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能情怀塑造精彩人生:记萧山技师学院优秀教师沈梁

   2020-10-04 聪慧网sxxjymy100
核心提示:发表于: 2020年10月04日 09时59分09秒

    2016年,对于杭州萧山技师学院的沈梁老师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年,因为在这一年,他完成了自己的心愿。在连续经历了四届全国技能大赛后,他终于实现了问鼎全国的目标,登上了全国数控技能大赛五轴加工赛项的金牌领奖台,获得了“全国技术能手”称号。

    

1

    沈梁在指导学生

    从2010年第四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五轴加工在竞赛中实现零的突破到2016年第七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五轴加工赛项的激烈竞争,沈梁经历了从学生到教师的转变。2010年的大赛,开启了他对五轴加工的兴趣,不仅改变了他的职业方向,也改变了他人生的轨迹。

    2012年的大赛,是他第一次以教师身份,与一名学生一起参赛,共同克服了很多难题,使学生熟练操作机床并学会软件编程方法及技巧,一起获得了全国第三名的好成绩。但是这并没有达到沈梁的预期目标,反而让沈梁更加清晰地了解了自身的不足,让他更清楚地掌握了比赛中有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应该注意的问题、知识点的薄弱部分以及工艺技巧。

    经过两年时间的洗礼以及经验的积累,沈梁参加了2014年第六届全国数控技大赛。这时,五轴加工技术在全国职业院校内已经得到了广泛的普及,参加的队伍也愈加庞大。在比赛中,沈梁吸取教训,花了更多时间和精力,在机床、工具、夹具、工艺等上面做足准备。这次大赛让他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参赛队数量的增加,“黑马”一匹匹的涌现,而他更像是止步不前,甚至后退,他的目标开始迷茫,信念开始动摇。最后,他获得了全国第五名的成绩,心理上有了很大的挫败感。但是,赛后,他马上调整状态,坚信“走完黑暗与苦难的隧道之后,就会发现,平凡如沙子的你,在不知不觉中将会变成一颗珍珠”。

    战斗不止,沈梁开始振作,最后迎来了他人生的转折点。在2016年第七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到来前,他与学生一次次仔细研究了以往的技术文件,对前几届的考点等进行了专项的学习及训练。

    在整个训练计划中,他们制定了训练计划方案,并将其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软件应用,主要为X9软件多轴模块的学习,PM软件多轴的使用,在学习过程中得到了软件技术工程师的支持;第二个阶段为样题突破,从样题造型到工艺分析再到样题编程,进行了包括刀具的采购、夹具准备、毛坯料的准备;第三阶段为实操训练,在其他学校进行与比赛相同的机床进行训练。而整个实操训练对沈梁和学生来说,可以说困难重重,第一次加工好整套工件就花了将近两天的时间,加工过程出现的问题需要解决,加工方法需要不断改善。虽然只是试样,但他们的压力不断增加,因为他们需要不断压缩时间来完成。就这样,第二套的制作用了一天时间,第三套与第四套花了7个小时,离标准的时间越来越近,难度也就越来越大。在训练过程中,沈梁非常注重训练的每一个环节:工件装夹的技巧、夹具更换的技巧、程序的优化以及两人分工配合衔接的细化,把过程细化到对每一个程序上,对程序运行状态和运行时间了如指掌。

    尽管已经练得非常熟练了,沈梁却不想止步于此,他们进行了拓展训练,根据实际决赛的样题要求,在训练中对样题进行了不断地修改,给自己制造了新的困难,把比赛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包括机床常见故障的解决融入平时的训练之中,确保在比赛现场中能快速地适应新的图纸并确定加工工艺和加工方法。这些促使他们最终摘取了全国数控技能大赛五轴加工赛项的金牌,实现了6年来的心愿。

    沈梁以自己对技术技能的情怀,塑造了属于他自己的精彩人生。他的大赛经历,也让他在各方面都有了成长:丰富了他的数控专业知识,增强了实际操作能力,树立了高精度、高合格率的数控加工比赛理念,深入了解了切削刀具、切削参数以及工量具的选择。

    生命不息,奋斗不止。沈梁说,他将在日后的工作中迎接新的挑战,带领自己的学生勇攀技能高峰。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 sxxjymy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用户协议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浙ICP备16039256号-5  |  浙公网安备 330603020008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