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药迎发展黄金十年,药企需提升三大路径

   2020-08-17 聪慧网sxxjymy80
核心提示:发表于: 2020年08月17日 11时15分56秒

    【慧聪制药工业网】9月23日,中科院院士陈凯先在“第九届中国医药企业家科学家投资家大会”上慷慨表示,中国新药正迎来一个新的发展黄金十年。

    在这背后,是食药监总局早在2017年6月即已披露,国际人用药品注册技术协调会(ICH)正式批准食药监总局成为其全球第8个监管机构。这意味着中国药物进入国际市场的道路更少坎坷。

    当然,这也意味着中国本土药企与跨国药企的竞争或将迎来正面对抗。上海医药集团总裁左敏对此比喻说:“把我们本土企业比喻(为)足球(队)的话,(原本)还是在亚洲二流市场拼打的,(却)一下子扔到了世界杯的决赛场上比赛。”。

    在与会者中,中国医药创新环境逐步向好成为共识之一。同时,各位大咖也就如何提升国内药企的创新能力、国际竞争力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全球创新、整合度、配套措施的三大提升路径。

研发仍存在巨大差距

    医药产业近年来被资本热捧,而医药产业也用数字证实其作为朝阳产业的前景。

    陈凯先在会上介绍,中国医药市场规模已居世界第二,如果以美国的水平为基准值100,中国的相对规模在2008年是14,2013年是29,2017年是45,中国医药产业的规模增速可见一斑。随后,陈凯先提出了一个雄心勃勃的目标:“我们的目标是从仿制为主走向创新为主,从制药大国走向一个医药强国。”

    但新药研发之难也有目共睹:成功研发上市一个新药平均需要10~15年,花费达26亿美元,近年来,由于临床试验越来越复杂、规模变大、早期失败率更高等原因使得新药研发费用走高。

    而且,中国本土药企与跨国药企在研发投入方面有难以忽略的差距,“‘罗氏’去年100亿美金,我们上海医药去年大概8个亿(未说明币种)左右,这么一个数量级的差别,以后是产品为王,创新为王的时代,怎么去面对他们竞争?”左敏在圆桌对话环节提出了这一问题。

    不过,虽然中国医药企业尚难在研发投入总量和平均强度上与全球知名药企匹敌,但在研发投入强度方面,中国也有龙头上市医药企业已接近部分全球领先的企业。

    陈凯先所列的数据显示,以2015年为例,资金实力较为雄厚的中国上市医药企业研发投入前10名共计投入50.69亿元,平均研发投入强度约5.95%,而位于第一的恒瑞医药的研发投入强度为9.57%,可与全球前十医药企业的研发投入强度的末位公司媲美。

提升国际竞争力三大路径

    食药监总局加入ICH,对中国本土药企而言无疑是一个新的形势。食药监总局的文章中提到:加入ICH,“将推动国际创新药品早日进入中国市场,满足临床用药需求,同时提升国内制药产业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中国本土药企将在食药监总局加入ICH的带动下走入国际化竞争,如此竞争形势自然要求提升创新能力。对于未来创新的路径,周虹的观点是应当创新全球化,“瑞士那么小的国家都是靠瑞士的科学家吗?不是的,是要全球的科学家、全球的创新、全球的市场,才能做成今天那么大”。

    就创新全球化,康弘药业总裁郝晓峰则特别提到了配套措施。“本来全球化应该是水到渠成,但是遗憾的是水到了渠没成。”郝晓峰表示,中国的市场规模在理论意义上应占全球20%,生产和研发的内动力理应充足,但现状却不是如此。未来加入ICH后,直到配套政策跟进修改后,中国的“渠”打开了,医药创新全球化才算是水到渠成。

    全国政协常委何维在谈到提升药企的竞争力时指出:目前中国医药产业存在结构性问题,影响医药产业发展,同时也不利于中国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药企。截至2015年底,中国有药品生产企业5065家,但销售上亿元的不足20%,而前100强企业的销售收入占总比仅30%左右,产业集中度低。因此,他提出,应对“支持具有创新能力和特色资源的中小企业通过重组上市、联合等多种方式做优做强。推动产能整合。”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 sxxjymy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用户协议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浙ICP备16039256号-5  |  浙公网安备 330603020008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