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画《花开花落》刘鹏作
岁月走过记历往
家门口忆老门窗
昔日话别送语寄
胡同里寻儿时光
当年旧照已泛黄
粗布衣穿邻里帮
院中老槐葱葱郁
尽然春秋画中摘
题诗:董一平
2018年,我参照几张老照片和记忆画了这张画《家》。当我80岁的老母亲看到这张画儿时,她激动地说:“太像了,50多年前,我站在窗台儿上擦窗户的情景又浮现在眼前。”
我家的窗户是这样的
台湾女作家林海音,在上世纪30年代,居住在南柳巷40号和42号(晋江会馆)。她的小说《城南旧事》让这个小地方成为人杰地灵的地方。我的家在南柳巷62号,距离这里很近,这是我的出生地,1978年,小院儿房屋被南柳浴池征用,我和父母、妹妹从这迁出,在这里我度过了童年时代。虽然现在这座房屋早已不复存在了,但看到画面中的屋檐、窗户、枣树、葡萄架以及墙角的水缸,就会将我带回到童年时光——我在窗户根下种了向日葵、花生和红薯,炎热的夏天的傍晚,在窗前葡萄架下乘凉,妈妈给我洗完澡,身上涂满爽身粉,给我扇着扇子,那种香香的清凉滋味能记一辈子。我和小朋友在胡同和院儿里玩耍,听到家门口卖冰棍老太太的吆喝声,就管大人要钱,要到3分冰棍钱都能让我兴奋一阵,1978年我们一家人搬到陶然亭龙泉胡同教师楼。我父亲在北京一四八中学任教,1986年,学校分房,我和家人一起搬到右安胡同乙7号教师楼。
1966年在小院窗前,我和父母合影
我似乎和住平房有缘,成家后,1989年7月,我搬到了棉花下二条13号,这房屋窗户是糊窗户纸那种,木制花格窗,属于100年以上的老屋,在那居住了4年。在此给大家说说那段时光。
棉花下二条13号院大门
在棉花下二条小院居住过的那段日子
我1988年结婚,1989年7月,我和爱人从右安胡同乙7号单元楼房搬到棉花下二条13号,离开父母正式单独过日子,在那居住了整四年。那是住着四户人家的小院儿,房屋距今至少有100多年以上,我俩住一间12.5平米的西房,可谓是一间屋子半间炕,屋子小的基本进屋就上床,现在回忆起那段独立生活日子,还是蛮有滋味儿的。
我外我搭建的门厅和厨房
记得刚搬到平房那会儿,正赶上夏天,夜晚,邻居坐在小院里聊天,我在屋里床上躺着感觉邻居就在跟前儿似的,一点隐私都没有了。结婚那年,我每月工资100元出头儿,婚前托人花2550元购买了一台18寸国产寰宇牌彩电,当时只凑出1000多元,结婚一年后才还清借款,这大件儿可是相当于我两年的工资啊。这台彩电搬到平房可派上了用场,看电视剧成为主要的娱乐方式,那时不断有新的电视连续剧播出,除单位值班外,我和爱人每天晚上都看电视连续剧,如:《渴望》、《辘轳.女人和井》、《外来妹》等。印象最深的是电视连续剧《渴望》,现在听到播放毛阿敏演唱的“悠悠岁月,欲说当年好困惑,亦真亦幻难取舍......。”28年前,我俩看电视连续剧的情景仿佛又浮现在眼前。几乎每一部电视连续剧都拉不下。当市场上开始出现录放机,我在广内大街国美电器买了一台福奈牌单放机,单放机只有播放功能,但价格比较便宜,几年后才换成录放机,那时我常到老墙根北拖礼堂放映厅去借录像带,看完再换,武打和琼瑶片儿看了不少。除看电视外就是逛商场。
从我家出来往南过穿堂门,就来到骡马市大街,大街往西走是满园果品店,主要经营:糕点、糖果、烟、酒、茶、干鲜果品、熟食等,我对这家店的八珍烤鸡印象最深,烤鸡肉质细嫩,味道醇厚,透过烤箱玻璃门,你会看到被烤成色泽红艳的烤鸡滴着油在旋转,每只烤鸡被烤得鼓鼓的,每次从这儿走过,那一阵阵烤鸡的香味儿都会激起我购买的欲望,烤鸡买回家,掰开烤鸡,肚子里面有:灵芝、香菇、人参、枸杞、豆蔻 、冬笋、木耳、生姜,可能指的就是这八珍吧?有时图便宜我也买鸡皮吃。在铁门胡同南口路西是浦江春包子铺,这家包子铺有外卖窗口,我经常在这买生馄饨,偶尔也买包子,生馄饨买回家,下锅煮了就能吃,很省事,我还发明了油炸馄饨,这吃法介绍给同事都说好。再往西就是有名的菜市口百货商场了,那时虽说我居住的简陋,可想逛商场太方便了,从家出来走10分钟就到菜市口百货商场,马路对面还有菜市口文化用品商店、汇泉浴池。
那时住平房每月的房租、水、电费由每家轮流算,也就十块钱左右。刚搬过去不久,下水道就堵了,为了埋下水管儿,我掘地三尺,邻居凤林帮助一块儿挖,整整干了一天,真是体会到远亲不如近邻那句话。由于我从小儿的培养,生活能力很强,记得那时买1斤肥瘦猪肉馅儿,包一个肉丸儿的饺子两人吃不完,饺子汤漂着一层油还喝那,好像不太理会脂肪肝,现在想想真可怕,那时,炒菜发现葱或姜没有了,邻居之间互相借,油盐酱醋也不例外。转眼28年过去了,那时的记忆却永远留在我脑海中。每当我从这条胡同经过看到这些破旧的窗户和院门,都会勾起我对那时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