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聪教育网】劳动教育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途径。然而,在学校教育中,劳动教育呈现出被淡化、弱化的趋势,青少年也表现出不会劳动、不想劳动、不珍惜劳动成果的种种问题。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将劳动教育纳入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总体要求。今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印发,对大中小学劳动教育进行了系统设计与全面部署。
具体的方案设计与落实,既需要对教育治理及社会治理体系进行宏观层面的设计,又需要立足学校层次与类型进行中观层面的优化,更需要根据个体的自我领导与内在动机进行微观层面的对接。近日,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周作宇教授组织相关学者,从不同视角对大中小学的劳动教育进行研讨,从宏观规划到落实细节提出了具体建议,对于落实《意见》及教育部《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具有一定启发。
劳动教育是新时代教育治理的重要构成
新冠疫情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成为国家治理能力的试金石。我国的疫情防控过程凸显了我国明显的制度优势。尤其是在教育领域,线上教学深入展开,使得学生学习范式发生转变。然而,在带来教育改革契机的同时,也反映出诸多教育治理问题。
“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破局’,进一步推动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需要新思维、新视角。”研讨会上,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助理研究员刘益东表示,在教育体系层面,劳动教育是我国教育发展和实践的组成部分,是新时代教育治理的重要构成;在组织场域层面,不同层级的教育对劳动的强调虽各不相同,但体现了内在统一的劳动价值观,这是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精神内核;在学校治理层面,推进劳动教育和学校治理深度结合,将加强劳动教育作为学校治理改革的契机;在个体层面,通过加强劳动教育,增强个体参与社会治理的能力。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副研究员王敬红说,劳动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是学生成长的必要途径,具有独特的育人价值。新中国成立以来,历届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劳动教育的重要地位和特殊价值,通过制定政策、发表重要指示等方式,规定着劳动教育的价值导向和系统设计。
《意见》也对不同学段、类型学生开展不同层面的劳动教育做出了总体部署,即“反对一切不劳而获、贪图享乐、崇尚暴富的错误观念”,充分认识到劳动对于社会发展和人生进步的重要意义,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愿意以自己的体力和脑力劳动建设祖国、奉献社会、服务人民。
那么,学校该如何开展劳动教育?刘益东建议,应重新对现有的制度体系进行改革和设计,依托组织特点,动员组织的内外部资源,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将劳动价值观作为教育的重要目标,特别是要注意区分“把劳动本身作为目的”和“把劳动价值观培育作为目的”的劳动教育,要切实保障劳动教育在价值观层面的成效,而不是起到学生将劳动视为负担、任务的反效果。这需要学校对现有制度安排和治理理念的整体性重构。
在个体意义上,劳动教育不仅是针对学生的,更是一个公民课题。刘益东表示,培育公民参与社会治理的能力,其核心在于劳动价值观的塑造,而非“劳动形式主义”。劳动教育内核的劳动价值观,不仅是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必要组成部分,也是整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内核。
劳动教育须转变思路,激发学生内在动力
“劳动教育政策始终处于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动态博弈之中。”王敬红从领导者、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角度分析了劳动教育的价值导向和重要目标,即发挥领导力和培养领导力。从培养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角度出发,将对学生领导力的培养作为劳动教育的价值导向和重要目标。新时代的教育也是“立人”的事业。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重申党的教育方针,强调“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担当、综合、全面、健康、报效、奉献、诚实、创造、意志、光荣、崇高、伟大、美丽、奋斗、创新、自主、公共服务、情怀、主动作为、好习惯、坚持不懈、正确的价值观、奋斗……王敬红说,从这些词语中,能够发现对新时代合格公民的画像,体现了对领导力的要求。
北京体育大学教育学院讲师赵聪环则将其看作学生的“自我领导力”,认为这是新时代大学劳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赵聪环说,它是求真、求善、求美、求难,使个体成为真正的自己的过程。自我领导是行动,强调做什么,而非是什么和有什么。自我领导的行为聚焦策略包括目标管理、自主决策、自我调节等一系列的行动策略。大学劳动教育,应将这些内容作为培养重点。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培养学生的自我领导力,即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那么,学生自身动力如何激发?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讲师张玉凤从自我决定理论的角度分析,学生具有一种基本的、内在的、自我决定的倾向性,这种倾向性引导学生从事感兴趣的、有益于能力发展的活动,并形成灵活适应社会环境的能力。因此,学生只有把劳动视为内在需要时,才会表现出兴致和热情,才会积极主动地去劳动。可见,学校要重视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劳动,营造氛围激发学生劳动的热情,促进学生劳动动机的内化,使学生从“要我劳动”转为“我要劳动”。在进行劳动教育的过程中,学校需要创设良好的外部环境,保证学生的自主、能力、归属三种需要的满足,以促进学生劳动动机的内化,从而提高劳动教育的成效。满足学生的自主需要,赋予学生更多的劳动自主权;满足学生的能力需要,针对学生能力进行适合的劳动教育;满足学生的归属需要,营造良好和谐的集体劳动氛围;促进学生自我劳动意识的觉醒。
与此同时,赵聪环建议,应将社会责任感培育作为劳动价值观教育的核心;激发学生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内在动机,帮助其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劳动情感;培养学生学会运用建设性思维策略,培养勇于挑战困难,努力创新的思维习惯与创造性劳动能力;培养学生运用好行为聚焦策略,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劳动技能与劳动习惯;培养学生的共情力,使学生形成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
“学生只有把注意力转向关注自我成长、能力锻炼等内部目标时,才会更加积极主动地进行劳动,才能体验到劳动过程中的满足感和幸福感。”张玉凤说。
农业高校和职业院校应发挥劳动优势
“按照不同的行业来分,我们可以把劳动分为农业劳动、工业劳动、服务业劳动等,其对应的教育也可以分为农业劳动教育、工业劳动教育和服务业劳动教育等。”中国农业大学教授熊春文和副研究员张红伟的研究集中于农业大学的劳动教育,他们表示,农业劳动教育在整个劳动教育中应该处于重要位置。农业高校在农业劳动教育方面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不仅自身学生的农业劳动教育走在全国高校前列,也应该在中小学农业劳动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