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装房群诉事件早就不是新鲜事了。
较之毛坯房,精装修想要得到客户满意显然要难得多。毛坯交付可以说是个半成品,而精装交付却是个完整的产品,要承载客户对于“产品”的完整想象。精装效果影响客户对项目质量的评价,任何一点外观或功能问题,都可能成为投诉的导火线。
虽然业主对精装修的投诉问题粗细不一,但也有规律可循。
明源供应链研究院去年通过调研收集到387746套精装房交付数据,发现反馈排名前十的问题项分别是,户内门、墙面、涂料、入户门、天花顶棚、地砖、木地板、窗、开关、墙纸壁纸。
分析这些问题项被投诉的诱因,最主要有两个,一个是施工质量不过关,另一个是成品保护不到位。在一些问题项中,成品保护不到位是诱发交付缺陷的罪魁祸首。
比如户内门,仅破损、划伤两项投诉就占到反馈总量比例的 31%以上;涂料投诉位列第一的问题是污染,占到21%,破损的占比也达到10%,主要也是由于施工过程保护不当造成的。
可以说,不会做成品保护,装修工艺再好也枉然。
那么,怎样才能做好成品保护,尽量减少损失呢?
成品保护不是一个环节
而是一个复杂的系统
成品保护听起来很简单,做好却不容易。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问题,需要整体协调及综合把控能力才能做好。
1、全流程保障。成品保护应覆盖从出厂-堆放-搬运-安装-保洁全流程。
成品保护不仅是施工环节的问题,举个例子,某项目的瓷砖在搬运过程中被磨损,到了现场已有一大批存在瑕疵,如果进场验收不注意,又被贴进客户房子里,后期再怎么保护都白搭。
成品保护是分阶段、分内容、分措施、分管理,并持续维护的过程,任何一个环节缺失,都可能前功尽弃。
①材料出厂自带保护措施
要求材料厂家在提供产品时应自带安装后成品保护措施。如门扇出厂时表面满覆盖防潮垫后满贴塑料薄膜,安装后直接形成一个自保护层。
②材料堆放注意针对性防护
进场的原材料、半成品,在进场后根据现场平面布置图在指定的地点堆放,并采取一定的措施,防止滑倒刮花。
堆放位置的底部使用水平木垫,每层之间须以薄木条隔离,且材料堆放最高不宜超过 10 层;玻璃须竖直存放在专用支架上,每块玻璃之间有隔离纸;
材料加工平台须按规定铺垫毛毯,不得有杂物在上面拖动、碰撞材料,所有材料移动需垂直抬放;
加工完成的材料或品、半,须将表面及内腔杂屑全部清除并进行清洁,并在成品表面加贴保护膜。
③材料运输过程的成品保护
工厂材料搬运中所需输均应有防护措施,禁止铁件、硬件等直接接触以免损坏材料;用于运输的工具,须先做防撞、防刮花措施,慎用斗车。搬运时,避免损坏楼道内顶、墙、扶手、楼道窗户及楼道门。
④施工环节的成品保护
施工环节是整个成品保护过程的核心,这个环节成品保护主要包括几个要点:
若条件允许,材料表面保护膜最好在交付保洁前再拆除。
下一个工序在施工中不得污染、损坏已完成工程的成品;
多个工序交叉时,注意避免相互污染和损坏。该部分最为关键,后文再详细展开。
⑤保洁环节的成品保护
保洁的方法或工具使用不恰当,也可能造成成品破坏。
朗诗曾有一个项目,装修过程每阶段测试甲醛释放都是达标了。装修工程完成后,保洁人员将香蕉水带进来做保洁,直接把房间的甲醛释放量拉高了。为此,朗诗自己研发了一套保洁溶剂,要求保洁公司不得再外带清洁溶剂进入新项目。
2、人力保障。建立责任机制,让专人对成品保护负责。
成品保护都规定谁施工谁保护,但实际操作中,常常出现各单位互踢皮球的现象。这主要是由于责任界定不清引起的。
成品保护措施要落地,必须有专人负责跟进和实施,责任到人。
①明确责任单位。
总包技术负责人在《施工组织设计》中应编制工程产品防护措施,特别要注重工序的优化;
施工工长在对施工作业人员技术交底中,明确该道工序产品保护的办法和要求,对正在进行作业的分部分项工程产品和上道分部分项工程产品防护情况进行检查,做好交底和检查记录;
各施工单位对施工区域内的所有成品保护负直接责任,验收及交接的成品半成品采取保护措施。而且,一定要在合同中明确成品保护的内容、做法及相应责任,并根据实际情况给予相应费用预算。
②做好交接记录,避免后期扯皮。
对于工程的质量,标杆房企严格执行痕迹管理,即每道工序验收和移交的时候,都必须拍照并做状态记录,同时签署验收人名字;工序移交严格执行书面移交,并双方签字确认,便于后续问题溯源,可以减少很多不必要的扯皮。
③安排专人专岗负责成品保护工作。
▲安排充足的成品保护管理人手。
比如某房企为了保证施工过程成品管理有专人负责,要求精装修施工单位成品保护人员最低配置标准为,在精装修湿作业阶段:20套房间/人,精装修面层施工阶段,要求10套房间/人。
