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兰西尼与十堂课 亚洲设计艺术十堂课是为中国优秀设计师量身定制的系统教育课程。与其他设计课程不同,十堂课在于其深度教学:用3天2夜的时间,由全球一流老师传授实战经验和思想智慧,帮助设计艺术领域的精进者,构建创新的设计思维模型。 罗兰西尼和亚洲设计艺术十堂课达成持续的战略合作关系,成为十堂课第四季唯一的门窗合作方,志于共推中国设计发展。 亚洲设计艺术十堂课:师者介绍
师者 | 杨韬 商业与艺术的连接者
十堂课(第四季)授课老师 杨韬,擅长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呈现对艺术多元化的理解,作品涉猎雕塑、装置、影像、架上绘画等不同领域。他将中国传统造型赋予了当代的国际化的语言表达,曾多次参加国内外艺术展览,作品被外多家美术馆、画廊、公共空间及个人收藏。 杨韬认为,艺术和商业之间是一种合作关系,商业空间本身如果有特别强烈的需要被修复的内容,他希望用比较温和的方式做一种修复,这个过程并不那么强烈的强调作品,而是着重于两者复合之后的感觉。用艺术“占领”空间在杨韬看来并不是最好的方式;如何让艺术与空间产生对话,才是艺术家真正关注的主题。 杨韬从2008年开始一直到现在,做了大量的社会实践。有一些是对抗性的,用反向的方式来激活一些潜在、看似没有价值的社会资源,同时又用正向的方式结合城市公共空间消费,创做了一些相对显性的艺术案例。 侨福芳草地 侨福芳草地可能是在近十年期间最特殊的一个关于艺术生产、研究、并被大家知晓的案例,由于黄建华先生的离世,其成为了商业史上的孤品。这个项目几乎无法用任何符合商业方法以及学术性的正常逻辑去研究。 侨福芳草地进入运营期时,第一期采用了超常置入的方式,从全球各地收藏了众多艺术大师的作品,比如达利的几十件作品,直接放置在芳草地的主次入口及大量得公共空间。将原本只能在博物馆和美术馆远观的顶级艺术品拉近到消费人群可以直接触碰的距离,模糊了商业空间与艺术空间的界面。 第二期则将建筑整体空间、业态与消费人群作为一个持续生产信息与能量的统一体进行多层级的剖析,把芳草地变成艺术生产与消费生产的现场,同时希望激活艺术品在建筑空间、商业地产整体投资里的一些潜在能量。 侨福芳草地的中国当代艺术大量收藏放置在10层增设的美术馆,运营三年多,美术馆空间产生了巨大艺术能量。但因为空间高度、空间属性的特殊性,常规消费人群很少到达设置在顶层的美术馆。 为了连通10层美术馆和地下商业的能量通道,杨韬做了大量调研,借用最轻的概念对建筑空间进行干预,最终捕捉了从屋顶射下的一束光线,用丝线包裹这束光,实现连通10楼美术馆和地下二层商业,跨度80多米,作品“空束”,应该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室内丝线艺术装置。 展览过程中,每天都有大量消费人群和专业观众到场,逐渐地杨韬工作室艺术创作过程转换为剧场式的表演。美术馆也逐渐转换成一个可以聚集城市人群的交流空间,艺术计划完成之后美术馆流量增加超过20倍。 作为一个综合的商业艺术生产机构,酒店转换也成为了侨福集团艺术收藏的大空间。 几乎每间客房都是用非标准化、不同主题性内容来设置的。空间设计已经彻底去除了传统设计标准的痕迹,室内艺术作品全部是原作,其艺术作品整体价值是超出酒店投资的价值。 苏州丰隆城市中心 丰隆城市中心强调了建筑修复和城市天际线的重构。它在苏州园区,金鸡湖旁边,离诚品书店很近。 台湾诚品书店是一个文本生产的基地,杨韬认为丰隆未来和诚品之间可以搭接一个艺术和文本之间的联结,能够把园区整个商业地产文化形态以及文化业态的优质性搭建起来一个完整的结构。 杨韬觉得苏州给他的印象是经常下雨,并且是一个有香气的城市,不管是当代城市建筑、传统园林、街道、餐饮,有一股特殊清香的气味。所以,根据整体建筑形态设计了比较有趣的方案,他把它称作“苏州的落雨实验”。 闪烁的光束使建筑外部形成了虚实结合的无限升高的形态。苏州云层比较低,这束红光并不会形成光污染,会迅速消散云层里,同时在景观上让人们感觉整个雨滴从天而降,划过楼体,落在广场地面。 整体作品以此借用楼体雕塑、楼体照明、自然综合景观,巧妙的首次以垂直光线的方式,划开苏州园区的城市天际线。对于整体城市区域的文化植入会产生更现实的文化影响。
骏豪中央公园广场 骏豪中央公园广场是在北京的项目,在朝阳公园正对面,地块非常优质。这个项目也是由很多大师级的建筑家、设计师打造,如马岩松先生、阿玛尼先生、原研哉先生等。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案例,在A3和户外景观之间,原本在建筑设计时没有连接的桥面,当时它发现这个问题,想解决时,建筑的各种流程已经都走完了,所以重新审批难度非常高。 所以,杨韬最终采用了艺术介入空间所产生一种特殊效果,在A3和户外景观之间空降雕塑,把雕塑作为桥,这件作品创作的过程也是一个非常机缘。 作品名字叫《天使之桥》,形态像三个手指中间夹着一个口香糖,是通过参数化的方式计算出的室内空气流动速度形成的一个桥梁和气流的形态。 这样的设计,颇有搜索城市建筑与城市管理之间的缝隙之妙,通过“艺术”权力主动将其进行缝合后产生“艺术构筑物”的功能形态,试验结果巧妙地用艺术软化了建筑与城市标准之间的文化界面,实现更复合的城市公共文化空间。 杨韬作品赏析
对于杨韬来说,这是对于未来的文化消费的一种特殊想象,把它嫁接进超级场域和超级图景。他将持续致力与超级城市综合体投资、未来文化、商业、生活研究的企业、机构、同道一起,展开交流与合作,全力构建未来生活。 编辑:门窗在线-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