难在虚拟化的用药处方上进行管控。

    虽然有种种负面因素,远程医疗仍然被各方面看好。宁波政府表示会尝试云医院,糖尿病专科门诊将马上上线。此外,台湾也有类似的案例,比如花莲慈济医院把对末期病人家庭护理和监测搬到云端进行,通过移动手段等进行跟踪管理。

    从这些趋势可以看到,对医生判断要求比较低的项目可能成为远程医疗一个突破口。慢性病就属于这种类型,其中原因是慢性病的诊断已经通过线下做出,病人需要的是定期检查、配药、和医生沟通病情。这些项目大都是标准化的,诊断并不复杂,开药通常也是常规性的,把这些项目通过云端来进行,风险相对较小,此为有利之处。 

    但慢病远程医疗应用之弊在于配套的化验服务和电子化技术不成熟。 

    在美国,远程医疗结合药品配送是慢性病治疗的一个大变革。美国政策规定医生只要获得病人所在州的医疗许可就可以进行远程医疗。在慢性病治疗上,病人定期通过视频和医生沟通,传输电子化验单,医生做出判断后开设电子处方,然后病人凭处方到网上药房下单,送药上门。有时候保险公司也会提供处方直接绑定送药服务。  

    美国慢性病治疗在远程医疗上的变革背后有一个关键的推手,就是第三方检验非常便捷。在美国,检查通常由独立的机构负责,比如B超中心、验血中心,家庭医生诊所通常不会设置那么多检查仪器。这些专业检查中心会把电子化验单传给医生,因此就不需要病人拿着打印出来的化验单上门去了。 

    在中国没有这样的服务。病人需要去医院定期检查血糖或者血压,然后再挂号给医生看。假如换医院,如果电子化验单无法传输,就需要给医生看纸质单据。即使可以传输,很多医院也不认可。因此,每次过程需要的时间非常长,无论是常规治疗还是复杂治疗,对于需要化验的所有人都排同样的队,效率很低。   

    中国的云医院真的要通过慢性病治疗生根发芽,就必须要具备两个条件。首先是快速标准化检验。这可以通过社区中心来进行,或者是类似沃尔玛推出的零售连锁小型诊所。前者的发展是国家支持的趋势,但关键是如何在地理布局和服务流程上做到高效,承担其基础医疗的职责。而零售诊所很有前景,但关键是监管能否放开。

    除了实体,另一个条件是电子化传输和个人数据存储。目前的电子化传输仅限于单个医院内部。如何把不同平台打通,或者把数据传送到云端,让病人可以下载数据到个人端,才能真正让检查数据不限制在一个医院平台,真正把病人和医生连起来。这两个条件对于云医院的生根发芽必不可少。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 sxxjymy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用户协议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浙ICP备16039256号-5  |  浙公网安备 330603020008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