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分享!新风系统设计规范

   2020-07-16 IP属地 火星聪慧网sxxjymysxxjymy40
核心提示:发表于: 2020年07月16日 00时25分27秒

    慧聪新风网 新风系统是由新风换气机及管道附件组成的一套独立空气处理系统,新风换气机将室外新鲜气体经过过滤、净化,通过管道输送到室内。同时将室内污浊、含氧量低的空气排出室外。

    新风系统是根据在密闭的室内一侧用专用设备向室内送新风,再从另一侧由专用设备向室外排出,在室内会形成“新风流动场”的原理,从而满足室内新风换气的需要。实施方案是:采用高压头、大流量小功率直流高速无刷电机带动离心风机、依靠机械强力由一侧向室内送风,由另一侧用专门设计的排风新风机向室外排出的方式强迫在系统内形成新风流动场。在送风的同时对进入室内的空气进新风过滤、灭毒、杀菌、增氧、预热(冬天)。排风经过主机时与新风进行热回收交换,回收大部分能量通过新风送回室内。下面为大家介绍如何设计一套新风系统。

    一、新风系统的设计

    首先要注意各种新风系统的使用范围,例如:

    新风处理机的使用范围为-5℃~43℃,冬季室外计算温度在-5℃以下的地区(包括青岛、济南、北京、大连等北方地区),不能直接使用;如要使用,应在新风进风管上设空气预热器来预热新风。

    选择全热交换器,当室内空气的相对湿度较大或室外温度较低时,有可能会出现冷凝水,设计时必须查焓湿图仔细校核。

    当对空调及新风系统的要求较高时,不宜选用风机箱直接送风的方式。

    新风处理机应与室外机连接使用,当新风处理机与其它室内机共同连接到同一台室外机时,其当量制冷量按如下标准计算:140型,21.0kW;224型,33.6kW;280型,42.0kW。当室外机只连接新风处理机时,配置率为100%。

    全热交换器连接到室外的两根风管(新风管和排风管)应设置不小于0.03的坡度,坡向室外,以防冷凝水或雨水进入机组。

    二、必须注意噪音问题

    大部分全热交换器样本上标注的噪音是在如下工况下测试的:设置于房间吊顶内,全热交换器的进、出风口均接风管且设消声措施,在机器下方1.5米处测得;当实际工程与测试工况不同时,噪音会增大,风量越大,噪音越大。

    (1)中小风量的全热交换器(或新风机),尽量放在专门的设备机房内或走廊、库房、卫生间等的吊顶内,不宜放在房间内,不能放在经理室、贵宾室等重要的房间内。

    (2)风量较大的全热交换器(或新风机),应放在专门的设备机房内,且风管系统要考虑设消声器。

    三、新风口、排风口的设置原则

    进风口应设在室外空气较清洁的地方,且在排风口的上风侧。

    当进、排风口在同侧时,排风口宜高于进风口6米,进、排风口在同侧同一高度时,不要相距太近,以免排风短路,其水平距离根据风量的大小不宜小于10-20米。

    进风口的底部距离室外地面不宜小于2米,当布置在绿化地带时,不宜小于1米。

    进排风口的噪声应符合环保部门的排放标准,否则应采取消声措施。

    新风由新风处理机或全热交换器处理过以后,建议单独设置新风口直接送至室内或将新风接至室内机送风口或送风管处,而不要把新风管接至室内机回风管处,以免室内机停机时,新风反吹回风口处的过滤网,将积聚在过滤网上的灰尘吹出。

    当采用风机箱直接送新风时,宜将新风接至室内机送风管处,使得新风与处理后的空气混合后送入房间。

    全热交换器非常适合于会议室、多功能厅等大一些的空间,可以集中回风;当给多个房间送新风时,回风的设计有以下几种方案:

    (1)每个房间均设回风口和回风管,通过回风主管接至全热交换器。

    (2)利用走廊集中回风,在房间与走廊的吊顶内设置一段通风管,连通房间与走廊,进行回风。

    (3)利用走廊集中回风,在房间与走廊的隔墙上设置格栅回风口,将房间与走廊相通。本方案走廊的噪声可以通过格栅风口传到房间内。

    暖通巡展是由 慧聪空调制冷网、慧聪热泵 网、慧聪供热 采暖 网、慧聪新风网、51厂批网共同主 办的大型 招商与技术培训活动,旨在帮助企业开拓市场、发展渠道商,寻求潜在 商机,同时,为工程商、经销商组织最前沿的技术培训,搭建行业、企业及商家之间的沟通桥 梁。填写下表,参与报名↓↓↓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sxxjymy其它资讯
 
更多>相似资讯
更多>同类资讯
  • sxxjymy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该作者发布的供应信息
网站首页  |  用户协议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浙ICP备16039256号-5  |  浙公网安备 330603020008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