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仙难躲鬼探头 Uber事件到底是谁的错?

   2020-07-16 IP属地 火星聪慧网sxxjymysxxjymy50
核心提示:发表于: 2020年07月16日 13时04分12秒

    慧聪安防网讯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在交通领域的应用不但使交通服务更加丰富和人性化、使交通运输系统效率更高,还将在信息技术与交通科学技术的交叉点上产生创新。无人驾驶就是智能交通发展史上一个“痛并快乐着”的存在。

1

    全球几乎所有科技巨头都在布局无人驾驶,都在等在这无人驾驶的落地,可是近日Uber无人车撞人致死事件,让好不容易有些起色的无人驾驶又被蒙上一层灰。3月20日,美国亚利桑那州一位女性被Uber无人驾驶汽车撞倒身亡,随后,警方公布了无人车在这次事故过程中的车外视角和车内视角视频。虽然这段视频并没有明确表明,事故责任究竟在谁,但是Uber无人驾驶研究受到了重创。

    今天我们站在局外人角度来分析下,此次Uber事件到底是谁的错?

    Uber无人驾驶技术不成熟

    作为智能交通的一份子,无人驾驶技术承载了当今科技的精华,人们对它抱有很高的期望是在所难免的。在本次事故发生的过程中,安全员一直未接管汽车,车辆也未有减速征兆,未对周围的人出现感知预判,造成悲剧的发生,这就是Uber无人车的失职之处。

    相较于人类的视觉感知,自动驾驶汽车上安装了更多的感知元件。根据媒体报道,Uber无人车顶部装有一个360度三维激光雷达,能对周围静止和移动物体产生3D成像,并且激光探测不受光照条件影响;车身周围有360度超声波、毫米波雷达,以及7个摄像头,不仅能在雨雪天气下最大限度识别其他汽车和障碍物,而且可以借助计算机视觉算法识别指示灯、行人等信号。

    从上述设备来看即使是黑暗环境,激光雷达和毫米波雷达依然是可以对周围环境有所认知的,也就是说当时Uber无人车很有可能是已经看到横穿马路的行人了。但是无人车为什么没有刹车或者减速?这样看来,Uber无人车在算法上也存在问题,诚然,行人违章过马路是事故发生不可忽视的原因之一,但预测可能的突发状况并在算法中加以解决,本就是自动驾驶的使命之一。再联想开来,如果连避让违犯交规的行人都做不到,无人驾驶又要怎么面对碰瓷等中国式难题?

    神仙难躲鬼探头

    此次Uber事件无法立刻判断错在哪方的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死者是忽然横穿马路。据警方公布的视频显示肇,当时这辆车正在一条黑暗的街道上行驶,车灯打开,一名女行人推着自行车突然出现在车头前,测试车辆来不及作出任何反应就撞了上去。肇事司机表示,事情发生的太过突然,行人突然出现在车前,司机直到听到了碰撞的声音才意识到车辆撞到人。

    行人过马路不守交规,是让所有司机都非常头疼的一件事情,道路上的电子眼、红绿灯、指示牌,就算是交警在场也挡不住这些行人闯马路的行为。回到此次事件上,Uber无人车和驾驶员在一定程度上也算是“人在车中坐,锅从天上来”。在这里小编呼吁大家出门在外一定要遵守交规,并且时刻观察周围是否有突发情况。

    无人驾驶到底何时落地?

    一个新手汽车驾驶员需要经过很多里程的训练才能逐渐成熟,包括各种路况,慢慢成长起来的,学会碰到异常情况怎么处理。无人驾驶同样需要不断训练,实战,一步步走向成熟。

    人工智能的逐渐成熟正在一步步引到并锻炼这个行业走向正轨。人工智能打破了行业、领域的职业界限。以前做视觉的,做互联网的,做IT的,完全不懂汽车的人都可以参与进来,推动这个行业发展。无人车不是一个孤立的整体,需要运行在城市当中,对道路,对其他的车辆,对整个平台之间的通讯。无人驾驶需要大量的传感器接入,高清摄像头捕捉、图片识别、激光雷达需要整个通讯能力提升起来,实现车辆与车辆之间的通讯能力,包括采集更多的信号,采集前车、道路基础设施、交通路灯、与其他车辆实时的轨迹预判。

    无人驾驶现在是处于新手阶段,新手需要借助更多的装备提高个人驾驶的本领。要实现落地还需要一段时间。

    结语:此次Uber无人车事故,并不代表无人驾驶是洪水猛兽。但是我们应该对科技有敬畏之心。公开道路上情况复杂,无人驾驶要应对自如,还需要很长的一个发展过程,我们可以信任无人驾驶,只是从梦想到现实还需要一个过程。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sxxjymy其它资讯
 
更多>相似资讯
更多>同类资讯
  • sxxjymy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该作者发布的供应信息
网站首页  |  用户协议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浙ICP备16039256号-5  |  浙公网安备 330603020008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