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 Corning (道康宁公司)
道康宁公司是由康宁公司和陶氏化学公司组成的合资公司。其合资的起因是康宁公司的Hyde制备出耐热的电绝缘用玻璃纤维的含有机硅的黏结剂。这种含有机硅的黏结剂是用Kipping使用过的格氏反应合成出来的。格氏反应要用大量镁作原料,传说在尼亚加拉大瀑布附近的陶氏化学公司有充足的水电资源,具有生产电解镁的能力。于是两家公司于1943年合资(50:50)成立了道康宁公司生产有机硅,公司本部在Midland。
1951年道康宁公司先后建立了直径分别为直径600 mm和直径1200 mm的流化床,生产甲基氯硅烷,并为研究和处理二甲基二氯硅烷生产过程中的问题专门成立过氯硅烷技术委员会。该公司在美国的Carrolton,Greensboro,Kendallville等地有大型生产点。在巴西、印度、韩国、泰国、比利时、法国、英国、德国、日本、中国等地也都有能生产甲基氯硅烷上下游一体化的生产点。在其本土Carrolton和在英国威尔斯的Barry两个工厂各有40来万吨甲基氯硅烷的产能。Barry厂原为英国ICI的有机硅工厂的厂址。道康宁公司于1990~1992年将Barry厂的产能从3.2万吨扩至4.5万吨;到1994年又扩至5.5万吨。1999年前Barry厂的初级形式聚硅氧烷产能达到了13万吨。后来道康宁又花4年时间扩建(1999年投2.4亿美元),到2005年有20万吨的产能,成为道康宁在欧洲的最大的有机硅厂。2001年道康宁公司在Midland工厂投资1100万美元新建一个生产能力为16000吨/年的有机硅烷(主要是含硫硅烷)生产装置增加了产能,其目标是能在含硫硅烷的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
21世纪初道康宁在美国本土Carrolton的初级形式聚硅氧烷产能有20~21万吨,在日本约1.5~2万吨。
1995年道康宁因赔付乳房假体植入者数十亿美元而进入破产保护,历经9年到2004年才终止。一走出破产保护的道康宁就将目光转向中国,2005年在中国设立了生产硅橡胶的凌道公司。道康宁计划在马来西亚建立一个大厂。在2006年与瓦克合资改在中国张家港建设第三个世界级的有机硅全能工厂,于2011年全面投产。该厂的初级形式聚硅氧烷产能19万吨。瓦克得总量25%的硅氧烷;得气相白炭黑51%。道康宁公司在我国山西投资建有亚洲最大的硅厂,已实现从原料到产品在中国的本土化。
GE(通用电气)公司有机硅部
已如前述,1940年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的学者E.G. Rochow发明了氯烃在铜催化剂存在时,于高温下与硅直接反应合成烃基氯硅烷。不久该公司开发出有历史意义的第一台合成甲基氯硅烷的流化床。1996年时在Waterford有8~8.5万吨初级形式聚硅氧烷的产能。该公司的有机硅业务部成为美国第二大有机硅生产单位。但该业务部的销售额只占GE公司总的销售额的2%,份额很小。后来GE有机硅部为谋求发展,与日本东芝公司成立GE-Toshiba有机硅公司。东芝公司在日本Ota(太田)有一产能4万吨硅氧烷的工厂。1998年GE与在欧洲Leverkusen有6.5万吨有机硅产能、擅长LSR的拜耳公司合资成立Ge-Bayer Silicone Europe。这样GE在亚洲和欧洲都有了能生产单体的工厂。2006年Apollo以38亿美元收购GE的有机硅和石英业务,后改称Momentive PerformanceMaterials。
Momentive PerformanceMaterials(迈图高新材料公司)
迈图的前身是GE的AdvancedMaterials,GE的Advanced Materials于2003年4月收购Crompton(康普顿)的OSi(奥斯佳)。2006年GE的Advanced Materials,包括GE-Bayer、GE-Toshiba以38亿美元卖给Apollo Management LP后改称Momentive PerformanceMaterials。GE在迈图仍有10%的股权。
2014年4月该公司正式向纽约White Plains破产法庭申请破产保护。该公司已与几个利益相关人达成资产重组计划,以消除资产表上30亿美元的债务。其实在2006年Apollo以32亿美元向GE购入时,已经是负债的。该公司在美国之外的业务和迈图专用化学品公司不在申请破产保护之列。2014年9月有消息说,该公司即将走出破产保护。
