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灯光设计大师的夜间照明世界

   2020-07-17 IP属地 火星聪慧网sxxjymysxxjymy50
核心提示:发表于: 2020年07月17日 19时46分15秒

影K

     慧聪音响灯光网报道,在当今社会,夜晚生活已经成为人类不可分离的一部分。当城市意象、大型建筑、基础设施、居住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照明设计也应该去回应这些改变,将更好的生活体验带入夜晚。照明,是安全、稳定的象征,是情绪的催化剂,是空间的新的展现形式,亦是人类挑战黑夜的战利品,璀璨的城市景观,生活昼夜更替的无尽延续。

  

  今天,我们将从巴黎圣母院的灯光设计师Roger Narboni的作品中。探讨历史与未来、城市与自然等几个维度下,照明设计在建筑中的运用。

  “Transformation from urbanlighting … to active urbanlight could open the way to rediscovery of the dark”

  Roger Narboni

  

  Roger Narboni(罗杰.纳博尼)是法国著名灯光设计师,创建了CONCEPTO照明设计事务所。在他三十多年的实践中,实现了上百个灯光规划设计和大型景观、城市、建筑照明设计项目。在法国,Roger多次参与了巴黎城市照明总体规划、巴黎圣母院等历史建筑、多个大型公建的照明规划设计。在中国,Roger团队的京杭大运河、都江堰、杜甫草堂照明设计早已建成落地。Roger先生是油画专业出身,并兼修了电气设计,对于灯光设计的意境、光彩运用颇为老道,在技术上又充满了前沿性的眼光。

  

  1

  照明设计元素

  在过去,照明设计或许指的是室内的灯光或者室外的路灯等照明,但现在,夜间照明设计涉及到人们夜生活的氛围烘托、室外空间的夜晚展现、标志性的强调、自然区的保护等等,其范围越来越广且越来越细分。所以,夜景的照明策略不单单只是照明设计师的任务,现在的夜景设计的大规模性,需要从更宏观的角度去规划夜景。还需要景观设计师、规划师一起通力合作,共同设计创造宜人的夜晚生活。

  并且,以前的灯光产品比较少,而现在的灯光产品、新设备、新技术被应用到照明设计中,使得更多新的灵感和创意得以实现,而同时,规范化的指导、限制也逐渐增多,更需要设计师增大视野,整体规划。

  1.1公共空间和基础设施

  夜景照明设计是创造夜间照明氛围、舒适夜间环境的方式。对于公共空间来说,夜间照明能够让更多人走到室外,去社交、互动、探索新事物,并因而刺激经济、文化的发展。所以在基础设施照明上,因地制宜地展现空间,可以促进更多活动的发生,且提升行人的晚间步行体验。

  

  City of Nantes,CONCEPTO

  比如,在街区的设计中需要注意垂直灯杆的使用,过多之后挤压行人空间,过少又会增加不安全感,减少人们前往的主动性与体验感。所以针对特定的项目是需要考虑周边环境的影响以及照明对于环境的反馈意义。

  狭长如海岸线,就需要有节奏感的定制灯杆,这样可以更好地结合地形创造更好地空间体验,另外,材质、灯杆尺寸也需要与景观方案匹配。同样,对于道路来说,灯杆设计需要白天不影响人们对于街区的使用,晚上不影响周边居民休息,并且还能够提供行走路径的暗示与部分节点的扩大照明。

  

  Sables d’Olonne Waterfront, France

  而对于广场来说,明亮的空间能够吸引更多人前往,与水景、建筑立面打光等配合,可以创造更加有趣、适宜的城市空间。点缀性光源与面状光源相互配合,打造出更加具有活力的夜晚景象。

  

  

  再如桥梁,往往十公里外就需要能看到夜景效果,所以更应该强调桥梁的体量感。在这个设计里,Roger先生加入了能展现立面材质与纹理的定制灯具,量身打造出具有肌理感的夜晚景象。同时这种做法也能增加桥梁与河岸的对比度。

  

  要达到这样的效果,细部构造设置就需要更加精细。打光角度调节、光照强度、光源颜色等等都需要综合考虑。

  

  另外,对于公共建筑来说,不能忽视业主的诉求。比如法国的加伦河(GARONNE)岸景观项目,业主对于夜景效果是带着政治诉求的:使得两岸的整体规划联系起来,体现城市的整体性。所以发光线条就需要更加符号化,融入政治符号与元素。政府项目里,与业主紧密交流是照明设计成功的关键之一。

  

  加伦河夜景, 法国图卢兹

  公共建筑还有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公共使用的安全性。人流量越大的地方、交通接驳意义最重要的地方,都需要加大光照强度,这样能为行人带来更多的安全的功能性需求

