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如水,流逝不断。能结缘佛法,总有无上的因缘。
与正原法师相识多年,亦师亦友,在寻求正见的路上,法师用轻松和温暖的方式,让我们亲近智慧。在法师一直推崇和实践的“生活禅”理念下,学佛既是一件殊胜庄严的事,也是一件法喜充满的事。
本期拉开旭幕,我们走进象山等慈禅寺,听正原法师讲等慈禅寺的故事,解读何为“生活禅”。
本期人物
等慈禅寺主持——正原法师
节目视频
节目概览
南朝宋元嘉二年,祖师凤跃禅师云游至象山,寻觅创道场之基,见象鼻山之西一处山岙东有青龙,西有白虎,前有来陇,后有靠山,便在此结茅栖居,后释迦殿成,寺以祖师名,初名凤跃院。宋英宗治元年间,赐“等慈禅寺”额。明代洪武年间,等慈禅寺成为象山十八寺之首。历经清康、雍两朝之治,寺院兴盛,到乾隆年基本奠定近代等慈禅寺格局。 民国中后期以后,战事连年不断,寺院百废待兴。改革开放以后,得益于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等慈禅寺在可成法师主持下,这座千年古刹得以喜获新生。
△等慈禅寺
佛教传入中国以后,发展形成了具有中国地域文化特点的宗派。“禅宗”作为佛教初创的八大宗派之一,“禅文化”也随之从佛教经典中衍生而来,从达摩祖师到六祖惠能大师之后,一花开五叶,“禅宗”开枝散叶成一个具有生命力的宗派,代表了中国佛教思想的核心和精髓。“禅”寺也充分说明了自宋英宗赐匾额于寺院时,当家主持也是习修“禅宗”的高僧大德。千年以来,“禅”文化在等慈寺一脉相承,结下不解之缘。
在“文化立寺”的理念下,等慈塑造具有“书香、墨香、花香、茶香、心香”的现代寺院,把人文体验和宗教实践融入寺院建设。佛教除了他的的宗教属性以外,文化传播也是寺院的重要组成部分。把寺院作为中国美学的展示平台、中国传统文化传播的媒介、人文体验与实践的场所以及禅宗境界修持的道场。用禅的智慧来指引我们的生活和修行。
“生活禅”的概念由净慧长老在九十年代提出,总结为“觉悟人生,奉献人生”,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让现代人在生活中体验禅的意境,感受禅的智慧。寺院对于“生活禅”的表述,是让人们能进入一个不陌生的环境,进入一个能够欣赏和理解的空间,能融入相应的场景。因此寺院也邀请设计师设计符合现代人修行生活体验的空间,安顿身心,专注表达。“生活禅”的实践除了有禅法的熏陶,也通过外部环境的营造,让人们感受到清净、自在和愉悦。
正原法师认为,“服务”二字是对传播佛法者最好的角色定位,在讲述无上的三宝和智慧时,要有与问道者平等的思想,共同对话、交流和探讨佛教的思想,修持佛法的境界。做好佛的使者,做好佛陀净土的守护者。
联合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