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全屋定制家居产业的机会在哪里?

   2020-10-01 好家居sxxjymy130
核心提示:编辑:门窗资源网 坤书

居危思危

人们常常讲“居安思危”,我认为用“居危思危”来描述当前的形势会更为贴切。

先看看宏观经济形势,许多经济学家都预计中国经济将在2020年前后再下台阶,步入“5”时代,而今年第三季度的GDP增速是6%,今年前三季度的GDP增速是6.2%。

2020,全屋定制家居产业的机会在哪里?

宏观经济的持续下行的压力,不仅会影响投资而且会影响消费,特别是会影响消费信心和预期。

不同于快销品,定制家居属于耐用消费品,在家庭消费中占比相对比较大,宏观经济再下台阶,会直接影响到消费者对耐用消费品的消费信心,不利好全屋定制家居产业的发展。

另外,宏观经济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即房地产调控,也不利好全屋定制家居产业的发展,据人民法院公告网显示,截至今年11月20日,房地产开放商的破产数量已经高达446家,平均每天就有1.5家房地产企业倒地破产,创下历史记录,作为全屋定制家居的上游产业,房地产的萎缩,意味着上游增量的不断减少。

此外,各地相继出台“100%精装修”政策,即2020年全面实现100%精装配套的目标,现北京、上海、浙江、广东、江苏、山东、四川、海南、湖南、河南等地已纷纷出台鼓励新建房全装修成品交房的相关政策,全装修楼盘占比达到50%以上,精装房全面上位,对下游的全屋定制家居产业形成严重的截流。

再看看中观的产业发展形势和微观的企业发展情况:

2020,全屋定制家居产业的机会在哪里?

九家全屋定制家居上市公司今年前三季度的平均增速是14.55%,去年和前年同期的平均增速分别为18.08%和31.02%,索菲亚和尚品宅配、好莱客的增速都已经跌到个位数,特别是,好莱客增速跌到了2.53%,索菲亚的增速跌到了4.03%,我估计2020年,全屋定制家居产业的行业平均增速会跌到个位数。

以上是2020年全屋定制家居产业面临的宏观、中观和微观形势,是一种寒气逼人的形势,是一个动荡迭出的危局。

最后,我觉得这个产业最大的危机,不是来自宏观经济和中观产业层面,而是来自微观的企业层面,是企业用过去的逻辑做今天的事情,正如管理学大师德鲁克所言:“动荡时代最大的危险不是动荡本身,而是仍然用过去的逻辑做事”。

机不可失

有危就有机,危与机,向来都是辩证的,且机不可失!

2020,全屋定制家居产业的机会在哪里?

还是需要先看一组宏观数据:2018年中国人均GDP为9700美元,不到美国的1/6,发展潜力巨大;2018年中国城镇化率59.6%,发达经济体大部分超过80%,城镇化还有20个百分点空间;中国14亿人,拥有全球最大的市场和最大的中等收入群体(4亿人群),美国3.2亿人,日本1.3亿人,德国8000万人,全球77亿人。

这里有几个数据非常重要,与全屋定制家居产业发展关系密切:第一,人均GDP9700美元且潜力巨大,也就是说,中国消费者的现实和潜在消费力非常大;第,二城镇化还有20个百分点的空间;第三,4亿的中等收入群体即新中产。

2020,全屋定制家居产业的机会在哪里?

另外一组数据显示:我国人均居住面积已从1949年的4.5平方发展到2018年的39平方,不管全屋定制是否遭遇了寒冬,其发展前景都是非常可观的,随着消费者家居生活品质的逐年提升,人们对美好家居生活的不断向往,会进一步助力全屋定制家居产业继续向前发展。

我认为,全屋定制家居最大的机会,永远是蕴涵在企业的不断创新中。创新经济学之父约瑟夫·熊彼特认为,“企业家要做的就是把现有的要素做重新组合,创造出新的产品、技术和服务。”也就是说,创新不是去拿诺贝尔奖,创新,就是创造性地组合现有的要素。

全屋定制家居今天的成功,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对传统的成品家居产业进行了颠覆性的创新,一样的是五金➕板材,不一样的是全屋定制家居产业通过最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实现了和满足了消费者对家居产品和服务的大规模个性化定制。

2020,全屋定制家居产业的机会,蕴含在创新中,整装是创新、拎包入住也是创新,整装和拎包入住,本质上是全屋定制家居产业用制造化和信息化的思维和实践去颠覆传统的家装业,要素没有变化,变化的是信息化、数字化和工业化。一样的是天地墙,不一样的是大数据甚至是人工智能。

2020,全屋定制家居产业的机会在哪里?

期待在创新的2020,和朋友们相遇在又一个全新的全屋定制世界!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 sxxjymy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用户协议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浙ICP备16039256号-5  |  浙公网安备 330603020008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