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工缘何钟情凯雷到底背后有何秘密?

   2020-08-17 聪慧网sxxjymy60
核心提示:发表于: 2020年08月17日 14时42分57秒
    倍受社会关注的凯雷并购徐工案,随着国务院《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若干意见》的出台,再次进入人们的视线。(7月3日《经济参考报》)在国企改制中“国退洋进”,笔者曾关注过民族品牌能否胜出的问题,随着凯雷并购徐工案的深入报道,笔者想问徐工为什么特别钟情凯雷?其中是不是有什么摆不到台面上的秘密? 

 
  据报道,在徐工改制的第三轮竞标中,摩根大通亚洲投资基金曾报价4亿美元左右,凯雷亚洲投资公司报价3.75亿美元。全程具体操作徐工改制的徐工集团经济运行部部长王庆祝证实:“的确有一家报价比凯雷的3.75亿美元高数百万美元。”为什么价高者敌不过“价低者”?当然,在实际操作中总体权衡未必选择价高者,但是那要有足够的理由,那么徐工是否有足够的理由呢?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谭秋桂说,倘若是产业投资者以低价中标,毕竟会带来先进的技术、市场和管理,但在最后一轮竞标者都是财务投资者,徐工选择资产规模最小的凯雷有些不可思议。王庆祝称:“凯雷在其他附加条件上更有优势。”附加条件是什么?那是商业机密,外界暂时无法得知。既然要卖就得卖个还好价钱,然而徐工却有优资卖了个贱价的嫌疑。

  我们且不说徐工80.5亿元的品牌价值是不是也算徐工的资产,但仅徐工机械85%的股权,市场专业人士的估值就在47亿至65亿元之间。即使摩根大通4亿美元买走,徐工都是亏,而凯雷实质出价比摩根大通还低1亿多美元。徐工是否被贱卖,应该是一个不难的判断。然而,徐工却选择了凯雷。

  我们再来分析一下,凯雷能否像徐工想象的那样让徐工稳步发展。凯雷此次收购徐工机械的主体是凯雷徐工机械实业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仅仅为5万美元,凭凯雷自身恐怕无法运作这笔高达数亿美元的收购资金。也许像人们猜测的那样,凯雷只是美国卡特比勒公司的牵线搭桥者,自然就没有了付不出收购资金的忧虑。但是,真如此的话,想通过改制做强徐工就是一个“美丽的谎言”。试想徐工机械85%的股权控制在卡特比勒手中,徐工如何还能在市场上与卡特彼勒等跨国公司抗衡下去?

  如果猜测成立的话,对于徐工来说,就不是三一重工执行总裁向文波“惊呼”的那样“大甩卖”了,而是步南孚电池和乐凯胶卷后尘,徐工集团的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第一制造”的名号将不复存在。从这方面说,防止外资并购,打一场“徐工保卫战”,其意义就非常重要的了。

  行文至此,我们就不得不在意让徐工钟情凯雷的“附加条件”了。附加条件上的优势,是基于徐工集团的优势呢,还是基于徐工集团领导层的优势?由于徐工并非私有公司,而是国有,如果是基于徐工集团的优势,那这优势就需摆在桌面上,就需让政府和百姓认可。如果是基于徐工集团领导层的优势,那就更是政府和百姓都不能认可的、拿徐工资产给凯雷送人情、与凯雷作交易的问题了。

  徐工钟情凯雷背后到底有无秘密?“附加条件”中是否有见不得光的条条框框?国资委、商务部和当地政府必须为公众解开这个谜团!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 sxxjymy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用户协议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浙ICP备16039256号-5  |  浙公网安备 330603020008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