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购新风系统不得不看 过来人总结的6大误区!

   2020-07-17 IP属地 火星聪慧网sxxjymysxxjymy40
核心提示:发表于: 2020年07月17日 18时54分20秒

    慧聪新风网 随着人们对空气质量越来越关注,新风系统等空气净化设备的热度也不断增高,但仍有人对新风系统的定位和功能有所误解,以下6大常见误区,看看你中招了几个?

1

    误区一:新风系统是高端消费品,普通家庭不需要

    新风系统最早广泛用于人流量大的公共空间,但近年来国内新风行业发展迅速,产品种类可供选择多,满足不同层次家庭所需,不再是消费不起的高端用品。

    普通家庭想要改善室内居住环境也可选购,性价比高满足大多家庭需求。有这些情况的家庭都是有必要安装新风系统的:建筑物房型不正,空气不能对流,不是南北通透房,室内新风量不足,可能有发霉的气味和其他异味;小区靠着马路,有噪音、灰尘、汽车尾气等污染物,开窗影响室内环境,不开窗又会憋闷;家里有人吸烟,家人尤其老人孩子经常处在被动吸二手烟的危害中;家人有过敏性鼻炎、慢性咽炎等对环境比较敏感的病症,对灰尘、花粉、菌螨等很敏感,对室内空气质量要求较高。

    误区二:空气质量好的地方都不需要新风系统

    新风系统除了持续不断的换气通风,给室内带来新鲜空气的同时,更可以实现不开窗,保证室内冬季通风良好和远离室外噪音的目的。另外,带有全热交换机的新风系统还可以保证室内开启空调或采暖系统时,减少室内冷/热量的流失,更环保节能。即使是没有雾霾的城市也可能会有潜在的室内污染,二手烟、装修等室内空气污染也不容忽视。

    误区三:新风系统要选能将室内PM2.5值减低到个位数的

    实际上,空气质量最优的自然环境中PM2.5值都很难达到零或个位数。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严格标准,PM2.5低至25ug/m³的空气已经属于非常洁净的空气质量。即使带有高效滤网的新风系统也很难降低到达到个位数,但高效过滤后已经可以达到空气净化标准,满足品质生活需要。另外,PM2.5含量不是评判新风系统的唯一标准,室内通风好或坏与CO₂浓度有关。

1

    误区四:新风系统没什么用不如开窗

    当室外空气清新时,开窗通风换气的确是最好的方式,但城市化进程加快,导致雾霾污染严重;冬天室外温度较低,开窗通风换气次数不宜过多,避免家人着凉;夏季开空调,每个家庭也会封闭所有窗户,室内一直处于密闭状态,缺少新鲜空气。

    总有很多情况限制我们开窗的频率,新风系统则可以满足不开窗时室内外空气的置换,过滤掉污浊空气和有害物质,保障室内空气的新鲜。

    误区五:新风系统不能除甲醛,没什么作用

    家装中甲醛的挥发时间一般会持续3-15年,快速根除甲醛就目前的技术来说基本不可能。降低室内甲醛浓度要么是从源头上控制,选用安全无甲醛的原材料,要么是加速室内空气的流通。

    新风系统除甲醛的原理不仅是“过滤”,还直接“吹走”。新风系统可以辅助加速室内空气的流通,有利于甲醛的挥发,同时系统内活性炭滤网对于空气中的异味、甲醛等物质也有一定的吸附作用。新风系统虽然不能根除甲醛,但能加速甲醛的挥发,对于缓解室内装修污染是很有用的。

    误区六:双向流一定比单向流新风系统好

    双向流新风系统在室内空气循环上,确实要比单向流的产品好一些,所以它较多地应用在中央新风上,针对全屋净化,适用的面积会更广。但是,面向一些小户型小卧室、小的客厅,受投资成本影响,也可选择单向流新风系统。单向流新风系统的功率比较低,使用起来更省电噪音低,单向流新风利用室内正压将空气置换出去的方式,在不大的空间内净化效果也是十分明显的。

    在选择新风系统时不必执着单向流或者双向流,结合自己各方面的需求和产品的应用场景,才能做出最恰当的选择。

    新风系统除了改善室内空气质量,密闭不开窗的室内也能保持空气的清新和充足的氧量,还能有效阻止过滤灰尘、汽车尾气等污染物,家里桌面更干净了,打扫频率少了,简直是懒人福音。

    暖通巡展是由慧聪空调制冷网、慧聪热泵网、慧聪供热采暖网、慧聪新风网、51厂批网共同主办的大型招商与技术培训活动,旨在帮助企业开拓市场、发展渠道商,寻求潜在商机,同时,为工程商、经销商组织最前沿的技术培训,搭建行业、企业及商家之间的沟通桥梁。填写下表,参与报名↓↓↓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sxxjymy其它资讯
 
更多>相似资讯
更多>同类资讯
  • sxxjymy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该作者发布的供应信息
网站首页  |  用户协议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浙ICP备16039256号-5  |  浙公网安备 330603020008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