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12/3/08:52 来源:搜狐财经
2007年12月1日,由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全球营销研究中心主办的“2007企业国际/全球营销学术研讨会”在京召开。来自全国各地高校和科研单位的国际/全球营销学者参加了会议。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副校长徐子健、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符国群,加拿大约克大学商学院国际商务及市场营销学教授潘意刚、中央财经大学商学院教授孙国辉、南开大学商学院教授吴小云,以及外经贸大教授傅慧芬在研讨会上发表了重要演讲。
潘意刚教授发表了以“在华跨国公司的市场进入战略”为题的演讲。他的演讲回顾了近十年来他所进行的与企业国际化相关研究的成果,包括:“外国公司在海外市场上的合作策略研究”、“跨国公司如何选择进入中国市场的策略及如何形成联盟”、“进入市场的顺序和方式对赢利能力和市场份额的影响”“巨型跨国公司合资方式策略研究”、“市场进入模式的分层模型”及“世界500强企业进入中国市场实际的实证研究”等。在这些论述中,潘教授从各个层面分析了跨国公司进入海外市场的过程中一些重要因素的影响及策略选择。在“母公司所在国因素对跨国公司合资子公司资产所有权的影响”一文中,他指出,如果母公司所在国具有货币坚挺、出口能力较强等特点,其在跨国公司里的资产所有权比例更高。
孙国辉教授的“跨国公司的战略营销及控制”研究在进行了理论的梳理及案例的分析之后认为,已有的营销理论是基于单体企业的研究,多是市场分析与营销决策,涉及集团公司的管理模式以及集权与分权的比较多,然而面对多层次的营销主体,营销决策需要分解,且基于提高营销绩效有效组织和控制营销活动研究的较少,专门研究营销管理模型及集权与分权的也很少。据此,孙国辉教授认为,中国企业走出去,发展自己的跨国公司。必须完善公司的组织机构,以及解决再此基础上的决策的集权与分权问题,其中包括市场决策和营销决策的集权与分权。关于集团公司的战略营销决策与控制问题,实践已远远走在了研究的前面。
吴晓云教授领衔进行的“全球服务营销理论演变轨迹、代表性观点及理论精华”的研究,对1980-2006年全球服务营销研究领域的重要学术文献的观点进行梳理、凝练和评价;按照时间顺序对全球服务营销理论研究的代表性学者、学术观点及其研究贡献进行阐述;并且对目前全球服务营销领域研究现状的基本结论和未来研究进行展望。
傅慧芬教授主持的“中国企业国际营销现状研究”课题,对国内开展国际营销的众多企业进行了实地调研,取得了第一手资料,在此基础上,总结了目前中国企业进行国际营销的一些主要特征,包括:制造业产品出口主要靠贴牌生产,服务业承接中低档业务,价格优势来自劳动力性价比。虽然各行业有自己的特性,但我国企业的共性是缺乏核心能力,因此建立世界名牌的基础仍然比较薄弱。但是15年来,我国一些先进企业积极尝试了从出口到合资、独资、收购,又到全球市场渗透和资源整合等国际市场进入和跨国经营方式,取得丰富的市场经验和教训,步步为营,获得长足的进步,有的市场份额甚至达到行业之首。我国先进的企业在国际市场取胜的主要原因是(1)能准确预测产业发展趋势;(2)能抓住产品贸易周期带来的历史机遇;(3)把握好全球资源配置与市场进入方式的关系;(4)在二次开发中培育了一定的创新能力。目前,许多企业都在努力培育创新能力,而人才短缺显然是当前妨碍企业全球营销的瓶颈,企业有待开展内部营销以吸引和留住本国和外国当地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