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2019年的房地产市场,很多声音都偏悲观的。中小房企说难,大房企也说难。很多干了十几年的地产人说,突然看不懂行业未来走势了。
房地产的前景究竟如何?现阶段的困境如何突围?
阳光控股执行董事、全球合伙人、阳光城集团执行副总裁吴建斌他认为,房地产市场潜力依然巨大,关键是怎么做。对此,他分享了很多实用的对策和干货……
1
中国房地产市场正青春
市场并没有消失,潜力也还很大
今年房地产市场很难,不仅仅中小房地产企业难,大的房地产企业也很难,大家各有各的难处;有土地储备的公司难,没有土地储备的公司也难。
有人说中国房地产进入白银时代,有人说是钢铁时代,还有人说是后规模时代。
我做了一些研究,并得出一个结论。
如果从1978年小平提出尝试推进房改到现在,中国内地的房地产市场才走了40年;如果从1987年深圳第一声土地拍卖的锣声敲响,商品房出现,到现在也才30年;中国香港的房地产市场到现在已经有一百多年,长江地产、新鸿基地产、恒基地产已经干了60年,相比之下,无论是内地30年还是40年,内地的房地产市场都还处在青春期。
什么是青春期?就是一个人很烦躁、很急躁、想法很大、充满激情,这就是青春期的表现。
尽管现在市场很难,但并不是没出路;尽管现在融资很难,并不是所有的大门都被关闭。
1、1-10月头部房企销售规模增长非常好
最近,好多头部企业陆续公布了1—10月份的销售规模,家家都成长得非常好。有些是在一线城市、二线城市、三线城市为主的战场取得了优异成绩,有些是在三四五线城市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说明市场的潜力是非常大的。
一二线城市因为“五限”,房价涨不上去,销售不畅通,特别是2015、2016年拿的地只能亏本卖。弱二线、三四五线城市就表现得非常优秀,特别是中西部城市,很多地产公司在中西部弱二线城市的销售非常好,房价涨了,销售规模上来。
1—10月份的开发面积并没有增加,但是整体销售量、销售总额在提高,销售均价也有稍微增长。根据前十个月的数据推算,今年行业整体销售规模有可能达到16万亿。
我曾经在去年预测,假设开发面积不增长,或者保持在一定的规模,而销售总额普涨;又或者一线、二线外溢,导致全国普涨,这种情况下,未来几年房地产规模有可能达到20万亿。
2、还有2亿人口要进城,城市改善需求也很大
城镇化是中国房地产市场一大支柱。现在中国城镇化率是59%,实际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只有43%,跟发达国家70%多的城市化率相比,我们起码还有10年的增长时间。
在未来10到20年,还有2亿人口要进城,平均每年有一两千万人进城。这就是刚需。
即使城市化率达到70%以后,房地产市场可能会歇一歇,但也不是没得做。
城市的人,并非都已住上了好房子。即使是在上海这样的一线城市。
大家可能也知道我喜欢拍照,我在上海老弄堂拍了三年,那些老弄堂里的房子环境非常糟糕,住得太拥挤,没有独立的卫生间,做饭是在外面做,上楼也没有电梯,他们很希望搬出去,他们有住好房子的需求。
所以,未来三旧改革(旧城镇、旧厂房、旧村庄)的需求量非常大。
2
当前市场呈现6大特点
房企要会判断,选择合适的道路
房地产市场潜力很大,但市场也出现了一些变化。具体来说当前市场有以下6大特点。
1、城市呈现结构性分化,各有各的机会
我们经常讲,我们正从增量市场向存量市场转移。的确,一线城市和强二线城市增量不像过去增得那么多,存量的机会逐渐变多。
布局上,房企如果追求继续做增量,而且追求继续高周转,建议最好是在弱二线城市、都市圈周围、中西部去投入重兵,可能效果会好一些。现在500万以下人口的城市,户籍管理是放开的,这是一个优势。
如果追求在未来存量市场做运营管理,从运营要效益,或者变成轻资产公司,不追求高周转,建议在一线、强二线城市布局。
2、现在已进入买方市场,要靠品质溢价
以前野蛮生长的过程是卖方市场,现在是买方市场。
中小地产商房子可能卖不出去,并不是因为市场消失了,而是因为现在的消费者对产品各方面要求非常挑剔,而你的知名度还不是那么高,产品也达不到消费者的要求。特别是像深圳这样的地方,大家的追求不再是“有房住就不错”,品质居住可能是当下或是未来一段时间里,市场非常重要的推动力。
