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卫生院的医疗风险在哪里?

   2020-08-17 聪慧网sxxjymy130
核心提示:发表于: 2020年08月17日 11时16分08秒

    【慧聪网|制药工业】医疗本身就是一高风险活动,无时不在,随时可能发生,防不胜防。加之,当前乃至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社会矛盾、医疗执业环境等原因进一步增加了医疗风险。乡镇卫生院由于“天然”不足,对医疗风险的抗击力差,发现、自纠自救和管控能力不足,因此分析与帮助乡镇卫生院加强医疗风险管理,格外重要,本文试图予以探路,期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作用并对基层医疗机构有所帮助。

    什么是医疗风险?

    1、什么是风险?

    风险就是遭受损失的可能性。

    2、什么是医疗风险?

    医疗风险就是在医疗场所内遭受损失的可能性。

    3、医疗风险的特性

    (1)医疗风险有其必然性

    ①医学存在很多未知,人类在探索宇宙方面迈出了可喜的成绩,飞船可以上天,蛟龙可以探海,但可悲的是对我们自己认知的还很不够,还有很多疾病搞不清,很多疾病不能够及时发现,很多疾病找不到致病原因,有很多意外无法预料,有很多严重的并发症可以预见却难以完全避免;②任何医疗行为都无一例外地不可避免地伴随着一次“伤害”,不管是用药、手术,哪怕只是一次必要的“如实告知”,如抗癌药不可避免地杀伤正常细胞,手术不可避免地毁损伤正常组织,很多化疗药物或轻或重地存在着肝和肾损害以及杀伤白细胞等。

    (2)医疗风险远远大于其他工业领域

    如我们可能以为乘坐飞机很危险,埃默里大学医学院创伤与焦虑康复系主任芭芭拉·罗特鲍姆说,“乘坐飞机其实是比较安全的。”根据2001年的统计,人的一生中死于飞机失事的概率为两万分之一,而死于车祸的概率为百分之一,死于心脏病的概率为五分之一。去年一项数据显示,美国每100万次飞行中,平均有0.2次重大事故,而同样是美国,每年有44,000—98,000人死于医疗差错,超过车祸、乳腺癌和AIDS。国内资料显示,我国的临床误诊率在30%左右,疑难病例误诊率达40%以上。中华医院管理学会误诊误治研究会的调查报告显示,个别单病种的误诊率高达90%。因此,医疗系统并没有人们所期望的那么安全。并不是医务人员不尽心而是医疗本身的缘故。

    乡镇卫生院医疗风险在哪里?

    1、人力资源匮乏带来非法执业

    在乡镇卫生院普遍存在编制不合理、留不住人、缺乏用人自主权等问题,从而导致人员不足(数量少)、人才匮乏(质量差)、专业结构不合理和人才浪费共存现象。这样势必存在大量非法执业,如没有医师执业资格证(或助理医师)从事临床诊疗及医技检查报告工作,没有护士执业一证从事护理工作,没有药学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从事调剂工作等等。

    2、用人不当带来的风险

    除过人力资源本身问题之外,一些院长喜欢用听话的人,喜欢用“能干”的人干自认为“要紧”的事,而不管这人学什么专业,不考虑职工个人职业发展,而把一些不合法的人用在了需要“执业资格准入”的岗位上,造成了人为的非法执业。

    3、学习智障带来的风险

    乡镇卫生院需要的是“一专多能”的综合性人才,而我们现在的学校教育难以满足这种要求,这样,在乡镇卫生院工作的同志就更加需要学习能力。而实际情况是,同全社会一样,我们普遍存在学习智障。表现在只求埋头苦干,做好自己“分内事”,缺乏“责任”、“目标”与“竞合”意识;出了问题,往往倾向归罪于外界,缺乏“内省力”,“这事不赖我”;遇事缺乏整体思考的主动积极,怕动脑筋,缺乏“担当”;分析、解决问题只专注于“个别”、“部分”或事件本身,而不是从整体出发,全面考量,分析成功或失利的深层次原因,以及对整个过程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专注于经验,喜欢学习“老一辈”,他们怎么干我就怎么干,缺乏“反思”、“背叛”与“创新”;特别是作为个人,应该避免被“煮青蛙”,作为集体,应该避免没有学习氛围。还有一种倾向是,一些管理者不主张、不鼓励甚至害怕大家“学习”,因为学习了,就可能在团体中形成互相追根究底的质疑求真,就会显示出“领导”的无知与无能。因此大多数单位只奖励擅于提出主张的人,而不奖励深入质疑复杂问题的人,结果任何对潜在威胁的探究都被堵死了。最后形成阿吉瑞斯称的“熟练的无能”——团体中充满了许多擅于避免真正学习的人。

    4、设施简陋与建筑布局不合理

    作为乡镇卫生院,其功能任务决定了其配置的医疗设备、设施必然不及上级医院,而且当前卫生院还存在着:一、该有的设备没有,如心电图、血粪尿三常规、透视机等;二、有设备而没有能够操作的人;三、建筑布局不合理、建设不规范,看起来是房子,而内行人无法想象出“它就是医院”,因为很多卫生院根本不像医院,有的门诊病房分置在公路两旁,有的门诊在后面,住院在前面,急诊在拐角背处,有的护士站在一楼,30张病床分布在一二三楼上,有的卫生院病房“开间”只有2.7米等等。

    5、基药政策带来的风险

    基药政策导致大量急救药供应不上,如“速尿”、“副肾素”等,一些应该有的药物被排除在基药目录之外,如治疗糖尿病、高血压的一些疗效肯定、服用方便的新药。

    如何规避医疗风险?

    1、提倡全面质量管理

    医疗风险存在于医疗全过程,规避风险不单纯是医生、护士的事,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所谓“全面”,就是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员工、每一天;所谓“质量”,就是满足病人需要,甚至超过病人需要,而不是门诊住院诊断符合率、出入院诊断符合率,更不是床位使用率,业务收入增长率,药占比;所谓“管理”,就是建立一种可持续改进的体系。

    2、抓住医疗风险管理的关键

    (1)建立健全差错报告系统

    医疗差错分强制报告和自愿报告,对于严重差错或可能被媒体公开,引发社会事件的不良事件必须强制报告,对于一般性差错实行自愿报告,对于自愿报告者要给予正激励。实行差错报告的目的在于收集信息,分析信息,预防差错再次发生而不是追究责任。

    (2)修正系统误差

    优化工作流程,合理安排工作,制定标准化操作流程,急救设施处于应急状态,加强沟通协作与配合,狠抓制度落实,提高管理者能力与素质。

    (3)加强培训

    要增强安全意识,树立全员都要为安全负责和安全第一的意识,特别是领导,要懂得怎么才是正确的管理,学会第五项修炼的本领,教育员工善于发现差错,主动报告差错,制定有效方案,不断改进系统的安全性。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 sxxjymy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用户协议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浙ICP备16039256号-5  |  浙公网安备 330603020008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