  

  1.2 建筑立面照明

  可能由于Roger先生具有油画专业背景,在现代建筑立面的光照上,倾向于使用“溶色”。通过不同色彩进行融合,调和出新的颜色。建筑立面的色彩表现了建筑的性格。Roger在博物馆设计上,就常以冷色为主色调,暖色色镶边般的介入,将部分空间调和出更醒目的建筑色彩。仿佛神秘空间里的一抹移动的温暖,典雅不失灵动。

  

  Saint-Cloud Park, the national Museum of ceramic

  而在更加现代的商业或办公建筑上,本身建筑立面具有一定的韵律,所以打光顺应立面节奏,并加以渐变的元素,使得建筑更加生动立体,棱角也更加分明。

  

  德夏大楼,卢森堡

  在这类建筑里,暖色就应该是主色调。而在诸如大型体育场、展览馆等等,炫彩就可以表现建筑活泼、充满接纳性的性格。

  

  建筑立面也是公共空间的一种表达形式。公共建筑晚上可以成为公共空间的幕布和背景,使得公共空间接受更多的漫反射,不至于眩光,又能提供足够的光照。

  

  在老街区,灯光是一种复兴手段,鼓励人们出来社交、活动、购物、锻炼。而这种对比,能使得新建筑在夜晚也能产生吸引力。

  

  在另一个案例里,将学生的作品用光照投射出来,体现了互动性。灯光本身是以人为本的设计对象,如果能展现人们的心理与性格,也能更具亲和力。

  

  1.3 历史建筑

  历史纪念性建筑与现代建筑则有所不同。Roger先生曾经参与了巴黎圣母院等多个历史建筑的灯光照明,在Roger先生看来,历史纪念性建筑是具有挑战性的,因为需要尊重古建筑就需要和古建筑师不断合作去隐藏管线、预埋管线、灯具安装,避免在白天与古建筑外形产生冲突。这些打光的位置、空间关系、隐蔽性都需要考虑。

  现在巴黎圣母院不幸遭到大火侵袭,Roger先生补充道,目前巴黎设计界有“保护建筑原有形态”和“使用全新材料进行对比”这两种声音。但如果自己有幸参与重新设计巴黎圣母院的灯光,将更倾向于以全新的技术与创意去重做。

  

  巴黎圣母院

  在国外教堂的打光上,Roger先生强调这是对于古建筑的重新探索,一方面要还原雕塑、建筑立面层次、建筑构筑物的美感,另一方面夜晚也是一场通往神秘国度的再次冒险。强调重要场景、创造新的场景(如公园的星空式处理)、对比烘托建筑元素(如兰斯大教堂里,灯光强度不影响蓝色花窗的美感,反而衬托出天窗的蔚蓝色魅力)

  

  兰斯大教堂

  在历史建筑处理上,这种对比的手法屡见不鲜。实际上,灯光的强调作用可以使得历史建筑与现代建筑之间有着全新的对话。这些灯光照明通过色彩的微差变化产生不同的层次,同时又能让历史建筑生长于城市,又独特于城市。

  

  西方古建筑本身多用石材,所以灯光往往具有增强其体量感的作用。但对于中国古代的历史建筑,则更需强调自然的氛围,重在写意。所以Roger先生在中国的古建筑设计里,往往注重木材的烘托与周边环境交相辉映,色彩饱和度较低,并带有国画的颜色选择。

  

  成都杜甫草堂

  1.4 自然与“暗区”

  生物多样性是Roger先生关注的一个重点。生物对于光是有感知的,而不同的颜色光谱会对不同动物产生不同影响。比如有些动物害怕红光、有些讨厌绿光。所以在照明设计时需要对动物栖息地进行考察,并判断什么样的光色最为合适,对当地动植物多样性影响最少,正确的光色光源可以有效地保护当地生物。另一方面,光对于植物有衬托作用,了解不同的植物色彩周期对于照明设计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提到自然,还必须要提及一个概念“暗区”。有了阴影,光明才能更耀眼。实际上在照明设计里不仅仅要设计灯光照明,还要设计“暗区”。暗区是光生动表现的承载,也是选择性过滤的重要方式。所以成熟的照明设计师,不但要学会做亮,也要学会做暗,对于黑暗保持应有的尊重。

