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聪制药工业网】11月28日,科技部发布《“十二五”生物技术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表示将建立多渠道投入机制,加大财税金融等政策扶持力度,推动“十二五”期间我国生物技术整体水平进入世界先进行列,推动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制造、生物能源、生物环保等产业快速崛起,生物产业整体布局基本形成,推动生物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之一,使我国成为生物技术强国和生物产业大国。提出在“十二五”期间,生物产业年均增长率保持在15%以上的目标。受此消息刺激,11月29日,沪深两市生物制药板块表现抢眼,莱茵生物涨停,奇正藏药、冠昊生物、东宝生物均出现大涨,带动医药板块普涨。
生物医药产业以占比超过74%,在生物技术产业中占据最为重要的位置,政策的导向必将使各路资本纷纷向生物制药倾斜,由此助推产业迎来跨越式发展。在未来五年甚至更长时间内,《规划》明确提出的针对重大传染性疾病和多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单抗药物、治疗性疫苗、诊断试剂等将获得快速发展。
疫苗抗体一马当先
无论是国际还是国内,生物制药都是生物产业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生物医药领域,《规划》明确提出要“研制创新药物,改造药物大品种”。并从预防、诊断和治疗几个方面提出了发展的重点。其中,针对重大疾病的新型疫苗和抗体药物成为最大亮点,将引领未来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
《规划》提倡“预测性、预防性、个体化、参与性”(Preventive、Predictive、Personalized、Participatory)的“4P”医学,认为“4P”模式将替代传统以治为主的诊疗方式。
《规划》指出,2003年以来,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高致病性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的肆虐,警醒我们更加关注新发传染病带来的安全问题。因此,在《规划》所提出的研究开发重大产品中,疫苗都是多次提及的重点品种。《规划》提出,针对传统疫苗,重点是进行改造增效;针对新发、再发重大传染病和多发感染性疾病,要研制新型疫苗,有效降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结核病的新发感染率和病死率;针对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代谢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重大非感染性疾病,研制治疗性疫苗。
专家指出,传统预防性疫苗市场将保持稳定增长,但空间有限,最具发展前景的是治疗性疫苗,如治疗乙肝、肿瘤、艾滋病等重大疾病的疫苗。据了解,目前国内治疗型疫苗的研发已渐进入高潮,占到目前在研疫苗比重的1/3。近期市场关注较多的治疗性乙肝疫苗,目前国内已有3个产品进入临床试验,且作用机理各不相同。
在诊断领域,《规划》明确提出:突破一批体外诊断仪器设备与试剂的重大关键技术,研制出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产品,在一体化化学发光免疫诊断系统等高端产品方面实现重点突破,加速体外诊断产业的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大幅提升我国体外诊断产业的市场竞争力。
在治疗药物方面,《规划》重点提出发展抗体药物。建立抗体的大规模和快速反应生产新技术,人源化抗体构建及优化技术;针对新发、再发重大传染病和多发感染性疾病,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代谢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重大非感染性疾病,研制抗体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