▲严格控制施工人员出入。
重要区域或设备应制定施工工序流程,将各专业工序相互协调,排出一个空间的工序流程表,各专业工序按照这个流程表进场施工,严格控制工作面的人流量,不符合流程时间的工种一律不准进入其他施工区域。
比如入户门安装上锁后,室内成品保护必须有专人集中看护管理。后续工序进出室内需要办理移交手续。项目每周组织召开协调会,明确后续每个工种以流水方式进入具体房间的时间表,看护人员根据此表组织场地移交,提供开门、检查、关门、再检查的工作。
施工过程是成品保护的核心
工序安排及保护措施
应严格规划执行
施工工序对成品效果影响最明显。工序混乱要么成品保护失控,要么后期遭受业主投诉,增加返工概率。
而消除施工过程的污染和损坏,既能降低无效成本,更能节约工期,毕竟整改耽误的时间比直接经济损失更严重。
1、合理的工序是成品保护的前提
在组织施工前,应编制详细的施工计划,审核其工序的合理性,审批通过后,各施工组严格实施安装时间进度表进场。如未合理安排工序,造成成品污染,追究有关管理人员的责任。
①前后工序编排合理,后期施工不对已完成工程造成二次污染或破坏。
对于一些容易被破坏的部品部件,应安排在较靠后的安装环节。比如某房企要求,对于产品保护难度较大的材料如进户门、地板等,安排在大部分装饰工作量完成后进行安装。
开关面板、强弱电箱面板、门套线、木踢脚线的基层平整度、垂直度满足实测实量要求,待面漆完成后进行安装,不另行做成品保护。
②尽量减少交叉作业;交叉作业时应确保现场秩序及成品保护到位。
工程的工期紧张、工序繁杂,存在各种工作交叉作业,一不小心就会造成二次污染和破坏,影响整个工程的质量。
当各专业不可避免存在交叉作业,相互影响时,各方应加强协商,采取相应的成品保护措施,将其对成品的影响减少到最小程度。
例如,为避免室内已完工的部分受污染,应严禁在户内进行切割加工;施工时涉及墙地面、墙地砖切割、凿除,必须做好对周边用品的保护,同时对切割、凿除部位进行适当湿润或其它处理,避免扬尘。
做好工序标识工作。施工过程容易受污染受破坏的成品、半成品,标识“正在施工,注意保护”的标示牌。
③编排工序时,注意加强各专业之间的沟通协作。
各专业应相互合作,加强沟通,比如水电管线预埋工作应及时与土建工种取得联系,搞好预埋,避免事后开凿,对结构及防水等造成不利影响;再如中海广州公司要求的,精装修窗台板及窗台以上8cm不抹灰,待窗台板安装完成后由精装修单位进行收口,避免二次打凿修补。
2、成品保护措施要清晰详细,且便于落地
首先,成品保护标准尽可能做到全面详细,让施工人员一看就明白。
①针对不同的施工顺序,分别有对应的保护措施。
工序实施的先后顺序,对保护的要求是不同的。以公共区域和室内之间的施工顺序为例,如果先施工公共区域,再做室内装饰,那么对公共区域的成品保护要进一步加强。
例如融创对首层入户大堂及电梯厅地面成品保护要求如下:
▲(先施工公共区域,后施工室内的适用)入户大堂石材、瓷砖地面必须使用防震加厚气泡膜,另加8mm厚多层板或9.5mmTK板或细木工板满贴保护。
▲(先施工公共区域,后施工室内的适用)标准层公共区域石材、瓷砖地面可以使用石膏板或薄地毯、3mm薄密度板、专用保护垫满贴保护。
(先施工室内,后施工公共区域)入户大堂石材地面、标准层公共区域石材地面可以使用石膏板或薄密度板、专用保护垫进行满铺保护。
电梯门套的保护,也需区分公区及室内的安装顺序不同,对应的保护措施的区别。
▲(先施工公共区域,后施工室内的适用)用细木工板根据石材造型满贴。
▲(先施工室内,后施工公共区域)阳角处成品阳角保护条保护,表面腹膜,高度2米。
②保护措施明确到责任单位、实施时间、拆除时间、保护材料、标准做法及工具、保洁注意事项等,且图文并茂,一目了然。
装修工程成品保护涵盖玻璃幕墙、铝合金成品保护、电讯通讯成品保护、木门成品保护,地面、墙面成品保护,水电成品保护,消防人防设备成品保护,通风空调专业成品保护,吊顶成品保护以及石材成品保护等,不同的部品和材料都有对应保护措施。
以木地板保护为例:
其中,保护材料也要规范使用,避免使用保护层而带来额外的污染。比如有的项目室内门用泡沫胶粘,后期发现撕不下来了。
注意所使用的保护材料拆除时不能有残留物,甚至把被保护品表层破坏了。
③节约成本,就地取材的原则。
适当利用原包装做成品保护材料,可节约成本。很多材料进场的时候便自带保护层,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就利用这些原包装做保护。比如马桶,用原来包装盒做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