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117项目中的“钢铁侠”、“蜘蛛侠”、“变形金刚”_幕墙专区_幕墙网

   2020-10-03 幕墙网sxxjymy60
核心提示:编辑:门窗资源网 坤书
云端的筑梦青春   塔吊司机、 吊装工人、 海员……这样的工作岗位,你是否有所耳闻,有多少了解?在我们身边,就有这样一群年轻人,他们工作在特殊的岗位上,很少引人注目,但是却默默奋斗,默默付出,悄无声息地服务着社会。他们身上,有着怎样的青春故事?   随着高耸入云端的施工电梯缓缓爬升,我感觉有点腿软,吓得哆哆嗦嗦,同行的几个年轻工友面带微笑看着我。   “你们不怕吗?”我问。   “早习惯了!”他们答道。   十多分钟之后,伴随着一阵眩晕,记者登上了由中建三局承建的中国第一结构高楼——天津117大厦最顶端的顶模平台。数据显示,这里的高度是559.34米。   走到顶模边缘,是一扇通往塔吊的门。这扇门号称“鬼门关”,因为顶模与塔吊之间大概有半米的空隙,下面无任何防护措施,非常危险。记者小心翼翼终于爬到塔吊控制室,在这里见到了塔吊司机周瑜。   “钢铁侠”:天地间的舞者   周瑜,30出头,江苏宿迁人,117大厦的12名塔吊司机之一,2012年来到工地,从地下10余米的地下室施工到目前大厦主体高度543米,他是大厦成长的亲历者。周瑜说,附近高校的学生们给大厦起了个名字叫“钢铁侠”,四台塔吊挥舞着铁臂24小时不停转。   “大家只知道‘钢铁侠’正在长高,而我,就是现实版的托尼·斯塔克,钢板、钢筋、气瓶、钢构件都由我运输,完成各工种的吊装任务。”周瑜自豪地说。来到117项目后,周瑜已经完成了近3万吊的吊装工作,没有一次失误。   “高空吊装,信号工就是我的眼。但天津雾霾大,信号工的眼睛有时也不好使,吊装物到了300米高度就很难看到了。”干塔吊司机12年,周瑜练就了盲吊的本领。即使在500米高空操作塔吊,根本看不到吊钩,他也可以根据塔吊转速、风向、风力及发动机的声响判断出吊钩所在位置。周瑜说,对于大吨位的吊装物,新司机会开足马力使劲地向上拉钩,这样很容易熄火,而有经验的司机会选择起吊钩和塔身最合适的距离,选择最小力矩(词条“力矩”由行业大百科提供),既省力又安全。   虽然年轻,但周瑜早已树立了“塔在人在”的安全观。塔吊如自己的孩子,大臂、吊绳、发动机哪里出现问题,他比报警器更敏感。今天刚好例行检查,周瑜走在60米长的大臂上,一直要走到塔尖的滑轮处上油。脚下踩的是只有20厘米的镂空板,而大臂还有15°的倾斜角,风起铁臂颤颤巍巍,下面便是560米的深渊。来来回回150余次,117大厦的这条“蜀道”周瑜走了整整3年。   周瑜业余时间喜欢摄影,在塔吊控制室这个高度上,他拍下的画面令人“震撼”。当天的太阳特别灿烂,打在周瑜黝黑的脸上,他眯着眼看了一眼阳光,说,“看着117大厦一天天成长起来,每一次爬升都有自己的一份力量,感到很自豪”。   周瑜有个刚上小学的儿子。“3月底,老婆带着孩子来看我,儿子一直躲在妈妈身后,满是陌生和恐惧,看得我心都碎了。”周瑜的眼睛有些湿润,他说,不能陪伴在亲人左右,对不起自己的父母、妻儿。   “蜘蛛侠”:零误差的承诺   找到程良余并不容易,甚至冒着生命危险。   23岁的程良余,初来乍到就在117项目做吊装工人,一晃4年了。他负责3区巨柱钢柱、钢梁的拼接工作。早晨6点钟,程良余乘施工电梯到达93层、438米处,而到“孤立无援”的巨型柱最高作业面489米处,其间55米的高度差,唯一的通道就是加装在巨柱上直上直下的爬梯,然后踩在不到30厘米的钢梁上。   为了见到他,记者随工作人员全副武装,小心翼翼地爬上这细细的铁梯,几乎不敢睁眼往下看,在爬了近4层的高度之后,终于见到了一脸阳光的程良余。   “媒体常报道擦幕墙的工人是蜘蛛人,他们至少还有一面墙体可以附着,而我们四下都是空的,我们有个更好听的名字叫‘蜘蛛侠’”,程良余开玩笑地说。   “刚开始腿也发软,头晕眼花,不过现在习惯了。”