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音工程不是一门简单的学问,即便仅仅聚焦在单一人声收音的「对麦」这件事情上,我们至少得先弄清楚:使用的是何种麦克风?在什么样的空间收音(其声学特性为何)?收音对象(人)的咬字发音特质及播音技巧如何?这段录音作何用途?希望取得何种声音质量?是否需配合特殊的 workflow?对麦,没有对不对的问题,只有适不适当、能否达到预期效果的问题。它没有标准答案,只有因应不同的环境而采取不同的「策略」。如果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就容易以偏概全,将某种对麦技巧套用在不适合的环境下,产生灾难性的后果。
【其一】 隔音、吸音良好的专业环境
在专业录音室,因为有良好的隔音和吸音空间,同时职业配音员对呼吸和吐字多半有较佳的掌控能力,因此对麦的问题比较单纯一些,如果希望收得温暖、饱满、富吸引力的声音,当然就采用on-axis的对麦方式,请配音员尽量正对麦克风播音咯!
录音室中收录 Voice Over 的作业,普遍采用灵敏度很高的大型振膜电容麦(large diaphragm condenser mic),配音员嘴部即便正对着麦克风的振膜,但一般在距离 15~20cm 以上的情况下,出现喷麦(popping)的状况不至于太频繁。同时,录音时因为戴着耳机,可以实时监听自己的咬字发音,一旦出现瑕疵,可以实时发现,立刻修正。
【其二】 隔音不良,且回响较显著的录音环境
在一般不是特别安静的居家环境,或是在启明有声书录音间 2017年改装前那种回声比较大的空间录音,就不能再套用专业录音室的对麦策略了。
克服不良的录音环境,麦克风以45°角靠近嘴部收音,是较为明智的。
小牲建议各位将麦克风拿偏一点,大约以45°角指向嘴部,并尽可能靠近嘴部(以不喷麦、不发生其他负面效应为前提,尽可能近麦,也许有些人可以保持 3~5cm 的超近距离,也许有些人适合维持在5~10cm 甚至再稍远一点)。为什么呢?首先,我们来看看,如果像在专业录音室那样,麦克风依然保持 20~30cm(甚至更远)的距离,在回声较大的空间里,会出现什么问题:
缺乏隔音、吸音的环境下,「正常」对麦的结果,会收得较大的底噪和回声。
为了不要录到太多环境噪声和回响,我们应该尽可能降低麦克风的收音音量,但如此一来,说话的声音也小了。所以我们应该尝试更贴近麦克风,以便录得较大的说话声。「近麦」使我们可以将麦克风的收音音量调低,如此一来,麦克风收到的说话声音量不变(因为我们更靠近麦克风了),但是环境噪声和回响却变小了(因为麦克风音量调低了):
「近麦」使我们能降低收音音量,使底噪和回声降到较低限度。
这和我们人耳运作的道理是一样的。在安静的空间里,谈话对象和我们保持相当的距离,声音也很清楚(就像在专业录音室里)。但遇上比较吵杂的环境时,对方的声音会淹没在环境噪声当中,怎么办呢?如果我们将耳朵尽量靠近对方嘴部,就容易听清楚了!
近麦有一个显而易见的副作用是:容易喷麦,唇舌动作声也会比较明显。为了减少喷麦,就必须避免正对麦克风吐气,这就是为什么建议各位将麦克风以大约 45°角指向嘴部了。至于唇舌声响比较严重的人,就得试着将麦克风退到离嘴稍远一点的位置了。
近麦还可能造成一个外行人不太知道的副(?)作用:近场效应(Proximity Effect)。当嘴部离麦克风很近的时候,大多数指向型麦克风都会或多或少产生近场效应,就是录得的声音当中,低频部分被强化。其实许多广播主持人都特别喜欢这种近场效应,因为低频增强之后,人声显得更沉稳而富有魅力。只要声音没有变得太晦暗、沉闷,甚至造成字音混浊不清,这种近场效应多半是受欢迎的(那些将麦克风贴在嘴边,像是要将麦克风吃掉的歌手,估计有一大部分就是近场效应的「爱用者」^_^)。不过,每支麦克风的近场效应都不同,近场效应显著的多半是大振膜麦克风,振膜口径较小的麦克风则较不明显。启明录音间使用的 AT9440 麦克风,近场效应似乎也不明显。
【原理剖析】 如何取决麦克风的距离?
