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汽车早已不是什么稀罕物件,但是汽车行业的“规矩”之多还是超出了很多人的想象。就拿买车这件事来说,相信绝大多数普通消费者直到自己去买车时才发现汽车原来是有非常严格的等级划分的,如果连A级车、B级车这类概念都分不清,那就确定是“汽车小白”无疑了。
然而随着行业竞争的加剧,以及新技术和新生产方式的应用,越来越多的车企开始突破行业“潜规则”,推出“越级产品”,想要以更高的“品价比”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乍一听,这是皆大欢喜的好事,但是仔细一想,事情好像没那么简单。我们今天就来简单聊聊车企为什么要搞“越级竞争”,对企业和消费者有哪些利弊。
车型分级是行业惯例
既然要说“越级”,自然要先简单说说汽车行业的分级制度,一般来说,国内把汽车分为A00级、A0级、A级、B级、C级、D级六个等级,也就是微型车、小型车、紧凑型车、中型车、中大型车、大型车。
事实上,国内汽车市场上这套分级体系源自大众汽车,并不是什么国家标准,更没有全球统一的国际标准,只能算是一种“行业惯例”。由于长期以来车企开发新款车型时都会有明确的对标竞品,所以市场上车型级别的划分就日益固化,成为约定俗成的“潜规则”。
随着汽车行业的发展,汽车分级的指标也在随时代变化,早年间区分车型级别的两个最重要指标是车长和发动机排量,现在由于环保标准日趋严格,小排量发动机大行其道,所以最重要的分级指标成了车长和轴距,而且这两项指标也在慢慢的水涨船高。
就拿目前市场上销量领先的大众朗逸、日产轩逸和丰田卡罗拉来说,它们的车长都没有超过4700毫米,轴距也都在2700毫米左右,是典型的紧凑型轿车。它们已经可以提供比较舒适的驾乘空间,并满足一般家庭的用车需求。
市场需要“新物种”
然而市场竞争弱肉强食,总会有一些“新物种”横空出世。比如在刚刚过去的北京车展上,吉利推出的星瑞就誓要成为家轿市场的“颠覆者”,它的车长达到4785毫米,轴距达到2800毫米,除了车身尺寸带来的空间优势,星瑞在动力和配置水平上也已经远远领先同价位的合资紧凑型家轿。
其实这已经不是吉利汽车第一次发力“越级竞争”,在今年6月,吉利推出了中型SUV豪越,它的综合实力直逼中型SUV市场常青树丰田汉兰达,但是售价却对标主流紧凑型SUV,一下子就成为SUV市场上的黑马。
可能有人要问了,吉利为什么能这么出格?在笔者看来,可能最大的原因就是它愈加成熟的平台化战略和优秀的成本控制能力。比如星瑞就出自吉利与沃尔沃合作开发的CMA平台,不仅在车辆制造标准方面与豪华车看齐,而且可以多品牌多车型分摊研发和采购成本,最终让消费者用A级车的价钱获得B级车的享受。
“越级竞争”是把双刃剑
话说“有阳光的地方就有阴影”,“越级竞争”的优势显而易见,消费者能够以同样的价钱获得更好的产品体验,但它对企业自身而言却是一把双刃剑,如果挥舞不当,就有可能伤到自己。
首先可能对品牌形象产生影响。我们可以看一个汽车圈内的“极端”案例,凯迪拉克旗舰轿车CT6,这款中大型豪华轿车的车长达到5223毫米,而同级的奥迪A6L,奔驰E级和宝马5系的车长在5100毫米左右,但由于凯迪拉克终端优惠幅度很大,所以CT6的实际售价与宝马3系、奔驰C级这样的中型轿车高度重合,成了很多消费者二选一的对象,这显然无利于凯迪拉克的豪华品牌形象。
另外进行“越级竞争”会给企业的产品序列“排兵布阵”增加难度,因为现在的主流品牌旗下产品都很丰富,至少都会覆盖小型车、紧凑型车和中型车市场,所以如果某个品牌的紧凑型车拥有了中型车的表现,市场势必会对同品牌中型车提出更高的产品力要求。
结语:当然,不可否认的是,现在的汽车分级界线已经越来越模糊,尤其是新能源汽车的大力发展,在车身设计和布局上带来了颠覆性的变化,参与“越级竞争”的车企也越来越多。对于消费者而言,完全可以不管车企的产品分级策略,因为价格才是消费者心中“产品分级”的唯一标准,如果能用同样的价格买到更好的产品,何乐而不为呢?
关键词 : 行业新闻行业会议11-15万三厢车吉利汽车星瑞 我要反馈- 1突破“行业惯例”,车企“越级竞争”有哪些利弊?
- 2星瑞频道
更多汽车资讯,涨知识赢好礼扫描二维码关注(auto_s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