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罗拉系统为中国五家机场提供TETRA数字集群通信系统

   2020-07-15 IP属地 火星聪慧网sxxjymysxxjymy180
核心提示:发表于: 2020年07月15日 01时52分45秒

    【慧聪通信网】近日,全球领先任务关键型通信产品及服务供应商摩托罗拉系统宣布,先进的800MHzTETRA数字集群通信系统在哈尔滨太平国际机场、兰州中川机场、鄂尔多斯机场、厦门高崎国际机场、南京禄口国际机场陆续部署。自此,各机场从原有的常规对讲系统、模拟集群系统陆续升级到TETRA数字集群通信系统。摩托罗拉系统携手北京民航天宇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合作伙伴,为五家机场提供了数台交换机和基站,以及3000多部终端。此次通信系统的升级充分体现了从模拟向数字转换的通信业发展趋势,其不仅可以满足日益增多的通话数量需求,更加强了通信的可靠性和可扩展性,进一步提高了机场的无线通信运作及管理效率。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国内机场的客流量迅速增长、货运需求不断增加,很多机场年旅客吞吐逾千万,对机场的无线通信系统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摩托罗拉系统新一代数字集群通信标准TETRA采用了数字时分多址技术,与传统模拟集群系统相比,它的系统功能更强大,通信质量更卓越,保密性能更好,利用频率资源更有效。凭借其在可靠性、可扩展性、呼叫建立和语音质量四个方面的巨大优势,摩托罗拉系统的TETRA数字集群通信系统为广大用户在执行关键任务时提供了稳定、可靠的和便于高效管理的通信保障。此外,通过在TETRA数字集群通信系统上进行二次开发,还可给用户提供更多有针对性的应用,让用户获得更多收益。借助GPS定位服务系统,可以自动将用户所在位置告知调度台,优化调度效率并可及时发现危及人身安全的问题,并能快速分配资源解决问题。高速的数据远程存储,可以协助现场工作人员远程完成资料核对与上传等工作。

    此次其中南京禄口国际机场、哈尔滨太平国际机场、鄂尔多斯机场、厦门高崎国际机场的年吞吐量都已经达到千万人次以上,原有的无线通信系统已经难以满足目前机场高速发展的需求,通信的容量和可靠性益发成为重中之重,由于频率限制等原因,数字通信取代模拟通信是大势所趋。TETRA数字集群通信系统的优异性能和二次可开发性,充分满足了这些机场发展的需要,并为他们今后的发展预留了更多的扩展空间。兰州中川机场作为国内干线机场、欧亚航路国际航班Ⅰ级国际备降机场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随着白银城市候机楼开通以及定西、武威城市候机楼的试运转,各候机楼及机场之间的指挥调度和人员接待,对无线通信系统的选择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多通道智能化管理正是TETRA数字集群通信系统的优势所在。

    哈尔滨太平国际机场信息部总经理徐世宇说:“作为一家国际性机场,我们对无线通信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要求非常高,同时还希望它可以给我们更多辅助。我们结合自身业务需求在TETRA数字集群通信系统上进行了二次开发,我们对GPS系统功能进行了研发,利用其对场内车辆的进行准确、及时的监控和调度,有效提升了机场管理的效率。多年的使用经验证明,摩托罗拉产品的品质值得我们信赖,TETRA数字集群通信系统可以让我们的工作更加安全高效。

    厦门航空公司信息部副总经理陈鹰说:“厦门机场年吞吐量近两千万人次,对无线通信平台的要求很高,我们选择摩托罗拉系统的TETRA数字集群通信系统,依托同一个平台,同时为航空公司、机场、空管及其他驻场单位提供了相互独立的无线通信服务,不仅减少了总体频率的占用,还有效避免了相互间的频率干扰。采用了TETRA数字集群通信系统,不仅能降低我们的通信管理难度,而且它的可扩容性,充分满足了我们这种正在不断发展中的机场的需求,为我们将来的拓展留下了更大的空间。”

    摩托罗拉系统(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蒋浩先生说:“我们非常荣幸能为这五家机场提供TETRA数字集群通信系统服务。今天,摩托罗拉系统的TETRA数字集群通信系统已经遍布全球众多机场,在中国,我们不仅为北京、上海以及大型省会城市的国际机场提供服务,同时也为高速发展的大中型城市机场提供用户所需的通信解决方案。我们在机场领域数字集群通信系统建设方面拥有出色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并通过产品开发、技术创新和服务升级,为中国民航系统用户提供最佳无线通信体验。未来我们会继续为中国机场领域提供更多创新的民航地面通信指挥调度解决方案。” 

责任编辑:张磊磊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sxxjymy其它资讯
 
更多>相似资讯
更多>同类资讯
  • sxxjymy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该作者发布的供应信息
网站首页  |  用户协议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浙ICP备16039256号-5  |  浙公网安备 330603020008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