研究声学、录音工程的人,经常会提到 "Critical Distance" 这个观念。以录音来说,"CriticalDistance" 就是:当麦克风与音源(例如播音员的嘴吧)的距离,刚好使得麦克风收得的声音当中,直接来自音源的声波强度,等于来自周遭的杂音及反射波强度。
上图中,横轴为麦克风与音源间的距离,纵轴为声波(振辐)强度
若 mic 与嘴部距离≧ Critical Distance,则麦克风收得的声音当中,Direct Sound ≦ Ambient Sound,这样录得的话语清晰度大打折扣,听者易受空间回声及杂音影响而难以专注,甚至不舒服。
若想取得干净的收音效果,不但需做到 mic 与嘴部距离< Critical Distance,而且要尽可能拉高 Direct Sound/Ambient Sound 的比值。麦克风所收得的声音当中,Direct Sound 所占的比值越高,相对地,Ambient Sound 就越容易被人耳的听感忽略,听起来,声音就越干净。这就是为什么在缺乏良好隔音条件,而且回响比较严重的房间里录音,「近麦」才是王道!
上面的图解中,麦克风所收得的 Direct Sound 强度和距离间的关系,是一条曲线,而非直线,因为声波传递遵循「平方反比定律」。小牲所绘制的曲线恐怕还不够陡峭,但由于手边绘图工具有限,只能画成这样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参阅美国知名麦克风、耳机制造商 Shure 的详细解说。好的,说到平方反比定律,我们可以据此理解:如果能争取到(哪怕只是)更近一点点的对麦距离,对于压制环境噪音能够产生多么大的效果了!
当我们在专业录音室收音的时候,因为有良好的隔音和吸音条件,因此上图中的环境音(Ambient Sound)就会降到极低,甚至可以忽略不计。这时候,你的 Critical Distance 就很大了,所以麦克风距离远一点,也能收到干净的声音。相对的,启明的录音志工们应该都知道,我们录有声书的那五个房间声波反射有多严重,回声真是够大的!在这样的房间里,上图中的 Ambient Sound 必然是相当大的,这使得我们不得不采取尽可能「近麦」的策略来克服环境的问题。
【关于角度】 姿势就是力量!!!
前面说过,在底噪和回声大的空间,我们需要采取「近麦」策略;但近麦之后,喷麦就成为一大隐患。尤其我们录音时,如果不戴耳机实时监听(启明录音志工都是这样工作的,不是吗?),就只有等录了一大段稿子,事后播放检查的时候才会发现。如果等录完一大段之后再重录,就太耗时耗力了!所以,对麦时采取一个比较安全的偏麦角度,是较为保险的作法。
录有声书的时候,为了不要长时间斜眼看稿,麦克风的位置也只能偏左或偏右了!
小牲一次录有声书,用的就是启明录音间1~4现役的那种 AT9440 麦克风,当时就养成了固定的姿势:书本放在正前方,右手按着书页,左手持麦克风以略大于 45°角指向嘴部,并养成习惯,一律维持固定的角度和距离(大约只有 5cm)。后来换用了较为灵敏的麦克风,就根据麦克风的特性,将角度和距离稍作变动。总之,凡是能手持的麦克风,我绝不用架子!因为手持才容易维持固定的角度和距离。麦克风若是架在架子上,要想维持固定的对麦角度和距离,头部就要避免转动,当你的稿子是一本书的时候,这就很难办到了!
说到偏麦(off-axis),职业配音员可能不以为然。因为他们在录广告、旁白时,都是麦克风固定在前方的架子上,手上拿着 A4 纸张印的稿子,脸正对着前方的麦克风,稍稍斜眼看稿配音的。但这种作法,对于长时间以书本为稿子,录制大量有声书的志工朋友们来说,是窒碍难行的!书籍越厚,越是不可行。再者,当我们使用的麦克风不是大口径的 Studio Mic 时,适度的 off-axis 不至于使音色有明显的折损,同时还能有效降低喷麦的机率。关于这一点,有20年以上广播节目录制经验的 Jeff Towne(Transom.org 的技术及器材大师)英雄所见略同。他这篇谈喷麦的文章:P-Pops and Other Plosives,同样是建议 Podcaster 们以 45°角的 off-axis 方式对麦的。
【变形的不科学对麦法】 不要这么凶残哪!
可能启明的有声书录音志工朋友们上过小牲的课之后,得到一个概念:麦克风要差不多对到嘴角的位置。接着,再从这个概念演化成了一套比较奇葩的对麦方式:将麦克风架在架子上,置于脸颊的一侧,然后低头念书。(见下图)
请不要这样对麦(麦克风对准脸颊)
这样录音的话,实际上麦克风是对准了脸颊的一侧。这样对麦比较可能的结果是:来自嘴部的气流(承载着人声中主要的声波能量),会冲向桌面、计算机屏幕等处,这些声波再经反射、折射,传至麦克风;另有一小部分声波是直接从嘴部传到麦克风。由于麦克风收得直接来自嘴部的声波能量较小,反射波的能量却可能相当大,录得的声音多半会有较严重的回响(听起来空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