Union Carbide Corporation(UCC,联合碳化(词条“碳化”由行业大百科提供)物公司)
原是美国一家从1949年开始以三氯氢硅为原料与不饱和化合物(烯类、乙炔)加成生产硅烷偶联剂为主的工厂。1992年UCC宣布要出售其有机硅业务以减债。1993年将有机硅业务以3亿美元卖给DLJ。1995年Witco出资7.62亿美元收购DLJ。之后Witco被Crompton收购称CromptonCorporation。
OSi(奥斯佳)
Witco公司的OSi原为UCC的有机硅业务部,是有名的以醇类与硅直接合成烷氧基硅烷的公司,获得过Kirkpatrick奖,并在意大利Turmoli建有生产工厂,1995年为Witco所收购。Witco1996年的销售额达23亿美元。
Crompton Corporation(康普顿)
Crompton & Knowles1999年兼并Witco成CK Witco,2000年称Crompton Corporation。2002年与中国南京曙光化工厂开设合资工厂,生产有机官能硅烷偶联剂。
Nusil Technology
系1993年UCC出售部分业务成立的McGham Nusil Corporation的现称。
SiVance
Clariant认为要关注开发复杂但是售量少的有机硅产品不是他们的业务模式和战略方向,故将其在美国特种有机硅业务出售给了GenNx360 Capital Partners。于是成立了SiVance。
ICI(卜内门)
英国卜内门(ICI)公司在威尔斯的Barry(贝里)建立过有机硅厂。后来被谋求发展的法国罗纳·普朗克所兼并。贝里现为美国道康宁公司的生产点。
Wacker(瓦克)
Wacker(瓦克)公司是从1949年开始用直接法生产有机硅的,在欧洲是比较早的。1950年在Burghausen(布格豪森)建有机硅试验工厂,生产硅油、硅树脂等商品。1953年公司内建立有机硅部,到1964年能产出有机硅2400吨。在上一世纪60年代产能迅速扩大,于1969年在布格豪森又建一产能24000吨的装置。同年参股在美国的Stauffer Wacker33.3%, Stauffer Wacker生产室温硫化硅橡胶,1987年成为独资公司。。1998年与在印度的Metroark合资。1998年12月它兼并了Hüls的有机硅业务,其中包括Nünschritz(浓希利茨)工厂。1999年在日本与旭化成合资成立瓦克旭化成有机硅公司。2006年开始与道康宁合资在中国张家港建设第三个世界级的有机硅全能工厂,于2011年全面投产。2007年将布格豪森工厂的产能扩大到10万吨。2008年瓦克投入4亿欧元扩建Nünchritz工厂,得到德国政府提供1.19亿欧元(当时约合1.04亿美元)的资助;在卢森堡的欧州投资银行也给予2.5亿欧元的长期贷款,使扩建后硅氧烷的产能达到10万吨/年。现Nünschritz的总产能为12万吨。2013年在100亿欧元的世界有机硅市场中占17%份额,瓦克现已与迈图并驾齐驱,成为仅次于道康宁的世界第二大有机硅工厂。
Nünschritz(浓希利茨)工厂
是前德意志民主共和国R.Müller博士领导的氟硅研究所开发有机硅单体及制品的工厂。1963年时该所是用大型玻璃反应瓶以乙醚作溶剂(词条“溶剂”由行业大百科提供)用格氏法合成有机硅单体和高聚物等。他们进行直接法合成甲基氯硅烷的研究开始是用8根并列的列管串联起来的反应器。后来几次更新工艺和设备,先后用过搅拌床、转炉生产甲基氯硅烷。1982年在直径400mm流化床试验成功后,建成了3台直径1200mm的流化床生产装置,产能达1万吨。最终,Nünschritz工厂于1991年为Hüls兼并。
Hüls AG
Hüls公司于1988年兼并了生产特种硅烷的Petrarch System,1991年兼并了Nünschritz工厂成为中型的有机硅公司。1995年对兼并后的Nünschritz工厂投资约1.8亿美元;在Rheinfelden投入1.38亿美元,将产能于1995年扩大了30%,到1997年扩大了40%。1996年改名为Hüls Silicone GmbH。 Hüls将其生产硅氧烷的Nünschritz厂于1998年卖给瓦克。1998年与Degussa(迪高沙)AG合并成Degussa-Hüls AG,成为最大的含硫硅烷的生产厂。
Degussa-Hüls AG
是Degussa AG与Hüls AG在1998年合并而成的集团。2000年VIAG的子公司SKWTrostberg进入集团。Degussa-Hüls AG成最大的含硫硅烷的生产厂。