程良余坦言,尤其是随着高楼的成长,越往上走,风变得越大,有时候突然一阵猛风,几乎能把人吹走,“这种时候要特别小心,当然,如果风实在太大,我们有规定一般会停止施工,保证大家的安全。”   除了刮风,还要忍受低温的困扰。程良余告诉记者,随着高度爬升,温度越来越低,尤其是冬天施工的时候,温度能低到零下15度,“在外面待一会儿,手脚就被冻得没有知觉了,不仅影响施工进度,而且对身体是一个非常大的考验。”   今天,程良余要在489米处吊装一个重达19吨的钢柱,大厦的钢结构建造是个拼积木的过程,巨型柱和钢梁拼接要求误差小于5毫米,钢柱一进入视野,身材短小精悍的程良余,脚踩钢管,手拿对讲机,全部注意力就聚焦在两个构件之间的缝隙上,1米、20厘米、10厘米、1厘米,吊装、测量、校正、焊接,经过整体定位,组对焊接,将近3个小时,终于把构件成功固定。两个构件的立口和平口严丝合缝,程良余会心地笑了。再一看他,额头上淌着汗水,衣服早已经湿透。   “变形金刚”:顶千斤的使命   今年24岁的方圣锋是项目顶模小组的组长。“2013年3月24日大厦顶模系统首次顶升成功至今,800多天,我日日夜夜守护着这个顶模系统,操作着它的每一次顶升,从最初的7天一个结构层到现在最快2天一层,我见证了大厦成长的每一天”。   晚上8点,方圣锋带领4名顶升小组成员将进行顶升模架的第116次顶升任务,方圣锋在操控室进行指挥,其余4人每人负责一个液压千斤顶,由于各方配合默契,整个顶升在2个小时便完成了。但并不是每次都这么顺利。   “天津有个别称叫‘风都’,而超高层施工最怕遇到大风,瞬时风力达7级以上电梯全部停运。我们数不清多少次被困在顶模上两三个小时下不来,大风吹得我们喘不过气来,饿肚子也是常有的事。”方圣锋苦笑着说,“有一次,我们晚上9点多开始顶升,到12点左右,突然就刮起了八级大风,大伙只能在顶上干等,最后一直到凌晨3点才结束。这期间电梯停运,没办法只能通过塔吊把盒饭吊上来吃。”   方圣锋已经记不得有多少个节日在云端度过了。印象中,他在顶模上跟工友吃过汤圆、吃过粽子,咽过冷饭,嚼过干脆面。 天津中国117大厦  天津中国117大厦,又称高银金融117大厦,是一座天津市正在兴建中的摩天大楼,由高银地产集团投资,中国建筑第三工程局负责兴建。 建筑高度597米,将成为中国北方最高的摩天大楼。高银金融117为整查看详细资料欲了解本文中提到的"天津中国117大厦"工程,
幕墙参建企业、材料供应商情况,
请访问中国幕墙网[工程库]子站。>>>>点击图片  据了解,方圣锋原在一所三本大学念书,大一的时候辍学来到了117工地,先做了一年电工,之后到顶模小组。   记者问,有没有想过如果没有辍学现在会过着什么样的生活?方圣锋环视了面前的操控室,仿佛这里装载的不仅是一台台机器,更是与青春有关的一个个回忆。“没想过,不过我从来不后悔,因为我喜欢这份工作,虽然辛苦点,但是一想到项目这么多人中只有我们5人才能操控国内最大的顶模系统,而且高楼在一天天成长,自豪感便油然而生。”方圣锋动情地说。   还有9次,方圣锋的团队将完成顶模的最后一次顶升,完成“中国北方第一顶”的使命;还有1次,周瑜也将完成共计30次的塔吊爬升任务,那时他将在620米的高空迎接一轮崭新的太阳;再有不到100天,程良余将在距地面590米的细钢梁上,雕琢一颗世界最高的钢结构“钻石”……这一使命结束之后,他们将奔赴下一个工地。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 sxxjymy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用户协议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浙ICP备16039256号-5  |  浙公网安备 330603020008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