  在风景区暗区又具体表现为对自然景观的保护,避免人们夜晚的进入。平面上,暗区能限定人们行走流线与观赏焦点,对于重点表达区域可以起到提炼的作用,对于杂乱无章的风景又能进一步规划整理。这种生态策略,既可以做亮的公园表现出舒适的夜景环境。也可以让做暗的位置提供诗意的背景,并保护暗区环境。针对不同节点、时间段,照明控制手法也不同,有些地方灯光极简,即是隐喻不建议夜晚游玩的建议。

  

  成都锦城绿道照明规划

  在具体节点上,暗区又能如同犹抱琵琶半遮面,让风景充满意境美,意蕴无穷。同时,就如同素描打上阴影,水彩加上重色一般,让画面更具立体感和生动性。

  

  SÈVRE RIVER NIGHTSCAPE NIORT, FRANCE,1989

  2

  重点案例分析

  2.1 京杭大运河

  Roger先生对于中国文化非常欣赏,并对于国画里的写意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对于意境的烘托与描绘,在他中国的多个项目里都有所体现。

  

  以京杭大运河为例,一年的工期,用照明设计尽情地展现了地形地貌表现,以及运河两岸植被分布的丰富性。另一方面,此项目也旨在展现经济活力与城市发展。利用“水墨丹青”的设计理念,意境式的勾勒了京杭大运河两岸的夜晚景象。自然环境的冷色与建筑的暖色交相辉映。

  

  在这个过程中,团队与居民、政府进行了充分的交流,了解不同需求,也为项目落成进行了铺垫。这样的夜景不仅需要打动人心,也需要和白天风貌交相辉映,更需要设计师对全天候景观的整体把握。其实,很多亮度、颜色、色系都需要现场测试与实验,才能保证最后的完美效果,并足以与项目本身特点相契合。

  

  对于不同的历史古迹形态,采用不同的照明手段,点状光与线型光结合,创造出更适宜与表现建筑风貌的灯光效果。

  

  2.2 都江堰水利工程

  在都江堰的项目里,Roger先生首先感叹于水利工程的惊艳,他认为带来震撼的同时也带来了更多的灵感。都江堰水系五到六公里,体量很大,山川、古建如长轴画卷徐徐展开。而都江堰两岸的夜晚繁华景象,充满生气与活力的巴蜀夜生活,也让照明设计充满了现实意义。

  

  首先,无眩光是非常重要的。Roger先生采用了打亮堤岸的做法,表现水流湍急,让大家注意力集中在美景而非灯具。同时,在色彩的选择上,Roger研究了道教色系,希望用这晕染的墨绿色去反映道教文化的博大精深。色系与建筑有所对比但并不突兀。

  

  而量身定制的灯具,展现了古代水文图,也是文化元素的延续。可以看到,相比自然环境的照明里色彩大胆的渗透与灵动的展现,在建筑照明上,更多是不打扰建筑自身的美感与色彩,更多是用衬托和强调的方式让大家看到更加精彩的建筑本身。

  

  2.3 杭州钱塘江流域夜景规划

  另一个著名案例是杭州钱塘江流域夜景规划。钱塘江流经五个城市,不同流域有着不同的自然地貌与城市风光。其存在连贯性、和谐度,也有着差异性和特殊性。所以对于整片流域的调研,无人区还是城镇分布,两岸类型还是业态调配,体现人文山川还是面向未来,这些都需要进行深入探讨。另外,城市密度分析,光污染分析,暗区规划,生态区与自然保护规划,也将纳入设计之中。

  

  所以,在这个设计里,Roger先生采用了富春山居图的意象,以国画的方式展现城市内涵,从文化历史中挖掘色彩联系。

  

  

  照明设计有远有近,有大有小,有新有旧。比如远处山脊线的处理,江河交汇处的处理,新城段的处理,都需要展现了不同的景观风貌。

  

  大到整体规划,小到灯光场景,不同尺度的设计,是以人为本精神的具体体现。

  

  远山沉黛,秋水一泓,渔火缀津,密林忽晚。富春山居徐徐展开,在月入凉水之时,晚风轻抚之刻,红尘往事娓娓道来,如此惬意而已。

  3

  新技术

  3.1 节能技术

  节能是照明设计未来发展需要着重考虑的。在巴黎成为举世闻名的不夜城之时,付出的代价是每天要消耗152 GWh 的电量。大力发展节能灯具可以大量节省电量消耗,这也是未来照明设计所强调的。比如现如今的LED照明项目已经采用了小于1000瓦的用电量,可以大大节省消耗。巴黎20年来一直着力于减少能耗,预计将在2020年降低30%。

  

  另一个节能措施是Full-night scape 全夜景观的考虑,即将夜晚分为不同时间段来进行照明调节,让睡眠时间段的照明采用更加节省电量的方式进行,而傍晚生活部分又提供充足的照明保障。所以未来的城市可能创造更多的“暗区”,让人们更多的注重于星空的美景而非人工光源。

