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玻璃市场遭遇供给增量与需求缩量的双重洗礼,“金九银十”季节性旺季行情远不及预期。虽然基于部分生产线改产以及下游需求好转预期,玻璃现货价格在8月末的表现抢眼,然而国庆节之后,在生产企业库存重回高位的背景下,现货市场颓势初现,期价上涨难。
产能压力大,企业面临新的去库存化
今年玻璃市场的供应压力未能有效缓解。截至9月末,我国玻璃新点火生产线条数增加至19条,涉及的日熔量为13250吨。由于行业淘汰落后产能的要求以及企业资金链断裂等问题导致的冷修生产线数达24条,折合产能在9780万重箱左右。不过,玻璃产量增幅并未减缓,数据显示,1—8月我国玻璃产量为5.48亿重箱,同比增加5.0%。
目前玻璃市场主要库存在3165万重箱水平,较9月末增加39万重箱,企业面临重新去库存化。现阶段贸易商与加工企业受到实际需求不振的影响,备货并不积极,失去这一“蓄水池”,生产企业的去库存化显得更加艰难,唯有降价促销。因此玻璃现货市场将进入新的去库存化周期,现货价格也将逐步下调。
政策利好难兑现,季节性需求转淡
9月底房贷新政出台,虽然国有四大行公开表示已落实执行首套房贷新政策,但执行力度大打折扣,因而房地产市场的“银十”亦显落寞。据相关调研显示,限贷放松使得部分客户处于观望状态,改善性客户占比增加,而在房地产周期面临拐点时,房屋销售面积难现较大改观,因而对玻璃市场的需求提振有限。十月已然过去一半,四季度北方玻璃市场需求将率先下滑,届时将形成区域性联动效应,降价区域将由北向南传导。此外,需要注意的是,往年例行的冬储今年预计会减弱,一方面下游需求放缓,另一方面经销商囤货更趋谨慎。
期现价差结构决定远期期价
今年以来玻璃现货价格的低点出现在7月下旬,当时各区域现货价格均大幅下滑,其中沙河地区厂库5mm白玻出厂价最低在904元/吨,折合盘面价格1104元/吨;华中最低在1080元/吨,折合盘面价格1050元/吨;秦皇岛耀华最低在960元/吨,折合盘面价格940元/吨。
而7月玻璃期货主力合约1409最低跌至1020元/吨,期价较现货高贴水局面得到大幅修正,部分厂库还出现理论上的交割利润。随后在现货价格触底反弹与厂库注册仓单意愿不强的背景下,玻璃期价迎来一波强劲的上涨行情,1409合约最高突破1200元/吨。
基于玻璃期货的全厂库交割模式,期现大幅贴水成为常态,未来期现价差结构与厂库行为仍然对市场形成较大影响。目前来看,对于1501合约而言,沙河地区厂库期现贴水已扩大至150元/吨附近,属于历史中位数水平,而随着后续现货价格下滑,期价将联动下挫,当期价下滑速度缓于现货价格跌幅时,期现价差会修复。玻璃期价反弹时间节点或出现在交割月临近。
整体而言,玻璃行业正面临去产能阵痛,新增产能的投放在今年四季度至明年将逐步放缓,企业对现金流的要求将使得降价、降库存成为企业的主要生存手段,再加上“雾霾”天的来袭使得玻璃企业不得不面临与日俱增的环保压力,清洁燃料的替换成本上升使得企业盈利被挤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