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监部门窗口指导银行业绩 上海银行的业绩到底跌给谁看? 来源:花朵财经
本周,A股上市银行将陆续公布三季度报。据传说,银行业第三季度业绩将明显好于上半年。可万万没想到的是,这一传说让上海银行证伪了。
「 1 」
净利润暴跌三成,跌出天际线
上周末,上海银行发布三季度报,其实现营业收入375.36亿元,同比下跌0.91%;实现净利润为150.52亿元,同比下跌7.99%。
据说,这是上海银行上市以来最惨财报。到底有多惨?我们具体来看看。
首先,上海银行近十年来还从未出现过净利润下跌的情形。数据显示,2019年上海银行净利润首次突破200亿元,是继北京银行之后,第二家全年净利达到200亿元的城商行。
此时的上海银行迎来了它最高光的时刻,除了股价不涨外,其它都挺好,分红也首次突破30亿元。
然而,好景不长。今年因疫情影响,上海银行业绩增速开始放缓至负增长。其中,营收增速从第一季度0.54%一路跌至第三季度的-4.77%;净利润增速从第一季度的4.34%暴跌至第三季度的-30.55%。
净利润超30%的单季度下跌,在上市银行里还是首次出现。这种跌速放在其他行业或许正常,但放在躺着赚钱,全年净利占A股一半以上的银行业,实属奇迹。
如此大跌,试问正常吗?上海银行是否存在利润调节?为何与上半年业绩出现巨大反差?
本来业内也都清楚,银行业一直都存在人为调节情形。换句话说,监管部门或董事会希望看到什么样的业绩,下面财务审计部门就得提供相应的报表。
这一点,在上海银行财报中就有显现。三季报显示,上海银行为了加强风险形势应对,主动加大拨备计提力度,前三季度计提金额同比增长19.84%。
看到主动计提二字了吗?就是一种合法调节利润的套路。所谓的计提拨备并不是一下子产生那么多坏账,而是防止坏账突发,提前应对。同时,也为了应对监管部门的要求,控制利润增速。
其实说白了,上海银行第三季度净利润暴跌30%,并非该银行基本面发生突变或经营恶化,而是为了符合要求。
「 2 」
让利实体经济,坑苦万千股民
事实上,今年监管部门多次进行窗口指导,要求大银行在合理风控下,尽量给实体经济让利,预计让利约1.5万亿。
因此,今年上半年,中国的银行业出现首次集体大跌情形,平均净利润跌速超9%,多家大银行跌幅达两位数,只有少数城商行或农商行呈现正增长。
最终导致A股银行板块整体跑输大盘,板块全年跌幅超6%,而同期上证指数涨幅超7%,银行板块成今年全市场唯一下跌的板块。
虽说股价涨跌由市场决定,但业绩表现投资者却毫无办法。作为上市银行的股东,中小投资者长期难以获得正收益,这也是中国股市的奇葩现象之一。
所谓的长线投资,难道就是五年不回本吗?难道就是市盈率从10倍跌至5倍,市值不到净资产的60%吗?
「 3 」
银行到底该不该替股东负责
而在监管部门要求银行让利的背景下,银行自然就出现业绩下滑。但笔者刚说了,银行的利润是可以“按需调节”的,我可以让利,但不一定会体现在财报上。
这样一来,监管部门当然坐不住了,要知道上面叫你让利,你却把利润展现得这么好,那老百姓能相信银行让利了吗?当然不能,毕竟银行让利与否,只有业内知道。
既然如此,监管部门还得来个窗口指导。
今年7月初,银监部门对部分银行进行窗口指导,建议适当控制上半年利润增速。
一位上市银行高管透露,没有正式文件送达,而是以口头通知形式提出,大意是上半年利润不要太多反映,增幅尽量不超过两位数,应该多计提拨备,把家底夯实,不良应核尽核。
在此指导下,上海银行或许有点后知后觉,上半年净利润增长依旧“我行我素”的高达3.9%,最终使得该银行上半年净利增速领跑A股大银行,在净利润排名前16家银行中,上海银行是唯一实现正增长的大银行。
如此地“不合群”,肯定是不行的。就连被称作“银行茅”且长期两位数增长的招商银行,都开始适当负增长了,你上海银行好意思“鹤立鸡群”吗?
当然不好意思,结果第三季度大幅增加拨备计提,想方设法地让净利增速符合行业平均水平和监管指导。最终迫使投资者用脚投票,股价应声大跌,全年累计跌幅超11%,大幅跑输大盘和银行板块。
最后,笔者想多说一句,商业银行本质上是企业,在法律范围内合法经营即可。企业首先要对老板或股东负责,无论是哪种性质的企业,不赚钱就是在浪费资源。而带着政治意图经营的企业是没有竞争力的,一旦失去政策呵护,就离倒闭不远了。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