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30多年以来,在家电零售渠道霸权层出不穷背后,不只是法律法规缺失,也不是商业道德的缺失,在家电圈看来,关键还是众多家电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缺乏,特别是缺乏一系列差异化的好产品、好服务,最终不得不依附于渠道商,甚至还被渠道商们“掐住脖子”。
就在618年中大促落幕10多天后,中国家电协会突然发布一封《公平竞争是保证中国家电产业健康发展的基石》公开信,直指最近一段时间以来,格兰仕公开指责天猫电商平台,因为其与拼多多达成战略合作一事,而在今年618期间通过“降权”等手段,让格兰仕在天猫平台销量“一落千丈”。无形之中,格兰仕成为天猫、拼多多两大电商巨头“二选一”选边站恶性竞争的受害者。
走到今天,对于众多家电企业来说,要想完全避免陷入家电零售渠道商“二选一”竞争的迫害中,虽然手握《电子商务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反垄断法》等法律法规,可以通过法院诉讼来正常维权。但是,格兰仕在此次的渠道商业暗战过程中,特别是遭遇天猫平台的变相“技术性封杀”后,却仍然还是借助于新闻媒体和行业协会的舆论攻势,而不是直接去法院起诉天猫“二选一”行为。
关键原因在于,一方面格兰仕与天猫拥有长时间商业合作关系的老朋友,不可能因为一次的渠道“二选一”事件,就彻底撕破脸,进入法院诉讼程序。说白了,对于所有家电企业来说,面对渠道商的霸权,很多时候还得“留一手”,不能完全公事公办,最终双方还是要回到谈判桌前,回到合作的通道中;一切的舆论战,都是前奏,最终还是要走向合作共赢。
另一方面,则是电商平台的“二选一”是一件很隐蔽的事情。无论当年的国美、苏宁,还是今天的天猫,对于家电合作伙伴的封杀,并不会留下简单而直观的证据。这也是最近一段时间以来,格兰仕在一系列声明中只能对天猫平台的“技术性封杀”行为公开指责,并不能直接定义天猫逼家电企业“二选一”。原因就在于,家电企业对于零售巨头们“二选一”行为的法律取证很困难。很多时候,家电企业只能“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如果真的要进入法律取证环节,这些家电零售商们显然不会轻易留下证据。
作为第一家公开力挺电商平台拼多多的格兰仕,公开指责天猫平台在618期间的打压和封杀,在家电零售发展史上并非第一次。店大欺客的情况,在家电产业一直都未消失:无论是当年的国美、苏宁,还是如今的天猫、京东,作为引领不同时代家电零售渠道发展和变革方向的商业巨擎们,受制于自身的经营压力,以及迫于商业利益最大化,对家电上游供应商的剥削和压制从未停止,当然反抗也一直存在。
一般来说,对于所有企业来说,如果手握差异化、原创性的产品,就根本不用担心会被渠道商们封杀,并陷入“二选一”、“选边站”的商业泥潭之中难以自拔。但是,对于家电这种大规模生产的工业化产品,如何进行差异化突破却又是另一道难题。由此,在这一局面下,大量家电企业不得不陷入与家电零售商的持续博弈和掰手腕中,既要竞争又要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