Bayer (拜耳)有机硅公司
拜耳是一家很大的化工和医药公司。有机硅公司为拜耳公司无机物业务部、后为工业产品业务部的一部分。有机硅业务只占公司的1%。上世纪90年代在Leverkusen有2.5万吨水解物的产能。拜耳有机硅公司深感自己规模太小,1998年与在欧洲没有单体生产基地的、要实现其全球战略的美国通用电气公司有机硅部组建成了GE Bayer Silicones GmbH Co.KG。满足了各自的愿望。
Goldschmidt AG (戈特斯密特)公司
是一家生产特种有机改性硅氧烷供聚氨酯泡沫用的表面活性剂和辐射固化纸张用脱模剂、涂料(词条“涂料”由行业大百科提供)等的小型公司。1995年在Essen的工厂因爆炸部分受损。1997年为VIAG集团兼并,1999年并入VIAG集团的SKW Trostberg。2003年4月戈特斯密特被Degussa(迪高萨)所收购。
Rhône-Poulenc(罗纳·普朗克)
Rhône-Poulenc(罗纳·普朗克)在法国建有机硅工厂,在Saint Fons有产能6万吨的工厂,但有机硅业务只占该公司业务的2.6%。该公司于1995年收购英国生产密封剂的Vispak公司,有了室温硫化硅橡胶业务。为了集中业务于特种硅油和消泡剂,1995年7月将其在美国和日本的热硫化硅橡胶业务剥离给瓦克公司。罗纳·普朗克于1998年将其化学品、纤维及聚合物业务组合成Rhodia S A(罗地亚公司)。
Rhodia S A (罗地亚)
罗地亚是罗纳·普朗克在1998年将其化学品、纤维及聚合物业务组合而成的公司。有机硅部分只占罗地亚业务的7.5%。2005年出售其欧洲密封胶业务给Henkel。于2007年将其有机硅部分剥离出来被中国蓝星公司以30多亿人民币收购成为蓝星公司。
Asia Silicones MonomerLimited (ASM,亚洲有机硅单体厂)
亚洲有机硅单体厂是日本信越和美国GE于2001年合资在泰国Map Ta Phut(马他普特)建的厂。2004年起年产硅氧烷7万吨。产品由两家公司对半分。GE于2006年将有机硅业务和石英业务出售给Apollo时没有包括这个厂的股权。2013年5月有报道说GE将原来拥有的亚洲有机硅单体厂50%股权卖给了信越公司。
KCC
KCC的前身为金刚高丽化学公司。金刚高丽化学公司为1958年创立的金刚石材公司与1974年成立的制造涂料的高丽化学公司于2000年4月合并而成。2005年2月金刚高丽化学公司改名为KCC。KCC除制造涂料、建材外也开始搞有机硅。在2000年初产业化成功后于2003年12月及2004年2月分别在韩国全州及大竹设厂开始有机硅的商业化。2005年的1.3万吨硅氧烷产能到2009年扩至7.5万吨。2010年8月在横滨市鹤见区设立有机硅研究机构。现在在韩国国内年产单体10万吨,计划建设第三个工厂,有扩至17.5万吨的计划。
Shin-Etsu (信越有机硅公司)
信越公司旗下的有机硅公司最早在磯部和松井田有初级形式聚硅氧烷年产能力5.5万吨(矶部3.3万吨,松井田2.2万吨)。另有两工厂在武生和直江津。1995年购入从事氟硅胶的Shincor Silicones Inc。
1998年信越公司的甲基氯硅烷年产能力达到14万吨。1999年又对矶部工厂进行过扩建,2006年硅氧烷总产能增至11.5万吨。
2001年信越与GE各出资1.25亿美元在泰国马他普特建立一家年产初级形式聚硅氧烷7万吨的Asia Silicones Monomer(亚洲有机硅单体公司),2003年投产。2013年5月有报道说信越公司收购了GE拥有的亚洲有机硅单体厂50%股权。
东芝公司
在日本太田有年产4万吨初级形式聚硅氧烷的工厂,另有一工厂在豊桥。后与GE合资(GE 51%,东芝49%)成为GE东芝有机硅公司
GE东芝公司
GE东芝公司是GE和东芝的合资公司(GE51%:东芝49%),在太田有年产4万吨初级形式聚硅氧烷的工厂,另有一工厂在豊桥。
东丽道康宁公司
在日本尚有东丽与道康宁合资(65%:35%)的东丽道康宁公司,该公司在千葉曾有生产2万吨硅氧烷的装置,于2001年3月停止运行。
旭化成瓦克有机硅公司
在大东有旭化成与瓦克合资(50%:50%)的旭化成瓦克有机硅公司..
日本ユニカ(尤尼卡)
是东燃化学与陶氏化学合资(50%:50%)的公司,在川崎和小松设有工厂。
カネカ(Kaneka)
日本的カネカ公司于1997年在比利时建立了产能5000吨的有机硅改性聚醚的工厂,改性聚醚中含有机硅不到10%。1998年的销售额就达1500万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