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胶漆是目前涂料市场上用量很大的一个品类,尤其是内墙装修,在做内墙产品研发时,经常听到的一个投诉是涂刷面积不够,不如同档次的某某品牌。
关于乳胶漆是否需要开稀,早在十几年前,某公司的一位高层就振臂急呼,乳胶漆不需要开稀,性能才能最好,开稀会影响乳胶漆的各方面的性能。从理论上来讲,如果乳胶漆做到适宜的施工粘度,不开稀,确实性能会比开稀要好。但是这样做,会导致成本上升,在目前市场竞争充分情况下,施工人员大都是会开稀产品的。
中国人历来是讲究实用,后来各厂家开始拼开稀加水比例。销售人员常常是反馈某某产品粘稠不够,太稀;或者是另外一种说法,涂刷面积不够大,不如竞品。
我们先从理论上来说,一个产品,当配方确定后,其体积固含就确定了。我们在写说明书时,是有一个假定条件,干膜厚度固定,通过体积固含与干膜厚度来计算理论的施工涂刷面积。
但往住实际情况与理论值会有一定的偏差,如底材的粗糙度、开稀比例、使用施工工具、施工人员习惯等都会导致干膜厚度不一致而造成施工面积的差异。
现在,我们先抛开因外在因素引起的施工面积差异,仅从配方结构、组成、指标来分析,施工涂刷面积受哪些因素影响较大?
体积固含影响:干膜厚度一样的条件下,体积固含越大,施工涂刷面积越大。比如高档乳胶漆的体积固含是要远大于低档乳胶漆的,所以高档的乳胶漆施工面积较大。
比重影响:我们假定在外部要素都一致的情况下(如底材,工具,施工人员,开稀比例,产品档次),在施工工具沾取同样漆的情况下,即取同样体积的漆,高比重的重量要大,消耗的漆就相对要比低比重的要多,以重量来计,低比重的产品比高比重的产品施工面积要大。
从配方的组成影响来看:对水相增稠较好的增稠剂,如纤维素,在同一配方体系,在调同样粘度的情况下,比碱溶胀、聚氨酯增稠剂的开水比例要大,施工面积也要大。 再细致比较,高分子量的纤维素比低分子量的纤维素在同一配方体系中使用时,开稀到同样的施工粘度,施工面积要大。
这些因增稠体系导致的施工面积的影响,其原理在于:
高分子量的纤维素一般亲水性比较强,与乳液的交联几乎没有,只对水相增稠,所形成的漆液状态是不均相的。表现为流平差,挑起流动不呈流线型。
但低分子量纤维素、碱溶胀型、聚氨酯型增稠剂一般都与乳液有交联,亲水亲油较适宜,所形成的漆液状态是均相的,表现为流平好,挑起流动呈线型,具有较好的流动状态;从物理指标来看,ICI粘度高;从施工效果来看,表现为施工面积小,漆膜丰满度高。
综上所述,要提高施工面积,首选高档漆。如果在同样经济型漆上想提高施工涂刷面积,配方设计要求上:一是低比重,二是多用高分子量的纤维素,尽量不用或少用其他类型的增稠剂,三是适当增加初始粘度。
不管如何,同一档次的乳胶漆,如果涂刷面积大,则单位面积上的漆膜厚度会变小,表现为漆膜的丰满度不够,漆膜手感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