大部分房企从去年以来都在抓品质管理,做品质革命,力争溢价销售,获取高额利润率。
3、高杠杆时代已结束,得向运营管理要效益
大家千万不要再想着用高杠杆继续推动一家房企发展,这个时代已经结束了。
原因有两个:第一,国家不允许,逆向做事,风险就太大了;第二,老百姓买房子的钱已占到家庭资产的50%-60%以上,再进一步借款,还款的压力会很大。
这倒逼房企从杠杆型推动,转向管理运营型推动。精细化管理,向运营管理要效益显得十分重要。
当然,适当的杠杆还是必要的。作为企业来讲,净负债率不要高于百分之百,否则很危险。
4、想快速做大,还是得以住宅开发为主
有的房企已经转型做产城等业态。如果没有便宜的钱,长线的钱,做产业地产、商业地产、物流地产、健康养老地产等,因为投入巨大,而会严重影响房企自身发展。
大部分房企想迅速做大,还是要坚持以快销的住宅开发为主。相对于别的行业,房子永远是好卖的。阳光城起码3—5年内不会改变这个主航道。
5、销售受阻的物业,可用类REITS和REITS退出
如果物业在销售上受阻,可从融资方面推动,开发商不用再担心物业销售不畅带来资金周转慢的问题。
不要用债务融资,可用资产证券化融资。资产证券化融资分为类资产证券化,和真正的资产证券化,将两种结合起来解决融资问题。
即使物业租金不高,回报不高也不要紧,要做类资产证券化融资是基本不用看回报的。
6、不要瞧不起物业管理,它的市值可能超过地产
地产在风口最佳的时候大家瞧不起物业管理,但是去年以来,资本市场给了物业公司很高的估值,很多物业公司的市值涨了1倍、1.5倍甚至2倍。现代服务业迎合了现代生活的需要,未来将大放异彩。
3
通过投融资寻求破局
重视现金流安全
打组合拳解决融资难题
从2017年7月30日开始,地产融资收紧,而“五限”政策没有松动。房企陷入回款难、融资难的两难局面。
到了现阶段,融资破局应从被动型管理变为主动管理型。
1、一定要强调现金流管理,保证经营性现金流为正
当下或者未来一段时间,一定要强调现金流管理,要有随时能调动的资金。这个资金数额不是几个亿,而应该是几十亿或上百亿,这样你的财务才有弹性。
我们的投资跟现金回款是紧紧挂钩的。譬如今年回款1000亿,投资额最多是500亿,大概是这个比例,有时候可能高一点,有时候可能低一点。
按照这个比例去做,年底经营性现金流一定是正的,这样才能改善负债率,才可能提升评级,评级提升才有机会降低融资成本。这个逻辑关系是非常清晰的。
2、融资渠道并未全部关闭,打组合拳解决融资难题
我曾经讲过,房地产的融资归纳起来有18个类别,里面的工具有33种,高峰时期33种工具都可以用。
从2017年调控开始,资产管理渠道关闭了,今年信托渠道基本也关掉了,还有很多地产公司因为拿了地王,可能会被窗口指导,再加上银行现在进行余额管理,房地产公司在融资方面真正能做的越来越少。
在这种情况下,有几种融资工具还是可以用的。简单来说,股权类、非标准化融资工具继续可用。
当前这种情况,要想从融资方面破局,得打组合拳。
①重视传统开发贷。
33种融资工具里面,最重要的就是传统融资里面的开发贷。
恢复和强化原来的传统融资,是阳光城完成年度融资的最根本保证。1-9月份,我们传统融资完成了年度计划的105%,占比达70%,今年一定会大幅完成传统融资计划。
②拿出好项目做股权融资。
中小企业要在保证利益的基础上找大开发商合作,让渡一些股权,渡过难关。
一定要舍得拿出最好的项目,把大发展商吸引过来,让他融资、操盘,把你的项目变成现金,或者减少你的投入,很多问题就能迎刃而解。
③大股本融资也是一个方向。
股本金融资这条路是畅通的。最近很多中小企业或物业管理公司在香港上市,他们可能会带回来10亿、8亿的资金,这些股本金的放大效应可达到五六倍以上。
④私募股权融资的机会来临。
全球已进入负利率的时代,外资银行的钱多得没地方去。恰好我们国家最近放宽了外资银行金融机构在国内的审批。只要你给他同股同权,或者在债务上稍微给他们一些更高的回报,也能融到很多钱。
⑤落实新型标准化融资。
力争在类REITS、REITS、ABS、CMBS等方面有所突破。
小结
市场是巨大的,关键看我们怎么做。当前降杠杆是大势所趋,一定要现金为王,倒逼运营管理全面提升。从投融资方面寻求破局,迎接两三年之后的下一个风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