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聪新风网】截止到2018年底,我国城乡建筑总量已达到620亿m2,建筑能耗约占社会总能耗的20%,并且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对室内环境要求的提高持续攀升,建筑节能将成为应对全球能源危机和实现绿色低碳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2010年,在上海世博园,有一栋名为“汉堡之家”的高节能建筑,是中国第一个通过国际认证的“被动房”。这栋高约18米的红砖建筑,不需要空调、暖气,通过地面、墙体、门窗的保温隔热、新风系统以及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就可以实现室内25度的恒温,比一般建筑节能90%以上。
“被动房”这一概念始于1991年,“世界被动房之父”沃尔夫冈·菲斯特于当年在德国建造了世界上首栋“被动房”示范建筑。更多超低能耗建筑技术,请登录被动房之家。
被动房创始机构—德国被动房研究所(PHI)认为,被动房是要满足“采暖能量来自于自身”的要求,达到舒适的室温,不需要再安装供暖制冷设施“主动”提供能量。
不过,“汉堡之家”开馆时,“被动房”在国内还仅仅是一个新生事物。
9年后的今天,河北省高碑店市已经成为举办第23届国际被动房大会,这是国际被动房大会第一次走出欧洲。
被动房政策越来越多
在国内多地有政策支持。
由于“被动房”靠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以及人体和电器的余热实现能量的自给自足,有很强的节能环保性,因而其在欧洲获得了政府的大力支持。更多超低能耗建筑技术,请登录被动房之家。
“汉堡之家”曾经公布过其节能效果,其每平方米每年的采暖能耗为15千瓦时,仅为普通建筑的5%。
公开资料显示,在欧洲,“被动房”正以每年8%的速度递增。而欧盟最新规定,到2020年,欧盟27个国家将全部采用被动房标准建设。
我国在2011年与德国能源署开展“中国超低能耗建筑示范项目”合作,首次借鉴德国被动房技术体系,成功建设了河北秦皇岛“在水一方”等符合我国国情的超低能耗建筑示范项目。
在节能减排的大环境下,国务院印发的《“十三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明确要求:积极发展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建筑,开展超低能耗及近零能耗建筑建设试点。更多超低能耗建筑技术,请登录被动房之家。
国内的不少省市如北京、江苏、河北、山东也在通过政策支持的方式,推动本省市的“被动房”建设。
如北京政策:2017年10月8日之前确认的项目按照1000元/平方米进行奖励,且单个项目不超过3000万元;2017年10月9日至2018年10月8日确认的项目按照800元/平方米进行奖励,且单个项目不超过2500万元;2018年10月9日至2019年10月8日确认的项目按照600元/平方米进行奖励,且单个项目不超过2000万元。
郑州政策:2020年底前,对社会投资的超低能耗建筑项目给予一定的财政资金奖励,其中被认定为2018年度的示范项目,资金奖励标准为500元/平方米,且单个项目不超过1500万元;被认定为2019年度的示范项目,资金奖励标准为400元/平方米,且单个项目不超过1200万元;被认定为2020年度的示范项目,资金奖励标准为300元/平方米,且单个项目不超过1000万元。
目前,北京超低能耗建筑示范项目共计32个,示范总面积66万m2;河北省建设超低能耗建筑67个,建筑面积316.62万m2,其中竣工22个项目共计55.52万m2,在建45个项目共计261.1万m2;河南省郑州市目前超低能耗建筑示范项目12个,总面积约为78.4万m2;山东省省级示范工程6批53个,总建筑面积达106万m2。
被动房标准与产业逐渐形成
国内与“被动房”相关的各项标准也在逐渐跟上。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环境与节能研究院院长徐伟在10月初举办的国际被动房大会上谈到,今年9月1日起,国家标准《近零能耗建筑技术标准》GB/T51350-2019正式实施。更多超低能耗建筑技术,请登录被动房之家。
“虽然叫法不同,但从标准来看,‘被动房’的国际标准和我国的近零能耗标准基本是一个等级的。”徐伟说,不过这个标准不是强制性的,而是自愿选择的,而且考虑到我国南北方的差异,这个标准还不一定非常完善。
在“被动房”验收时,“被动房”非常注重效果,比如老百姓住进去喘气匀不匀、屋里暖不暖和,这也导致很多“被动房”项目验收通过不了,然后项目就从“被动房”改成其他类型住房了。
在第23届国际被动房大会上还可以看到,围绕着“被动房”的一系列产业正在逐渐形成。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副总设计师吴凡介绍,“被动房”的核心技术包括隔热、保温系统,被动式的门窗设计,规避冷热桥设计,优良的气密性设计,新风系统和高效的能源系统,可再生能源系统的应用,而从石墨聚苯板等新型建材,到被动式高性能系统窗,再到“被动房”的核心设备环境一体机,国际被动房大会上都有企业涉猎。
市场认知度较低,房企参与有限
截止2019年10月,我国在建及建成超低能耗建筑项目超过700万m2,其中大部分项目分布在北京市、河北省、河南省和山东省,这四个省市累计在建及建成超低能耗建筑示范项目164个,总面积567.02万m2。
然而,“被动房”虽有多重好处,从目前的市场情况来看,“被动房”在购房者群体中的认知度并不高。
目前,在近两三年内有购房行为或购房意愿的人中,只有10%的人听说过“被动房”。更多超低能耗建筑技术,请登录被动房之家。
此外,国内大规模开展“被动房”建设的开发商并不太多。
而且,“被动房”并没有作为开发商的主要探索方向。
清华大学建筑环境检测中心主任张寅平教授就谈道,他所在的机构和房地产企业也合作了不少,但是他个人感觉还不够。而且跟一些企业合作时的总有一个现象,就是虎头蛇尾,合作到最后不容易推进。
目前还没有开始大规模进行“被动房”探索的原因,不是技术局限,而是在现在的市场条件下,“被动房”的成本相对较高,单价就会高,但是“被动房”由于要考虑气密性保温性,墙体较厚,比这就直接会导致房屋的公摊系数增加,房屋的使用面积减少,业主可能会不买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