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城市大多为方形,兼有长方形或不等边形。无论怎样,城市的取形基本上都以方形为主。为什么做方形的,这与中国人的思想意识有密切的关系。中国人认为中国居中,不偏不倚,任何情况下都要居中。所以从西周幵始,把城市做成正方形,四面城墙每面都是3个城门,3条道路通过城门,东西南北都是这样,四周有一条护城河包围全城。
这是西周时期规定的制度。后人不愿意违背先 人的定制,于是世代相传。在人们的心目中,若是 建设城池,必然首选这个方式。上至皇城,下至州 城、府城、县城、镇城等,没有不遵照这个制度 的,年代久了又成习惯。由于中国的封建制度统 治漫长,长期遵循宗法制度,方形的城池逐步成 为建城的章法。而在沿海沿河、 事要地等处建 城池,一般都会因地制宜,但方形城池的制度多 少都有所体现。有些城池,则因为地形的变化而有所变化。
《周礼,考工记》中有一部分内容记载了关于城市建设规定的标准。它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对建筑的记载。其中"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市朝一夫",从西周起严格按照这个制度来建造城池,其中有一幅图,名曰"王城图",成为历史 建城的蓝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