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二手房交易迎变革 贝壳牵头推行业主买家“双向收佣”

   2020-11-06 新浪资讯sxxjymy270
核心提示:编辑:门窗资源网 坤书

文 / 徐苑蕾

过去在深圳二手房市场,因为买卖双方佣金不透明以及部分中介机构实行“低佣竞争”策略,导致在交易过程中滋生吃差价、暗箱操作等“灰色地带”。而目前在深圳市房地产中介协会(以下简称“深房中协”)的倡导下,部分房产中介机构希望通过推行“佣金透明化”来解决行业顽疾。

近日,贝壳深圳联合链家、德佑、览众、糯家、脉房、68置业、微地产、成宏地产八大经纪品牌在业内首推“佣金透明化”,实现房产交易佣金“双透明”。

房地产行业已走过长达20个年头的黄金时代,但是中国房产经纪管理制度却一直没有得到完善。由于制度的缺失,在巨大的利益面前,行业内频现暗箱操作、吃差价、黑中介欺诈等“灰色地带”,造成了二手房交易市场野蛮成长、草莽混战的局面,收佣不透明带来的低佣恶性竞争也引发了“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

房产中介佣金是二手房交易中最常见的一种费用,在深圳房产市场交易佣金一般不高于成交价的3%。但与此同时,二手房买卖双方的交易纠纷,也较多源于佣金等费用的不透明。根据深房中协公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第三季度,深圳房产交易投诉高发点集中在交易信息纠纷和资金纠纷,其中资金纠纷主要为收费项目不明晰。

在这样的背景下,今年9月,深圳市房地产中介协会正式发布了《关于实施“佣金透明化”要求的通知》,明确要求并呼吁行业启动“透明收佣”。由地可见,深圳房产中介行业佣金规范化、公开化、透明化是大势所趋。

据了解,九大房产中介品牌所推行的“佣金透明化”包含两个要点:一是佣金结构透明,二是佣金金额透明。

在过去大部分的二手房交易中,主要是由购房者承担佣金,而“佣金透明化”标准的不同之处,则在于在佣金结构上明确业主和购房者“双向收佣”。

那么,业主交佣的做法是否师出有名?业主又是否愿意交佣呢?贝壳找房粤闽区域总经理兼深圳城市总经理戴明奎介绍称,过去深圳二手房交易佣金都是不高于成交价的3%,但如今由于房价迅速上涨,购房者一下子承担3%的佣金费用具有一定压力。

戴明奎还提到,根据贝壳的数据显示,在深圳二手房实际的交易过程中,80%的业主其实都有交佣。尤其是“715新政”出台以后,深圳二手房市场进入一个存量的市场,房产交易周期不断拉长,业主端也存在多个痛点,需要房产中介在售前、售中、售后提供支援和服务。

“佣金透明化”标准的第二个核心在于佣金金额:业主佣金不超过成交价的1%、购房者不超过成交价的2%,买方、卖方、居间服务方将签署同一份合同,双方无信息差,各自佣金金额透明,享有绝对知情权。

据一位房产经纪人透露,普遍来说购房者的佣金点数为1.5%左右,后期也会有其他收费。如若对比下来,是否意味着“佣金透明化”的佣金点数标准有“加佣”的嫌疑?

对于该问题戴明奎解释称,“不是加佣,只是把过去的3%的佣金进行合理化、细分化。过去3%的佣金都是购房者来交,实际上在交易过程中,业主也认可佣金,但目前业主端并没有缴纳标准,交0.5%-1.5%的都有,所以九大中介品牌希望将佣金金额标准化。”

“低佣的竞争策略很难存活,最后的结局往往是退出市场”,深圳链家城市总经理胡志丹补充道,房产交易是一个低频且交易标的额巨大的行业,一个经纪人大概需要3个月才能达成1单成交,如果佣金仅收0.2%-0.5%,经纪人个体投入的回报率非常低,这样的情况下也很难期望经纪人提供一些高增值的服务。

戴明奎表示,双向收佣的透明化在全国范围内是趋势所在,目前上海、广州都在实践。据他介绍,贝壳深圳从年初开始试点“透明收佣”,并已在11月正式施行。“贝壳深圳已完成1600余家新经纪品牌门店的收费标准公示、对2万多名经纪人进行了宣导及作业规范培训,并完成了交易合同的迭代和透明收佣规则的完整制定”,戴明奎说。

知名地产分析师严跃进则分析认为,九大中介品牌推行的“佣金透明化”标准,一方面明确了业主和购房者的佣金比例,公开标价透明收费,这可以让业主和购房者心服口服,不至于出现太多的纠纷或小动作;此外,通过此类透明的佣金收取,实际上也使得购房者对于二手房买卖的成本更加可控,有一定的引导作用;最后,从行业角度看,标准有助于稳定市场交易,对于确保合同的交易完成等有积极作用,对于其他中介机构来说也具有一定的示范效应。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 sxxjymy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用户协议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浙ICP备16039256号-5  |  浙公网安备 330603020008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