  

  3.2 大数据

  刚刚提及了节能,实际上大数据是未来照明规划及节能策略的重要依据。夜间活动分析、使用者、使用时间、使用方式的数据分析能够得到更加客观具体的设计指导,也就能更好地与夜景进行匹配。在城市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会遇到新区崛起而旧城衰落,有些过去照明多的地区逐渐没人过去,有些地区则照明远远不够。这就需要大数据去定点分析,确定光照强度和范围。

  

  比如,在巴黎新一轮的规划中研究数据发现,更多的公共活动区域集中在公共设施和当代建筑,而部分古建筑夜晚不再是人们的目的地。比如,那些集中在居民区的学校某种意义上成为新的夜晚活动中心,小孩子在傍晚特别喜欢围绕学校进行玩耍,所以学校的夜晚照明就需要加强了,成为小镇新的公共中心。这种分析只是大数据分析宏观规划的其中一个小例子,但足以说明大数据作为规划手段的前沿性与重要意义。

  

  大数据在照明设计的过程中可以帮助设计师进行精细规划,综合判断光照强度、需要光的位置以及使用者需求,这样可以更完善的满足当地照明功能,又能节省更多的电量使用。

  3.3 共享灯笼与自发光

  另一个有意思的设计是Roger在大学规划里采用的共享灯笼。在大学规划里,光就是移动的地图。公共交通、学校接驳都需要光提供足够的安全保护。而可移动的共享灯笼一方面利用太阳能在夜晚自发光,另一方面也是满足节能的同时帮助学生通过黑暗路径。

  

  并且,灯笼在公共区域能够创造聚会氛围,鼓励交流、探索与互动。另一些灯光构筑物也能改变颜色、密度、光照强度,具有互动性。

  

  除了共享灯笼,自发光的措施还有荧光材料的石径,可以通过白天太阳能充能,晚上自发光,从而节省电量。但这种做法还不是特别成功,目前照度还不能达标,需要继续尝试。但一旦成功,将大规模减少电量使用,并能够创造更加宜人的自动照明设施。

  

  3.4 VR/AR虚拟照明

  VR/AR照明可以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夜间生活探索来。在许多不需要重点打光的位置,可以通过虚拟照明的方式,让人们参与到探索夜景的过程中来。无论是虚拟现实还是增强现实的手段,都可以让人们在夜间享受不同风景,感受不同心境。

  

  对于许多景点来说,VR照明可以让人们夜间也有探索的动力,这也是满足节能需求的同时,采取更定制化和可变性的公共服务。换一种说法,未来可能建筑不需要大规模照明了,而是人们配以VR眼镜进行自定义照明。

  

  另一种方式是如同全息投影一般的开展,让灯光代替现实体量。这种做法有点像攻壳机动队的赛博朋克城市。灯光不再仅仅是建筑表面的点缀,而化作实体一般,真实可触。城市也不再是建筑的围合,而是数据光的幕布,空间和城市空隙得以延展与补充。

  

  

  3.5 互动照明

  互动性一直是建筑师一个兴趣点。建筑本身是固体般的存在,许多建筑师一直致力于让建筑成为人与实体沟通的桥梁。而光就是一个很好的出发点。可变性或适应性光照,是建筑、景观、规划里切入人们日常生活的突破口。当有人的时候开启,没人的时候光照减淡,在达到节能的同时可以提供更多有趣的互动机会。

  

  同时,公共空间照明的互动性引入可以承担不同活动,并触发更多有趣的行为。建筑或景观本身是限定人们行为、烘托情绪的催化剂,借助光环境,可以更好的实现这一目标。

  

  后记

  许多设计师总是希望书写恢弘的城市乐章,但往往那些小的细节才是真正影响人们生活的力量。对于那些致力于创造美好生活、建立更好社会环境的设计师来说,其实真正的幸福莫过于自己设计的建筑或城市被人们欣然接受、愉快使用。

  Roger先生说过,“对于灯光照明师来说,人们愿意晚上出来玩耍休息就是对夜景项目最好的回报。” 的确,让人们乐于出来享受夜晚生活,热闹着,交往着,休憩着,散漫着,感受生活的点滴,探索夜间的魅力,大概就是照明设计的初心了吧。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sxxjymy其它资讯
 
更多>相似资讯
更多>同类资讯
  • sxxjymy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该作者发布的供应信息
网站首页  |  用户协议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浙ICP备16039256号-5  |  浙公网安备 33060302000814号